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钻用力矩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655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电钻用的力矩调节装置,主要由电机、齿轮箱、齿轮箱输出轴、扭力盖等组成,在齿轮箱与扭力盖之间还设置一由上、下支架、弹簧、弹簧柱构成的力矩调节机构,上支架与弹簧柱注塑成一体,下支架上开有数量、孔径大小与弹簧柱的数量、直径相同或略大些,上、下支架的形状可为圆形等几何形状,用该力矩调节装置组成的直流电钻,电钻的各挡输出力矩离散性好,堵转性能可靠,可广泛用于各种型号的直流电钻。(*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用的力矩调节装置,特别是一种直流电钻用的力矩调节装置,属电动工具零部件。目前现有的手电钻,体积大、重量重,且需用单相交流电源,故使用不便单一,携带困难。为了拓展手电钻的使用范围,方便人们的使用和携带,研制了各种型号的直流电钻,如中国专利号为NO.912-12160·2(微型直流手电钻)等,这些直流电钻虽能达到上述期望的目的,但由于在力矩调节机构中是采用大弹簧并压,高度很难控制,且堵转性能差等。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小弹簧等零件构成的,堵转性能可靠的直流电钻用的力矩调节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电机、齿轮箱、扭力盖、齿轮箱输出轴等,在扭力盖与齿轮箱之间还设置一由上、下支架、弹簧、弹簧柱构成的力矩调节机构。上述的上支架与弹簧柱是注塑成一体的,弹簧柱的数量为n个(n=1·2·3…),在下支架上开有小孔,小孔的数量、孔径的大小与弹簧柱数量相同,略大于弹簧柱的直径,弹簧的数量与其相同,上、下支架的形状可为圆形、矩形、长方形等各种几何形状。用本技术结构的力矩调节装置组成的直流电钻,各档输出力矩的离散性好,堵转性能可靠,可用于各种型号的直流电钻。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力矩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将上支架4、弹簧柱6注塑成一体,下支架7是注塑成一凹凸圆环,在其上开的小孔的数量与弹簧柱6的数量一致本实施例为6只,孔的直径略大于弹簧柱6的直径即可,然后将弹簧5套入弹簧柱6,再将弹簧柱6插入下支架7上的小孔内,这样就制成了力矩调节机构,再将此力矩调节机构装入齿轮箱2与扭力盖3之间,最后将电机1、齿轮箱输出轴8分别装在齿轮箱2及扭力盖3上即可。弹簧5、弹簧柱6、上·下支架4·7的大小都按需而定。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电钻用的力矩调节装置,包括电机1、齿轮箱2、扭力盖3、齿轮箱输出轴8,其特征在于在齿轮箱2与扭力盖3之间还设置一由上支架4、弹簧5、弹簧柱6、下支架7构成的力矩调节机构。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钻用的力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架4与弹簧桂6是注塑成一体的,弹簧柱6的数量为n个(n=1、2、3…),在下支架7上开有小孔,孔的数量与弹簧柱6的数量相同,孔径大小略大于弹簧柱6的直径,所述弹簧5的数量也与其相同,上支架4、下支架7的形状为圆形、矩形、长方形、菱形的几何形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流电钻用的力矩调节装置,主要由电机、齿轮箱、齿轮箱输出轴、扭力盖等组成,在齿轮箱与扭力盖之间还设置一由上、下支架、弹簧、弹簧柱构成的力矩调节机构,上支架与弹簧柱注塑成一体,下支架上开有数量、孔径大小与弹簧柱的数量、直径相同或略大些,上、下支架的形状可为圆形等几何形状,用该力矩调节装置组成的直流电钻,电钻的各挡输出力矩离散性好,堵转性能可靠,可广泛用于各种型号的直流电钻。文档编号B23B45/00GK2214858SQ9524380公开日1995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18日专利技术者潘援朝 申请人:上海特浩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电钻用的力矩调节装置,包括电机1、齿轮箱2、扭力盖3、齿轮箱输出轴8,其特征在于在齿轮箱2与扭力盖3之间还设置一由上支架4、弹簧5、弹簧柱6、下支架7构成的力矩调节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援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特浩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