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式尾架,包括尾架体、套筒(10),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架体包括上体(9)和下体(1)两部分;套筒(10)设置在上体(9)上;上体(9)穿过设置在下体(1)上的一旋转轴(5),上体(9)和套筒(10)可绕旋转轴(5)相对于下体(1)转动;它包括用于锁紧上体(9)与下体(1)的锁紧装置(8)、用于锁紧下体(1)与机床导轨的锁紧装置(32)。(*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设置在机床导轨上的尾架,具体地说,是一种翻转式尾架,这种尾架的套筒以及设置在套筒内的顶针可以翻转以偏离主轴中心让出空间,方便工件上、下料和刀架镗孔。
技术介绍
在加工长度较长的机床上尾架已是必备的功能部件,目前普遍采用的尾架有两种,一种是手动尾架,一种是薄膜锁紧尾架。选用手动尾架时,在上、下料时(尤其是对于长度较长的工件)需要移动尾架,十分不方便;另外必须在零件调整阶段就固定好尾架在机床导轨上的位置,工件在切削过程中只有尾架的套筒可以伸缩,尾架的整体是不能移动的。如果所切削的工件既需要尾架顶紧又须要刀架运动到主轴中心镗孔时,则会造成刀架与尾架干涉,不能满足工件的加工要求。如果选用薄膜锁紧尾架,尾架的整体位置在工件的切削过程中可以由程序控制移动,但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增加导轨的磨损。这两种尾架还有一个同样的不足,就是当所加工的工件长度已到机床的最大规格而有一部分工件要伸进主轴孔内时,这两种尾架都不能满足工件的加工要求,缩小了机床的加工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的尾架由于设置在主轴中心线上而导致工件上、下料不方便(尤其是对于长度较长的工件)、尾架易与刀架干涉、与被加工工件的最大长度较短的问题。本技术所述翻转式尾架,包括尾架体、套筒10,所述尾架体包括上体9和下体1两部分;套筒10设置在上体9上;上体9穿过设置在下体1上的一旋转轴5,上体9和套筒10可绕旋转轴5相对于下体1转动;它包括用于锁紧上体9与下体1的锁紧装置8、用于锁紧下体1与机床导轨的锁紧装置32。当松开锁紧装置8时,上体9和套筒10绕旋转轴5转动,套筒中心偏离主轴中心,实现了尾架的翻转动作。上体9翻转能够让开刀架,方便工件的加工;对于长度较长的工件,上、下料时不需移动尾架,减少了导轨的磨损磨损,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上述翻转式尾架,锁紧上体9与下体1的锁紧装置8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使用普通的螺栓螺母;为了减轻劳动强度、节省人力、提高效率,作为改进,锁紧装置8包括锁紧油缸24、齿形定位板18;齿形定位板18上开有孔18-1,该孔的周边开有凹口18-2;齿形定位板18与下体1成转动连接,齿形定位板18可绕孔18-1的轴线相对于下体1转动;锁紧油缸24的缸体24-1连接在上体9上,锁紧油缸24的推杆24-2穿过齿形定位板18上的孔18-1;推杆24-2的端部的外周连接有与凹口18-2相应的凸起24-3;当齿形定位板18绕孔18-1的轴线转动到相应位置时,在推杆24-2带动下的凸起24-3可穿过凹口18-2上、下运动。当齿形定位板18绕孔18-1的轴线转动到某位置时,凹口18-2与凸起24-3错开,推杆24-2和凸起24-3向上运动,直到凸起24-3的上表面与齿形定位板18的下表面接触并压紧,而又因为齿形定位板18连接在下体1上、缸体24-1连接在上体9上,这样就使得在上体9与下体1在锁紧装置8的作用下实现了相对位置不变,这即是锁紧状态。当齿形定位板18绕孔18-1的轴线转动到某另一位置时,凹口18-2与凸起24-3相对,推杆24-2和凸起24-3向上运动,凸起24-3穿过凹口18-2到达齿形定位板18上方,这时,上体9与下体1的相对位置可变,这即是松开状态。对于上述翻转式尾架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使得齿形定位板18转动的复位油缸19,复位油缸19的推杆19-2与齿形定位板18相铰接。