钻削孔机刀具变速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545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削孔机刀具变速传动机构,其在一个要求精简的条件下,具有一可产生正、反转向的马达,马达有一传动轴将动力输送至一变速传动机构;该变速传动机构包括一可移动的滑动齿轮、和恒常的与滑动齿轮对应啮动的第一或第二从动轮,以及装置在主动轮或从动轮上的一掣动器或轴,用以响应传动轴的正、反转向运动,选择性的驱动主动轮在一纵向参考轴上的行程之间位移的复合第一或第二从动轮,得于钻头或刀具进给、退回行程中,产生高、低不同转速旋转运动配合;用以改善已知需通过减速装置、离合器配合复杂或应用伺服马达等价格昂贵装置方能实现的缺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到一种变速传动机构的构造,特指一种控制钻削孔机刀具进给、退回的变速传动装置的新型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让钻头或其它切削刀具配置在一个座台上,经马达传输的形成可转动和往复移动型态的对对象实施钻孔,切削等程序的加工机具,例如第78206140号(公告第146298号)、第79200031号(公告第205746号)、第83212120号(公告第241592号)等专利案,即提供了许多典型的钻孔或切削机具,传统钻孔机具大致包括含有钻头用心轴的主马达电钻部份,可沿心轴轴向作进给及退回的往复移动;一减速装置及感应马达(或称副马达)和旋转机构设置在马达和传动轴之间,用以传递马达的旋转,及配置在电钻与本体间的传动变换装置,以控制钻头与传动轴的连动结合,使其往进给方向馈送或反方向旋转的朝回程方向移动。先前有关这钻削系统的设计条件是,要求刀具或钻头在进给和回程移动的过程,该传动轴或心轴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并且使钻头或刀具进给运动的转速明显慢于回程转速,这是为了避免钻头在进给运动中,损坏工对象钻孔的切削角。实质上,所述进给或回程转速的控制,经由该减速装置和感应马达来获得的;但是,就如熟悉此技艺的人所知悉,该减速装置和感应马达本身以及它与周边机构的配合通常偏向于一个复杂的情况;例如,在减速装置包含的原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皮带之间,从动齿轮二侧至少设有包含轴孔的轮轴,用以配合主轴后段的凸齿结构,使从动齿轮可变换的共同接受从原动齿轮那里传递过来的动力。因此,有业者应用具有可正、反转且可变更转速作用的伺服马达来取代上述的感应马达及减速装置;虽然如此得以一并达成上述运转的需求,但仍然发觉该伺服马达的成本价格非常昂贵,无形中令整体机具价格大幅提高,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力,而这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代表性地来说,这些参考资料揭示了许多不同的传动或变速装置应用在钻削机具方面的先前技术;它们已被发现可被用来对工对象实施钻孔或切削作业,虽然如此,其也被发觉无法兼顾,以简单构型配合价格较低廉的普通马达的驱动来同时获得使钻头或切削刀具可正、反转和变换转速的机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钻削机刀具变速传动机构,该变速传动构造在一个要求精简的条件下,具有较小的体积,而也适于被装置在手工具机系统方面,用以使刀具在进给、退回之往复移动中,具有正、反转向及相对应的慢、快转速变换的机制;并且让已知装置复杂或应用伺服马达,导致致成本价格昂贵等情形,明显获得改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钻削孔机刀具变速传动机构,其包括一可产生正、反转向的传动轴的马达,和一将所述传动轴动力传递输出至钻头或刀具的变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一主动轮驱动该变速传动机构的一滑动齿轮;一掣动器或轴,与该滑动齿轮成复合型态的配装有一第一从动轮和一第二从动轮。实质上,该滑动齿轮系可响应传动轴的正、反转向运动,沿该掣动器或轴的轴线方向上位移,选择性的咬合驱动第一或第二从动轮,于钻头或刀具的进给、退回行程中,产生低、高不同转速的旋转运动。所述主动轮配装在一具有轮齿的联动轴上,使该联动轴轮齿可恒常驱动滑动齿轮沿掣动器或轴的轴线方向上位移。所述滑动齿轮是与第一、二从动轮共同配装在该掣动器或轴上,包括有一内缘螺纹,是啮接该掣动器或轴的一螺纹段;一上、下端面;以及上、下端面上的掣动块或面,用以在所述滑动齿轮位移行程中,选择性的与该第一或第二从动轮咬合者。