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香设备,有利于使箱体内部温度场均匀。该设备的进风口设置在顶板且与箱体内腔连通,进风口设置有进风口控制阀,进风口控制阀与控制器相连;侧壁的内部设置有侧壁气流通道;设置在侧壁上的风机入风口朝向箱体的内腔,风机出风口与侧壁气流通道连通;加热器为红外加热器,加热器设置在箱体的侧壁上,加热器同时对气流和茶叶进行加热;排风口与侧壁气流通道连通且排风口处设置有排风口控制阀,排风口控制阀与控制器相连;箱门的内部设置有与侧壁气流通道连通的箱门气流通道,箱门朝向箱体内腔的一面设置有朝向载物架的出气孔结构。通过红外加热器和热风同时烘焙茶叶,提高了茶叶的提香效率和品质,提香出的茶叶香气更醇厚悠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提香设备。
技术介绍
茶叶香气是茶叶的重要品质特征,品质优异的铁观音、水仙、冻顶乌龙等具有天然的花香;优质红茶往往具有甜香和果味香;花茶香气依照所窨的香花而异,有茉莉花香、白兰花香、玳玳花香、珠兰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等。已知茶叶中的香气成分几百种,不同的香型是香气物质组成不同之故。茶叶香气是通过茶叶加工而挥发出来的,茶叶的提香工艺是茶叶良好香气形成的关键步骤,特别是名优茶,需要高香幽长,根据茶树品种和鲜叶嫩度不同有嫩香型、毫香型、熟板栗香型等不同香型。 目前,大多数茶叶的提香是在提香机或提香烘焙机上进行,市场上现有的提香机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只有温度控制没有湿度控制,提香过程中水分散失无法控制;2、仅仅通过热风提香,温度控制不准,提香温度波动较大;3、加热元器件采用电阻丝加热,其热效率低,寿命短;4、风道设计不合理,风道是均匀设计的,由于风量、风压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减小,使得下部热风明显不足,而且热量本身还有向上聚集的特性,使得上部温度与下部温度相差很大,一般提香机箱体内会上部和下部温差达几十度,严重影响上下箱体内上下部茶叶的香型和茶叶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利于使箱体内部温度场均匀的提香效果好的提香设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香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顶板、底板、侧壁和箱门,箱体上设置有控制器、进风口、排风口、与控制器相连的加热器以及与控制器相连的风机,箱体的内腔设置有载物架,所述进风口设置在顶板上并与箱体内腔连通,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口控制阀,进风口控制阀与控制器相连;所述侧壁的内部设置有侧壁气流通道;所述风机设置在侧壁上,风机的入风口朝向箱体的内腔,风机的出风口与侧壁气流通道连通;所述加热器为红外加热器,所述红外加热器设置在箱体的侧壁上,红外加热器包括朝向箱体的内腔的第一加热部以及朝向侧壁气流通道的第二加热部;所述排风口与侧壁气流通道连通且排风口处设置有排风口控制阀,排风口控制阀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箱门的内部设置有与侧壁气流通道连通的箱门气流通道,所述箱门朝向箱体内腔的一面设置有朝向载物架的出气孔结构。进一步的是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载物架旋转电机,载物架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传动件,载物架与传动件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排风口设置在箱体的顶板上。进一步的是所述箱门上的出气孔结构包括由箱门的底部向箱门的顶部由密到疏依次排布的多个出气孔。进一步的是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滤网。进一步的是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使气流呈放射状流向箱体内腔的散风结构。进一步的是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用于检测箱体内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进一步的是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用于检测箱体内腔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进一步的是所述载物架的底部为网状。进一步的是所述载物架包括架体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架体上的多个置物盘,相邻置物盘间设置有间隙。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红外加热器以及热风同时对箱体内腔的载物架上的茶叶加热提香,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使箱体内腔的温度场更加均匀。通过红外加热器烘焙的茶叶更易形成板栗香。红外加热器即可以通过红外辐射烘焙茶叶,又可对气流加热形成热风,通过热风对茶叶进行烘焙提香,这样提高了茶叶的提香效率和品质,提香出的茶叶香气更醇厚悠长。而且,上述方式对茶叶提香不仅能源利用率高,节能,而且在提香过程中还兼具杀菌功能,可以有效灭杀一些附着在茶叶表面的细菌。