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夹持装置的棒材自动送料机,该棒材自动送料机设有机体,机体上设置有用以夹持棒材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持装置包括: 一固定座,其锁设固定于机体; 一第一夹臂组,其包含一主连臂、一与主连臂枢接的接臂,以及一结合主连臂与接臂之间的第一夹座,上述主连臂为L形,在一端锁固第一夹座,该第一夹座一侧连结该接臂一端,接臂另一端以及主连臂相对侧互为平行,并且分别枢接于固定座两侧,形成主连臂、接臂与固定座为平行四边形配置,主连臂位于枢接固定座之处,另以垂直方向往下连伸有一段首端; 一连动组,连动组一端穿固连结第一夹臂组的首端,另一端位于第一夹臂组下方,连动组位于第一夹臂组的上部连结一动力源,用以动力源驱动连动组倾摆; 一第二夹臂组,其对应位于第一夹臂组的下方,第二夹臂组包含一伸臂,以及一将伸臂穿固并连结固定座的支杆,上述伸臂在相异穿固支杆的末端设置有一第二夹座,其与第一夹座位置为下、上相对,上述支杆一端并且穿固连动组下部,用以连动组同步连动第一、二夹臂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夹持装置的棒材自动送料机,其涉及于车削的
,尤指装配车床车削棒材时,用以输送棒材的棒材送料机械上设置的用以夹持棒材的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棒材自动送料机装配车床等工作母机,位置常置于工作母机的头端,用以将棒材经此送入工作母机进行加工,而棒材自动送料机中会设置夹持装置以及推料装置,使棒材透过该推料装置将棒材推送到夹持装置,让夹持装置夹持棒材,以便棒材被输送到工作母机。上述夹持装置多是一上夹座与一下夹座来夹持居间的棒材,而上、下夹座对棒材产生相对位移的夹持动作,目前是上、下夹座分别由一动力来驱动,因此缺乏同步作动的一致性,并且,耗用动力能源,增加不必要的能源负担;又,即使有同步作动的夹持设计,多是组件繁琐而构造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已有设计仍然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开发出一种具夹持装置的棒材自动送料机,由一个动力源透过连杆机构便可同步连动上、下夹臂以夹持棒材,使之具备低成本、构造单纯的特点。为了可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具夹持装置的棒材自动送料机,该棒材自动送料机设有机体,机体上设置有用以夹持棒材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持装置包括一固定座,其锁设固定于机体;一第一夹臂组,其包含一主连臂以及一与主连臂枢接的接臂,以及一结合主连臂与接臂之间的第一夹座,上述主连臂为L形,在一端锁固第一夹座,该第一夹座一侧枢接该接臂一端,接臂另一端以及主连臂相对侧互为平行,并且分别枢接于固定座两侧,形成主连臂、接臂与固定座为平行四边形配置,主连臂位于枢接固定座之处,另以垂直方向往下连伸有一段首端;一连动组,连动组一端穿固连结第一夹臂组的首端,另一端位于第一夹臂组下方,连动组位于第一夹臂组的上部连结一动力源,用以动力源驱动连动组倾摆;一第二夹臂组,其对应位于第一夹臂组的下方,第二夹臂组包含一伸臂,以及一将伸臂穿固并连结于固定座上的支杆,上述伸臂在相异穿固支杆的末端设置有一第二夹座,其与第一夹座位置为下、上相对,上述支杆一端并且穿固连动组下部,用以连动组同步连动第一、二夹臂组。本技术可以获得的功效如下1.由一压缸的动力源装配连动组,便可驱动第一、二夹臂组,分别同步朝下、朝上位移,以夹持棒材,因此确保第一、二夹臂组夹持动作同步准确,夹持时机确实一致。2.第一夹臂组与固定座为平行四边形连杆配置,使第一夹臂组可在直线轨迹下降位移,让其夹持动作不致占据大幅空间而干涉其它机件,更能在最短时间内以完整、有效的接触面来夹持棒材,因此第一夹座可间隔设有二片倒V形部件,以加大的接触面保证夹持住棒材,而第二夹臂组配合第一夹臂组在底下支撑,故第二夹臂组仅以小幅弧形位移便可达到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配置于棒材自动送料机机体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组件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正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未动作的侧视平面图。