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轮胎结构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两层带束层结构的全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
技术介绍
现有带束层结构的全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包括胎冠、带束层、胎体帘布、内衬层、钢丝圈、钢丝包布、胎侧胶和耐磨胶,带束层由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构成。第一层紧靠胎体为过渡层,一般采用50° -60°大角度设计,第二层和第三层为带束主要受力层,采用15° — 24°小角度设计。第一层采用线径相对小一点的高强度钢丝,第二、第三层采用强度、刚度更高的HT (高强度)钢丝帘线。现有结构轮胎成本高,性价比没 有优势,轮胎没有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层带束层结构的全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该轮胎既保证了轮胎的带束层强度,又适当降低了轮胎的厚度和重量,减少轮胎使用中的生热,降低轮胎成本,提高轮胎的性价比。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两层带束层结构的全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该全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包括胎冠、带束层、胎侧胶、内衬层、胎体帘布、三角胶、钢丝包布、耐磨胶和钢丝圈;所述的带束层由第一带束层和第二带束层构成,第一带束层的宽度大于第二带束层,第一带束层和第二带束层均采用15° 24°小角度交叉设计,第一带束层和第二带束层的钢丝帘线均采用高强度钢丝帘线。作为优选,上述的第一带束层和第二带束层均采用18°小角度交叉设计。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第一层带束层、第二层带束层均为主要受力层,均采用15° 24°小角度交叉设计。第一层采用15° 24°小角度设计,t匕50° -60°的大角度设计承载能力更强。 ...
【技术保护点】
两层带束层结构的全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该全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包括胎冠(1)、带束层(2、3)、胎侧胶(4)、内衬层(5)、胎体帘布(6)、三角胶(7)、钢丝包布(8)、耐磨胶(9)和钢丝圈(10);其特征在于:带束层(2、3)由第一带束层(3)和第二带束层(2)构成,第一带束层(3)的宽度大于第二带束层(2),第一带束层(3)和第二带束层(2)均采用15°~24°小角度交叉设计,第一带束层(3)和第二带束层(2)的钢丝帘线均采用高强度钢丝帘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两层带束层结构的全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该全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包括胎冠(I)、带束层(2、3)、胎侧胶(4)、内衬层(5)、胎体帘布(6)、三角胶(7)、钢丝包布(8)、耐磨胶(9)和钢丝圈(10);其特征在于带束层(2、3)由第一带束层(3)和第二带束层(2)构成,第一带束层(3)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建清,吴群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朝阳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