所述第一、二从动轮在一设定端面上形成有嵌接块或面。所述第一从动轮可啮接一配装在一齿轴上的副动轮。所述齿轴被装设在马达壳体端面的一孔(15)上,包含一轮齿部与该第二从动轮啮合。所述齿轴具有轮齿部与一配装在动力输出轴上的连动齿轮啮合。所述掣动器或轴被装置在马达壳体端面的一轴孔上。所述第一从动轮可啮接驱动一连动齿轮;并且使第一从动轮与连动齿轮的齿轮比趋于大者。所述齿轴包含一轮齿部与该第二从动轮啮合;并且使所述轮齿部与第二从动轮的齿轮比趋于小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弊端,该变速传动构造在一个要求精简的条件下,具有较小的体积,而也适于被装置在手工具机系统方面,用以使刀具在进给、退回之往复移动中,具有正、反转向及相对应的慢、快转速变换的机制;并且让已知装置复杂或应用伺服马达,导致致成本价格昂贵等情形,明显获得改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变速传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变速传动机构在刀具进给行程中的断面实施例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变速传动机构在刀具退回行程中的断面实施例示意图。图例说明10马达11传动轴12、15、16孔13壳体端面14轴孔20变速传动机构21主动轮 22联动轴221轮齿23滑动齿轮231内缘螺纹232上端面233下端面234制动块或面24第一从动轮241、251设定端面242、252嵌接块或面25第二从动轮26掣动器或轴261螺纹段27副动轮28齿轴281轮齿部29连动齿轮30动力输出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变速传动机构在所采的实施例中,包括一马达10,和一个接受所述马达10驱动的变速转动机构20所组成。马达10选取一普通型式;实务上,其通常经一电流转换单元,例如当控制马达正转时是以8极电极带动,反转时以4极电极带动(此部份为习知技术,乃不予赘述),其具有一传动轴11,与该变速传动机构20配装。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变速传动机构20包括一被传动轴11驱动的主动轮21,它包含有一枢接于该主动轮21上的联动轴22,所述联动轴22被配装在马达10壳体端面13上的一个孔12之内;第三图特别显示出该联动轴22系具有一个形成在其大体腹部位置上的轮齿221。轮齿221在所采的实施例中,系用以驱动一滑动齿轮23。这滑动齿轮23系属于一复合型态的与第一、二从动轮24、25共同配装在一掣动器或轴26上。请再参考第二图,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掣动器或轴26系被配装在马达10壳体端面13的另一轴孔14里面,具有一周边形成有螺纹段261的较大径部分;因此,该滑动齿轮23相对具有一内缘螺纹231与所述掣动器或轴26啮接,并且被容许在一设定范围内,沿掣动器或轴26之螺纹段261一轴线方向上位移(这部分在下文中还会加以叙述)。滑动齿轮23在所采之实施例中,也包含分别形成其上、下端面232、233上的制动块或面234,这制动块或面234用以在滑动齿轮23位移行程中,选择性的和布置在第一、二从动轮24、25一设定端面241、251上的嵌接块或面242、252接合,建立驱动关系的。图1和图2也显示出,一副动轮27啮接着上述的第一从动轮24,并且配装在一齿轴28上的被设置在壳体端面13的孔15那里。齿轴28包含一轮齿部281分别与上述的第二从动轮25及一连动齿轮29形成啮合状态。这连动齿轮29被配装在一个设置在壳体端面13的孔16那里的动力输出轴30上,用以使动力输出轴30带动钻削刀具进行进给或退回行程旋转运动。请参阅图3,描述当马达10带动转动轴11正转进给行程的状态;此时,主动轮21会经联动轴22驱动滑动齿轮23转动;滑动齿轮23会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削孔机刀具变速传动机构,其包括一可产生正、反转向的传动轴的马达,和一将所述传动轴动力传递输出至钻头或刀具的变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一主动轮驱动该变速传动机构的一滑动齿轮;一掣动器或轴,与该滑动齿轮成复合型态的配装有一第一从动轮和一第二从动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潘忠
申请(专利权)人:立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