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监测箱体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并通过连接的控制器可控制进风口控制阀和排风口控制阀的开口大小以及红外加热器的工作功率,保证箱体内的的温湿度满足设定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提香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箱体内部热风流通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箱体1,侧壁2,传动件3,底板4,载物架5,出气孔6,箱门7,加热器8,控制器9,进风口 10,顶板11,排风口 12,风机13,出风口 14,入风口 15,侧壁气流通道16,箱门气流通道17,内腔19。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提香设备包括箱体I,所述箱体I包括顶板11、底板4、侧壁2和箱门7,箱体上设置有控制器9、进风口 10、排风口 12、与控制器相连的加热器8以及与控制器相连的风机13,箱体的内腔19设置有载物架5,所述进风口 10设置在顶板11上并与箱体内腔连通,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口控制阀,进风口控制阀与控制器9相连;所述侧壁2的内部设置有侧壁气流通道16 ;所述风机13设置在侧壁上,风机13的入风口 15朝向箱体的内腔19,风机13的出风口 14与侧壁气流通道16连通;所述加热器8为红外加热器,所述红外加热器设置在箱体I的侧壁上,红外加热器包括朝向箱体I的内腔19的第一加热部以及朝向侧壁气流通道16的第二加热部;所述排风口 12与侧壁气流通道16连通且排风口处设置有排风口控制阀,排风口控制阀与控制器9相连;所述箱门7的内部设置有与侧壁气流通道16连通的箱门气流通道17,所述箱门7朝向箱体内腔的一面设置有朝向载物架5的出气孔结构。通过实验证明,单独使用红外加热器或单独使用热风加热,箱体内部的温度场不够均匀,导致箱体内部各个位置处的茶叶的提香效果出现差异,影响最终茶叶的品质。而且,现有技术中使用热风加热时,由于其风道设计不合理,热风利用率低,茶叶加热效率低,加热不均匀。本专利技术是将红外加热器与热风同时使用,并且对风道进行了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箱体内部的温度场的均匀度得到显著改善。使用时,如图I和2所示,关闭箱门,开启进风口控制阀和风机以及红外加热器,使得气流从进风口进入箱体内腔,然后经风机的入风口和出风口进入侧壁气流通道,气流在侧壁气流通道被红外加热器加热形成热风,热风由箱门上的出气孔结构吹向载物架上的茶叶进而对茶叶进行烘焙,同时红外加热器也会对载物架上的茶叶进行烘焙,热风穿过载物架后会由风机的入风口导向风机的出风口,进而重新进入侧壁气流通道。如果箱体的排风口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则热风会在箱体内不断的循环,通过热风不断对茶叶烘焙。当需要将湿气排出时,可将排风口控制阀开启,当箱体的排风口控制阀开启后,热风会夹杂湿气由排风口排出,同时可由进风口补充新鲜干燥的空气。同时,通过控制器可控制进风口和排风口的大小,减少了热损失,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此外,上述红外加热器优选设置方式是沿侧壁由下到上依次设置,这样可覆盖较多区域,也有利于温度场的均匀。上述红外加热器可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红外加热器,例如 远红外石英加热管,这种热源,热效率高,寿命长。在上述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对载物架进行了优化设计。现有技术中,载物架整体固定在箱体内部,载物架上搁置有多个盘体,当需要放茶叶或取出茶叶时,需要一盘一盘取放,也就是所有茶叶不能同时进入箱体或同时由箱体取出。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茶叶烘焙的均匀性,影响提香效果。为了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改善茶叶加热的均匀性,进一步提高提香效果,如图I所示,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载物架旋转电机,载物架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传动件3,载物架5与传动件3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载物架在载物架旋转电机的带动下可在箱体内部旋转,使得载物架上的茶叶受热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提香设备,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顶板(11)、底板(4)、侧壁(2)和箱门(7),箱体上设置有控制器(9)、进风口(10)、排风口(12)、与控制器相连的加热器(8)以及与控制器相连的风机(13),箱体的内腔(19)设置有载物架(5),其特征是:所述进风口(10)设置在顶板(11)上并与箱体内腔连通,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口控制阀,进风口控制阀与控制器(9)相连;所述侧壁(2)的内部设置有侧壁气流通道(16);所述风机(13)设置在侧壁上,风机(13)的入风口(15)朝向箱体的内腔(19),风机(13)的出风口(14)与侧壁气流通道(16)连通;所述加热器(8)为红外加热器,所述红外加热器设置在箱体(1)的侧壁上,红外加热器包括朝向箱体(1)的内腔(19)的第一加热部以及朝向侧壁气流通道(16)的第二加热部;所述排风口(12)与侧壁气流通道(16)连通且排风口处设置有排风口控制阀,排风口控制阀与控制器(9)相连;所述箱门(7)的内部设置有与侧壁气流通道(16)连通的箱门气流通道(17),所述箱门(7)朝向箱体内腔的一面设置有朝向载物架(5)的出气孔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和平,徐海卫,曹江萍,汤江文,杨旭,杨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测量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