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5526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器,尤其涉及一种油箱,包括箱体、吸油管、进油口以及透气孔,所述进油口与所述透气孔分别设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吸油管插置于箱体内部,所述油箱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叉车孔,所述叉车孔分别贯穿所述箱体的两个相对应的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所述箱体上开设叉车孔,在方便叉车运输的同时,不增加所述油箱的高度,从而确保油箱的稳定性,减少支撑脚的使用,节省空间、装配时间以及人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容器,尤其涉及一种油箱
技术介绍
油箱,是液压系统中储存液压油或液压液的专用容器,现有的油箱一般包括箱体I、吸油管2、进油口 3以及透气孔4,为方便所述油箱的运输,通常在所述箱体I的下侧设置支撑脚5,所述支撑脚5将所述油箱向上抬起一定的高度,使得叉车能够伸入所述箱体I的下侧,以方便运输,但所述支撑脚5增加了所述油箱的高度,占用空间,且浪费装配的时间及人力,既不科学,又不实用。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便油箱运输又简单实用的油箱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箱,以解决现有的油箱的高度增加及装配时浪费材料及人力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油箱,包括箱体、吸油管、进油口以及透气孔,所述进油口与所述透气孔分别设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吸油管插置于箱体内部,所述油箱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叉车孔,所述叉车孔分别贯穿所述箱体的两个相对应的侧壁。较佳地,所述吸油管的周向设有外螺纹,所述吸油管的上端连接一塔嘴。较佳地,所述箱体上用于插置所述吸油管的孔中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较佳地,所述进油口和所述透气孔分别配有相匹配的活塞。较佳地,所述箱体的外侧还设有吊装孔。本技术提供的油箱,包括箱体、吸油管、进油口以及透气孔,所述进油口与所述透气孔分别设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吸油管插置于箱体内部,所述油箱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叉车孔,所述叉车孔分别贯穿所述箱体的两个相对应的侧壁。本技术通过在所述箱体上开设叉车孔,在方便叉车运输的同时,不增加所述油箱的高度,从而确保油箱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减少支撑脚的使用,节省空间、装配时间以及人力。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的油箱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油箱结构示意图。图I中:1_箱体、2-吸油管、3-进油口、4-透气孔、5-支撑脚;图2中:11_箱体、12-吸油管、120-外螺纹、121-塔嘴、13-进油口、14-透气孔、15-叉车孔、16-吊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油箱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作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油箱,如图2所示,包括箱体11、吸油管12、进油口 13以及透气孔14,所述进油口 13与所述透气孔14分别设于所述箱体11的顶部,所述吸油管12插置于箱体11内部,所述油箱11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叉车孔15,所述叉车孔15分别贯穿所述箱体11的两个相对应的侧壁。通过在所述箱体11上开设叉车孔15,在方便叉车运输的同时,不增加所述油箱的高度,由于油箱高度越高就会越不稳定,这种设计能够确保油箱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另一方面,减少支撑脚的使用,节省了空间、装配时间、材料以及人力。较佳地,如图2所示,所述吸油管12的周向设有外螺纹120,所述吸油管12的上端连接一塔嘴121,具体地,所述箱体11上用于插置所述吸油管12的孔(图中未示出)中设有与所述外螺纹120相匹配的内螺纹(图中未示出),利用螺纹之间的配合,将所述吸油管12与所述箱体11间的焊接固定改为螺纹连接,这样,吸油管12下端与箱体11底部的距离控制更加灵活,可随时通过外螺纹120的旋进旋出调节吸油管12下端与箱体11底部的位置关系,以免出现油箱底部燃油浪费及吸油管12无法正常吸附燃油的状况,另外,所述吸油管12上端连接一塔嘴121,所述塔嘴121用于连接用油管道,将所述吸油管12吸上的燃油输送至用油装置,在油箱不工作或运输过程中将所述用油管道卸下,方便运输、安装等。较佳地,如图2所示,所述进油口 13和所述透气孔14分别配有相匹配的活塞(图中未示出),所述透气孔14用于在所述箱体11内的燃油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的状态下保持所述箱体11内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一致,放置所述箱体11内的压强过大或过小,导致油箱不能正常工作。较佳地,如图2所示,所述箱体11的外侧还设有吊装孔16,为方便所述油箱的运输,为吊车提供相应的结构。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油箱,包括箱体11、吸油管12、进油口 13以及透气孔14,所述进油口 13与所述透气孔14分别设于所述箱体11的顶部,所述吸油管12插置于箱体11内部,所述油箱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叉车孔15,所述叉车孔15分别贯穿所述箱体11的两个相对应的侧壁。本技术通过在所述箱体11上开设叉车孔15,在方便叉车运输的同时,不增加所述油箱的高度,从而确保油箱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减少支撑脚的使用,节省空间、装配时间以及人力。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 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 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权利要求1.一种油箱,包括箱体、吸油管、进油口以及透气孔,所述进油口与所述透气孔分别设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吸油管插置于箱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叉车孔,所述叉车孔分别贯穿所述箱体的两个相对应的侧壁。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管的周向设有外螺纹,所述吸油管的上端连接一塔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用于插置所述吸油管的孔中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透气孔分别配有相匹配的活塞。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外侧还设有吊装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容器,尤其涉及一种油箱,包括箱体、吸油管、进油口以及透气孔,所述进油口与所述透气孔分别设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吸油管插置于箱体内部,所述油箱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叉车孔,所述叉车孔分别贯穿所述箱体的两个相对应的侧壁。本技术通过在所述箱体上开设叉车孔,在方便叉车运输的同时,不增加所述油箱的高度,从而确保油箱的稳定性,减少支撑脚的使用,节省空间、装配时间以及人力。文档编号F15B1/26GK202756321SQ20122035643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蔡建平 申请人:昆山西马克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箱,包括箱体、吸油管、进油口以及透气孔,所述进油口与所述透气孔分别设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吸油管插置于箱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叉车孔,所述叉车孔分别贯穿所述箱体的两个相对应的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西马克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