它还可包括一转动套25,转动套25的上部连接齿形定位板18,转动套的下部有伸入到设置在下体1上的凹槽1-1内的凸缘25-1,齿形定位板18和转动套25可相对于下体1转动。对于上述的任一翻转式尾架,它还包括使得上体9转动的翻转油缸14;翻转油缸14的缸体14-1铰接于下体1上,翻转油缸14的推杆14-2铰接在上体9上。上体9在翻转油缸14的推动下绕旋转轴5转动,使尾架套筒中心偏离主轴中心,实现尾架的翻转动作。对于上述的任一翻转式尾架,所述上体9上连接有前、后、左、右四个防护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尾架的上体和套筒可以在原地翻转让出主轴的轴向的空间,方便刀架的轴向移动和对工件的加工,也使得工件上、下料十分方便,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了导轨的磨损,增加了机床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扩大了机床的加工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在复位状态的外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在翻转状态的外形示意图。图4是图1的A-A旋转剖视图。图5是上、下体锁紧装置8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介绍。图1-4中所示翻转式尾架,由上体9和下体1组成了尾架体31,下体1设置在机床导轨4上。用于锁紧下体1与机床导轨的锁紧装置32包括连接在下体1上的锁紧板7以及锁紧螺钉6。套筒10设置在上体9上;旋转轴5穿过上体9和下体1的孔内将上、下体连接起来,上体9用锁紧螺钉3紧固在旋转轴5上。翻转油缸14前后各有一个,其缸体14-1铰接于下体1上,其推杆14-2铰接在上体9上。上体9连同旋转轴5在翻转油缸14的推动下可绕旋转轴5的轴线相对于下体1转动,使套筒10中心偏离主轴中心,实现尾架的翻转动作。上体9上连接有前、后防护罩13以及左防护罩2、右防护罩11共四个防护罩。防护罩在尾架翻转后能可靠地防止铁屑和灰尘进入。用于锁紧上体9与下体1的两套锁紧装置8有效地保证了上、下体复位后紧密的结合。两套锁紧装置8的结构相同,这里以一套为例说明,参见图5。它包括锁紧油缸24、齿形定位板18、转动套25。齿形定位板18上开有孔18-1,该孔的周边开有凹口18-2。转动套25的上部通过锁紧螺钉17与齿形定位板18连接,转动套的下部有伸入到设置在下体1上的凹槽1-1内的凸缘25-1,齿形定位板18和转动套25可绕孔18-1的轴线相对于下体1转动。锁紧油缸24的缸体24-1连接在上体9上,锁紧油缸24的推杆24-2穿过齿形定位板18上的孔18-1;推杆24-2的端部的外周连接有与凹口18-2相应的凸起24-3;当齿形定位板18绕孔18-1的轴线转动到相应位置时,在推杆24-2带动下的凸起24-3可穿过凹口18-2。为了方便加工、安装,凹槽1-1是通过锁紧板16用锁紧螺钉23紧固在尾架下体1上而形成的。凹槽1-1成圆形。为了使得齿形定位板18转动,复位油缸19的推杆19-2与一个齿形定位板18的一端相铰接,复位油缸19的缸体19-1与下体1相铰接。两个齿形定位板18之间用连杆22相铰接,以达到复位油缸19使两个齿形定位板18同步转动的目的。参见图4、图5,锁紧装置8的工作原理是当复位油缸19带动齿形定位板18转动到某位置时,凹口18-2与凸起24-3错开,推杆24-2和凸起24-3向上运动,直到凸起24-3的上表面与齿形定位板18的下表面接触,并且凸起24-3给予齿形定位板18向上的作用力,齿形定位板18在该力的作用下也向上运动,直到转动套25的凸缘的上表面25-2与凹槽1-1的上侧面1-2接触并压紧,同时由于缸体24-1连接在上体9上,这样就使得在上体9与下体1在锁紧装置8的作用下实现了相对位置不变,这即是锁紧状态。当复位油缸19带动齿形定位板18绕孔18-1的轴线转动到某另一位置时,凹口18-2与凸起24-3相对,推杆24-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紫薇,张志英,汤本金,甘宏云,潭咏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