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玻璃膜取向硅钢制造方法及退火隔离剂技术

技术编号:8384287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2:05
一种无玻璃膜取向硅钢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冶炼;2)热轧、常化;3)冷轧;4)脱碳、渗氮,冷轧板在800~860℃湿N2+H2保护气体中进行脱碳退火处理,氧化能控制在0.16~0.40;通过脱碳退火将钢板中的碳降低到30ppm以下,同时在钢板表面形成以SiO2为主要成分的氧化层,并将单面氧含量控制在0.7g/m2以下;接着在含氨气的氧化能为0.05~0.15的N2+H2保护气体中进行连续的渗氮处理,将氮含量控制在180~280ppm;5)隔离剂涂敷;6)高温退火,升温,气氛为干的氮氢混合气氛,氮气比例50~90%,升温至1150~1250℃;保温,保温温度1150~1250℃,气氛为纯氢,时间15小时以上;7)涂绝缘涂层及拉伸平整退火得到磁性优良的晶粒取向硅钢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取向硅钢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无玻璃膜取向硅钢制造方法及退火隔离剂
技术介绍
晶粒取向硅钢生产中,钢板需在湿的H2-N2保护性气氛中进行连续脱碳退火处理。目的是使钢板中碳降到30ppm以下,以防止成品发生磁时效。在脱碳退火过程中钢板表面形成以SiO2和Fe2SiO4为主的氧化层,在二次再结晶退火过程中与钢板表面涂敷的氧化镁发生固态扩散反应2Mg0+Si02 —Mg2SiO4,形成硅酸镁玻璃膜底层。硅酸镁玻璃膜底层可以防止钢板粘结并起到净化钢质的作用;玻璃膜底层和施加在其上的张力涂层为最终成品提供绝缘和张力效果。 晶粒取向硅钢表面硅酸镁玻璃膜底层具有高的硬度,造成产品冲片性能差。玻璃膜底层与基体的粗糙界面和钢板近表面氧化物夹杂对磁畴壁的移动具有阻碍作用,不利于铁心损耗的进一步降低。为了提高晶粒取向硅钢冲片性能、降低铁心损耗,发展了无玻璃膜底层的晶粒取向硅钢。日本专利JP49096920通过酸洗的方法去掉取向硅钢表面玻璃膜底层,但要完全洗掉玻璃膜底层包括氧化物夹杂,需要在强酸中长时间浸泡洗掉约 ο μ m厚度表面层,制造成本高并在药剂管理和环境污染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玻璃膜取向硅钢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冶炼用转炉或电炉炼钢,钢水经二次精炼和连铸后,获得硅钢板坯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15~0.06%、Si:2.5~4.0%、Als:0.015~0.04%、Mn:0.06~0.45%、S≤0.012%、N≤0.01%,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2)热轧、常化板坯加热到1200℃以下,热轧制成1.5~3.0mm热轧板;热轧板在900~1150℃进行30~200s的常化退火,接着进行酸洗;3)冷轧用一次冷轧方法轧制成0.20~0.50mm的冷轧板,最终压下率大于80%;4)脱碳、渗氮冷轧板在800~860℃湿N2+H2保护气体中进行脱碳退火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亚明杨勇杰李国保赵自鹏许云鹏李登峰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