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头驱动轴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937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夹头驱动轴新结构,包括有电钻本体、枢接座、扭力调整环及夹头,其中夹头的驱动轴后端延伸一体式的枢接部,枢接部中间设外弧槽,其末端形成齿环部和输出齿槽嵌接,枢接座和扭力调整环分别设贯穿的锁孔和通孔,驱动轴由枢接座插入组装时,定位于滚珠和定位螺钉由通孔填入锁孔和穿孔,定位滚珠凸露在驱动轴的外弧槽中,定位螺钉螺固在锁孔上,驱动轴轴向限位在枢接座上,达到夹头的稳固组装。(*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钻机,特别是一种便携式钻机的部件。一般传统的电钻本体50和夹头60的装设方式,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主要是在电钻本体50和夹头60的接合端分别设有传动轴51和驱动轴61,其中传动轴51内端枢接在电钻本体50内,并和动力电机及行星齿轮组连接,形成动力传递,外端则设有外螺纹52外伸于电钻本体50;驱动轴61一端设有内螺纹孔62,内螺纹孔62可和传动轴51的外螺纹52相对连接,以产生夹头60动力的输出,然而这种方式,该传动轴51和驱动轴61必需分别单独裁料制造,并各别车制外、内螺纹52、62及其他所需形状,不仅制造麻烦,更增加二次加工的成本,并且由于电钻本体50和夹头60的稳固性关系,外、内螺纹52、62二者之间则需较长的螺纹接合面,以增加结合稳固性,从而更造成空间和料件的浪费,此外,外螺纹52和内螺纹62往往锁紧后,便很难使夹头60中电钻本体50上顺利取下,造成更换拆卸夹头60的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夹头驱动轴新结构,其主要目的能使构件制造简便、节省制造成本及料件空间,并可达到正、反转输出无损耗及一体稳固性,其次要目的是装配,折卸容易,而且可增加驱动轴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头驱动轴新结构,由电钻本体、枢接座、扭力调整环、夹头组成,电钻本体内设动力电机和行星齿轮组,枢接座固设在本体前端,扭力调整环包覆枢接在枢接座前端,夹头设有夹头组件、驱动轴及数夹爪,其特征在于:a.驱动轴(42)的后端延伸一体式的枢 接部(43),枢接部(43)中间设一外弧槽(44),其末端形成齿环部(45),齿环部(45)和输出齿槽(12)相互嵌接;b.枢接座(20)的二侧至少径向设有一锁孔(22)贯穿于枢接环面(21),含油衬套(24)上设有穿孔(25)并和锁孔 (22)对应;c.扭力调整环(30)对应锁孔(22)处设有通孔(36),形成定位滚珠(28)和定位螺钉(29)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原禾
申请(专利权)人:铨宝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