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电接点温度计更换的油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8620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电接点温度计更换的油箱结构,其包括油箱、隔断套筒、温包座、油液循环回路和放油管路,隔断套筒设置在油箱内的侧壁上,油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油液循环回路和放油管路,油液循环回路由管路I和管路II构成,管路I的一端与油箱内腔的上部相连通,另一端与隔断套筒的内腔相连通,管路II的一端与隔断套筒的内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油箱内腔的底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电接点温度计在损坏后需要更换的时候,不需要将油箱中的油液全部抽出,只需要将隔断套筒内的油液放掉,就可以更换电接点温度计,节省了更换电接点温度计所需要的时间,杜绝了在液压油抽出和加入的过程中浪费和污染液压系统的液压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加工设备
,尤其是一种方便电接点温度计更换的油箱结构
技术介绍
有色金属加工设备中的流体传动系统基本上主要包括液压系统、工艺润滑系统和稀油润滑系统等。电接点温度计在各个系统中均有应用,其作用主要是对系统应用的油液进行温度检测以实现自动控制;当系统油液温度低于给定低温值时,由电接点温度计发电信号报警显示温度低,自动启动系统中的加热器即对油液进行加热;当系统油液温度高于给定高温值时,由电接点温度计发电信号报警显示温度高,自动启动系统中的冷却器即对油液进行冷却。为了准确的检测并控制系统油液的温度,电接点温度计一般都安装在系统油箱的中部偏下位置。 在现有的技术中,电接点温度计都是直接通过在油箱侧壁上焊接温包座来安装在油箱上的。无论是直接测量还是通过毛细管连接测量的电接点温度计,在损坏后需要更换的时候,都只能通过将温包拆下来更换整个电接点温度计,这样一来,更换电接点温度计前必须将油箱中的油液抽出,更换完电接点温度计后,再将抽出的油液加到油箱中。对于液压系统的油箱来说,抽出和加入液压油都需要时间,而且需要容器来盛抽出来的液压油,并且在这过程中会浪费和污染液压系统的液压油;对于工艺润滑系统和稀油润滑系统的油箱来说,由于其油箱容积很大,特别是工艺润滑系统油箱的容积能有几十立方米,所以很难找到容器来盛抽出来的油液,而且即使有容器来盛,抽出和加入油液的时间也很长,同样也会浪费和污染系统的油液。故一般都是在系统油液不能再使用,需要更换油液时,排空油箱中的油液后,才能更换电接点温度计;而油液的使用时间是比较长的,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一旦电接点温度计出现故障,就造成了电接点温度计功能的长时间丧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的方便电接点温度计更换的油箱结构,其能够使电接点温度计在更换时,不需要将油箱中的油液抽出,及时、方便的更换电接点温度计。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电接点温度计更换的油箱结构,其包括油箱、隔断套筒、温包座、油液循环回路和放油管路,所述的隔断套筒为腔体结构,且腔体的一端设有开口,隔断套筒设置在油箱内且隔断套筒的开口端固定在油箱的侧壁上,所述的温包座位于油箱外部且固定在油箱的侧壁上,油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油液循环回路和放油管路,油液循环回路由管路I和管路II构成,管路I的一端与油箱内腔的上部相连通,另一端与隔断套筒的内腔相连通,管路II的一端与隔断套筒的内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油箱内腔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的管路I和管路II上分别设置有球阀I和球阀II,所述的放油管路的一端与隔断套筒的内腔相连通,另一端为自由端,放油管路上设置有放油球阀。所述的方便电接点温度计更换的油箱结构,其放油管路在油箱侧壁上的焊接位置低于温包座在油箱侧壁上的焊接位置。由于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优越性该方便电接点温度计更换的油箱结构,能够在电接点温度计在损坏后需要更换的时候,不需要将油箱中的油液全部抽出,只需要将隔断套筒内的油液放掉,就可以更换电接点温度计。对于液压系统的油箱来说,节省了更换电接点温度计所需要的时间,杜绝了在液压油抽出和加入的过程中浪费和污染液压系统的液压油;对于工艺润滑系统和稀油润滑系统的油箱来说,就不需要等油液更换时再来更换电接点温度计,可以及时、方便的更换电接点温度计。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视图;图中1一油箱;2—球阀I ;3—管路I ;4一隔断套筒;5—温包座;6—放油管路;7—放油球阀;8—球阀II ;9一管路II ; 10 —电接点温度计温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方便电接点温度计更换的油箱结构,其包括油箱I、隔断套筒4、温包座5、油液循环回路和放油管路6,所述的隔断套筒4为腔体结构,且腔体的一端设有开口,隔断套筒4设置在油箱I内且隔断套筒4的开口端固定在油箱I的侧壁上,所述的温包座5位于油箱I外部且固定在油箱I的侧壁上,温包座5上安装有电接点温度计温包10,且电接点温度计温包10的测量端位于所述的隔断套筒4的内腔中,另一端位于油箱I外部;油箱I的侧壁上设置有油液循环回路和放油管路6,油液循环回路由管路I 3和管路II 9构成,管路I 3的一端与油箱I内腔的上部相连通,另一端与隔断套筒4的内腔相连通,管路II 9的一端与隔断套筒4的内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油箱I内腔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的管路I 3和管路II 9上分别设置有球阀I 3和球阀II 8,所述的放油管路6的一端与隔断套筒4的内腔相连通,另一端为自由端,放油管路6上设置有放油球阀7。所述放油管路6的一端在油箱I侧壁上的连接位置低于温包座5在油箱I侧壁上的连接位置,放油球阀7打开放油后,可以保证取出电接点温度计温包10后,不会有油液从油箱I中流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正常工作时,打开球阀I 2和球阀II 8,隔断套筒4内部的油液是流动着的,电接点温度计温包10测量的油液温度等同于整个油箱I的油液的温度,电接点温度计对系统应用的油液进行温度检测和自动控制。在电接点温度计损坏后需要更换的时候,关闭球阀I 2和球阀II 8,使隔断套筒4内部的油液与油箱I中的油液隔断,然后打开放油球阀7进行放油,放油球阀7将隔断套筒4内部的油液放到不能放出为止,此时就可以更换电接点温度计,电接点温度计更换完后,关闭放油球阀7,打开球阀I 2和球阀II 8,系统正常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电接点温度计更换的油箱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油箱(1)、隔断套筒(4)、温包座?(5)、油液循环回路和放油管路(6),所述的隔断套筒(4)为腔体结构,且腔体的一端设有开口,隔断套筒设置在油箱(1)内且隔断套筒的开口端固定在油箱的侧壁上,温包座(5)位于油箱外部且固定在油箱的侧壁上,油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油液循环回路和放油管路(6),油液循环回路由管路I(3)和管路II(9)构成,管路I的一端与油箱内腔的上部相连通,另一端与隔断套筒(4)的内腔相连通,管路II的一端与隔断套筒的内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油箱内腔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的管路I(3)和管路II(9)上分别设置有球阀I(3)和球阀II(8),所述的放油管路(6)的一端与隔断套筒的内腔相连通,另一端为自由端,放油管路(6)上设置有放油球阀(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电接点温度计更换的油箱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油箱(I)、隔断套筒(4)、温包座(5)、油液循环回路和放油管路(6),所述的隔断套筒(4)为腔体结构,且腔体的一端设有开口,隔断套筒设置在油箱(I)内且隔断套筒的开口端固定在油箱的侧壁上,温包座(5)位于油箱外部且固定在油箱的侧壁上,油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油液循环回路和放油管路(6),油液循环回路由管路I(3)和管路II (9)构成,管路I的一端与油箱内腔的上部相连通,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小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