图5为本技术已动作的侧视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一种具夹持装置的棒材自动送料机,请参看图1,图1显示自动送料机具有长形的机体60,在机体60设定位置安装夹持装置100,该夹持装置100如图2所示,其包含有一固定于机体60的固定座10,以及一枢接于固定座10上方并且受到一连动组30驱动的第一夹臂组20,以及一枢接于固定座10下方而受到同步驱动的第二夹臂组50,以及一连结第一、二夹臂组20、50的连动组30;如图2至4,上述固定座10为ㄈ形,上、下面分别为第一壁11、第二壁12,侧面与第一、二壁1112连伸的是侧壁13,第一、二壁1112均锁设固定于机体10;该第一夹臂组20,其包含一主连臂21以及一与主连臂21枢接的接臂23,以及一结合主连臂21与接臂23之间的第一夹座24,上述主连臂21延伸一段纵长状首端211长度,首端211相邻处垂直连伸一段侧部212长度,侧部212末端并垂直连伸有尾端213,使尾端213、侧部212、首端211分别是X轴、Y轴、Z轴方向位置,其中,侧部212上端枢设于固定座10的侧壁13上,接臂23一端枢接于第一壁11底侧面,接臂23另一端枢接于第一夹座24顶面的基座241上,尾端213则与第一夹座24的基座241锁设固定,上述第一夹座24底部为倒V形,而首端211穿固连结于该连动组30;该连动组30,连动组30可为连杆型态,或可为齿轮齿条传动型态,在本文图面显示较佳实施例中,连动组30包含有一上臂31以及一枢接上臂31的下臂32,该上臂31上端枢接动力源,动力源为压缸40,压缸40枢设于机体60,而压缸40的缸轴41则枢接上臂31上端,下臂32上端枢接主连臂21的首端211,下臂32相异上臂31的另一端,垂直连伸或焊接有下臂座33,下臂座33中央穿设有一穿孔331;第二夹臂组50,其包含一伸臂51以及一将伸臂51串穿并连结固定座10的支杆52,以及在伸臂51上设置有第二夹座55,上述伸臂51穿装于该多角状的支杆52,支杆52一端依序穿固于下臂座33穿孔331以及与第二壁12锁固的机体60位置,支杆52又穿固该伸臂51,以及一用以防止伸臂51脱落的锁栓组54,该锁栓组54可以是衬套穿套在支杆52上,并在支杆52外端面贴靠环片,让螺栓由环片端面锁设到支杆52中,而在上述伸臂51末端并朝向第一夹座24处,锁设固定形态对称第一夹座24的第二夹座55,第一、二夹座24、55均为V形枕块状,由上述组件组成本技术。本技术在实施夹持棒材的过程,如图2、4、5所示,启动压缸40以令缸轴41伸出,驱动连动组30倾摆,并因此带动第一夹臂组20以侧部212枢设固定座10之处为支点,以反向于连动组30的方向向下倾摆,同时因为下臂32连结支杆52以及第二夹臂组50,因此第一夹臂组20透过四边平行连杆设计,在一纵直线轨迹下降,第二夹臂组50则上移,造成第一、二夹座24、55夹持住棒材65,达成夹持棒材65目的;反之,缩回缸轴41则令连动组30将第一、二夹臂组20、50分别往上、下移动,回复原位;因此本技术透过一动力源40便可连动第一、二夹臂组20、50同步连动。权利要求1.一种具夹持装置的棒材自动送料机,该棒材自动送料机设有机体,机体上设置有用以夹持棒材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持装置包括一固定座,其锁设固定于机体;一第一夹臂组,其包含一主连臂、一与主连臂枢接的接臂,以及一结合主连臂与接臂之间的第一夹座,上述主连臂为L形,在一端锁固第一夹座,该第一夹座一侧连结该接臂一端,接臂另一端以及主连臂相对侧互为平行,并且分别枢接于固定座两侧,形成主连臂、接臂与固定座为平行四边形配置,主连臂位于枢接固定座之处,另以垂直方向往下连伸有一段首端;一连动组,连动组一端穿固连结第一夹臂组的首端,另一端位于第一夹臂组下方,连动组位于第一夹臂组的上部连结一动力源,用以动力源驱动连动组倾摆;一第二夹臂组,其对应位于第一夹臂组的下方,第二夹臂组包含一伸臂,以及一将伸臂穿固并连结固定座的支杆,上述伸臂在相异穿固支杆的末端设置有一第二夹座,其与第一夹座位置为下、上相对,上述支杆一端并且穿固连动组下部,用以连动组同步连动第一、二夹臂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夹持装置的棒材自动送料机,所述固定座为ㄈ形,上、下面分别为第一壁、第二壁,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克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义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