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JP-A-2010_241123(专利文献I)公开了一种管状体,该管状体包括由外层(121)和内层(122)形成的层压体(作为环形带,尤其是双层聚酰亚胺树脂环形带);以及在内层(122)厚度方向上表现出比其它区域(内层(122)区域和外层(121)区域中除了导电点不均匀分布区域(124A)之外的区域)更高的电导率的区域。JP-A-2007_216510(专利文献2)公开了,包括干燥过程,·其中,将具有通过在表面上涂敷成膜树脂溶液而形成的涂膜的芯体置于干燥炉(100)中并且加热,从而通过干燥该涂膜形成树脂膜;以及加热过程,其中,将形成有树脂膜的芯体置于加热炉(200)中并且加热,以焙烤该树脂膜。在加热过程中,从加热炉排出的排出气(210)被供应至干燥炉。JP-A-2005-66838 (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调节聚酰亚胺膜的电阻率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将聚酰胺酸溶液涂敷到圆筒状模具上或流延到片状金属的表面上以形成聚酰胺酸涂膜,并且在加热并干燥该聚酰胺酸涂膜后,通过酰亚胺转化反应形成聚酰亚胺树脂膜,从而制造所述聚酰亚胺膜;通过将加热和干燥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环形带的方法,包括:将含有聚酰亚胺前体和导电粒子的溶液涂敷在芯体的周向表面上,从而形成第一涂膜;干燥所述第一涂膜,使得所述第一涂膜在各部分中的溶剂残余量在约10%至约22%的范围内;将含有聚酰亚胺前体和导电粒子的溶液涂敷到在干燥所述第一涂膜的过程中所干燥的第一涂膜上,从而形成第二涂膜;干燥所述第二涂膜;加热在干燥所述第一涂膜的过程中所干燥的第一涂膜和在干燥所述第二涂膜的过程中所干燥的第二涂膜,使得所述聚酰亚胺前体发生酰亚胺化;以及从所述芯体上取下在加热所述第一涂膜和所述第二涂膜的过程中所加热的第一涂膜和第二涂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敷雄一,种村大辅,铃木胜,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