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辊磨床探伤仪探头校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2212 阅读:3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轧辊磨床探伤仪探头校准装置,是一种校准检测仪器的装置。包括:与探伤仪的探头通过可拆卸连接机构连接的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有安装开关和调速器的旋钮的面板,所述的开关和调速器与安装在壳体内的电机连接,所述的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校正筒,所述的校正筒的回转轴线与并排排列的探头传感器中心连线平行,所述的校正筒上设有一条细长的与回转中心平行的裂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可拆卸连接机构将电动机带动的校正筒代替手持移动的校正盘,使校正筒上的模拟裂纹以稳定的距离和速度同时通过多个传感器,完全排除了人为的不确定因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校正更加精确,同时提供了校正的效率,使校正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轧辊磨床探伤仪探头校准装置,是一种机电装置,是一种校准检测仪器的装置。
技术介绍
涡流探伤仪的探头为提高检测效率,通常并排设置多个涡流传感器。在使用中为保持这些传感器的检测一致性,经常需要校准。传统的校准方法是使用一个带有细长裂纹的校准盘,细长裂纹作为模拟缺陷。校准时将校准盘手持放在探头上面,使模拟裂纹与各个传感器平行且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保证校准盘标有向上的一侧始终保持向上。当涡流探伤仪中的校正软件准备就绪后,将校准盘用人工移动的方式,以最小250mm/s的速度划过传感器。移动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保证细长裂纹与各个传感器保持平行且移动的速度保持一致。由于整个移动过程完全是人手的动作参与,很难保证校准盘在探头上放置时的稳定性以及校准盘划过传感器的速度,这样就造成了校准精度不高,并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轧辊磨床探伤仪探头校准装置。所述的装置利用机械方式代替人工移动校正盘的方法,排除了人工校正的不确定因素。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轧辊磨床探伤仪探头校准装置,包括 与探伤仪的探头通过可拆卸连接机构连接的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有安装开关和调速器的旋钮的面板,所述的开关和调速器与安装在壳体内的电机连接,所述的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校正筒,所述的校正筒的回转轴线与并排排列的探头传感器中心连线平行,所述的校正筒上设有一条细长的与回转中心平行的裂纹。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用可拆卸连接机构将电动机带动的校正筒代替手持移动的校正盘,使校正筒上的模拟裂纹以稳定的距离和速度同时通过多个传感器,完全排除了人为的不确定因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使校正更加精确,同时提供了校正的效率,使校正更加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所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所述装置的隔板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所述装置的可拆卸连接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是一种轧辊磨床探伤仪探头校准装置,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与探伤仪的探头I通过可拆卸连接机构2连接的壳体6,所述壳体一侧设有开关和调速器8的旋钮5,所述的开关和调速器与安装在壳体内的电机7连接,所述的电机通过传动机构4带动校正筒3,所述的校正筒的回转轴线与并排排列的探头传感器中心连线平行,所述的校正筒上设有一条细长的与回转中心平行的裂纹。涡流探伤仪的探头由多个传感器103组成(由虚线表示的,由于排列是垂直于图 面的,所以重合为一个图形),这些传感器通常是圆柱形,其圆柱的端面是检测平面(在图面上为一条直线102),如图I所示。多个圆柱形的传感器并排排成一排,各个圆柱形端面圆的中心连在一起成为一条直线,该直线与本实施例所述的校正筒的回转轴线平行,并且在同一垂直于测量平面的平面(在图面上为一条直线101)中,见图I。为校正探头各个传感器的一致性,需要使用一条模拟缺陷的标准裂纹,以标准的速度和距离,最好是同时通过探头上所有传感器,以此调整各个传感器,使其输出的信号一致。过去的方法是使用一块校正盘,盘上有一条标准的裂纹,校准时,手持校正盘移动,尽量以稳定的速度和距离,使裂纹通过探头的各个传感器。本实施例采用一个校正筒代替校正盘,在校正筒上设置标准裂纹,用电机带动校正筒旋转,使裂纹以稳定的速度通过各个传感器。将校正筒和电机等设施安装在一个壳体中,在可以上设置可拆卸的连接机构。使用连接机构与探头连接,使校正筒与传感器保持稳定的距离。这样校正所需要的两个条件都予以满足,因此可以做到精确和方便的进行探头校正。所述的校正筒使用金属材料,该金属材料应当与被探伤仪检测的工件的材料一致。所述的裂纹,可以用机械加工的方式在校正筒外圆表面加工出一条细长的沟槽,沟槽的长轴与校正筒回转轴平行。校正筒与传感器之间应保持稳定且尽可能小的距离,但可以有一点的间隙。本实施例所述的校正筒是安装在壳体中的,为检测方式,可以在壳体上开口,将校正筒裸露出来,但为了清洁、安全,可以在壳体上安装一块非金属的薄板,将壳体封闭。校正筒与传感器隔着薄板,也可以正常的进行校正。所述的可拆卸连接机构有多种选择,例如采用螺栓直接将壳体与探头连接,也可以使用方便拆卸的螺丝卡扣或弹性卡扣将壳体固定在探头上。一般探头上都有使传感器突出的凸台,可以利用凸台作为定位,在可拆卸连接机构上设置定位台阶,使整个装置在与探头连接时更精确的定位。带动校正筒的电机没有控制转动角度的要求,可以是任何一种电机,例如直流、交流电机等,调速装置根据电机的形式确定,可以是直流调速器,或交流变频调速器。调速器的作用是使校正筒在电机改变转速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调整裂纹通过传感器的线速度。所述的传动机构因对传动精度没有要求,所以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是带传动,SP平皮带、三角带或同步齿形带传动,也可以是链传动、齿轮或蜗轮蜗杆传动等。本实施例所述的装置因为有电机及其调速器,因此必须有电力供应。电力供应可以是外接电源。由于本实施例所述装置是用来校正安装在机床上的涡流探伤仪,所以外接电源可以使用机床本身自带的低压36伏电源。为了解除连线的麻烦,本实施例所述装置的内部也可以设置电池,作为内部自带电源。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改进,是实施例关于可以的细化,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校正筒有间隙的靠近设置在壳体一侧检测面的隔板601,所述隔板紧贴在所述探头传感器上。隔板的材料应为非金属的,以避免产生涡流,干扰传感器的校正。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是上述实施例关于可拆卸连接机构的细化,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可拆卸连接机构是上卡扣202和下卡扣204,所述的上卡扣和下卡扣带有与检测仪探头上凸台相配合的定位台阶205,所述的下卡扣上带有锁紧旋钮203。 本实施例使用带螺纹的锁紧旋钮的下卡扣,与上卡扣结合,上卡扣卡在探头的上端,下卡扣在下部锁紧,上下卡扣上的台阶相配合的固定在探头的凸台上,使整个装置稳定的锁紧在探头上。拆卸时只要松开下卡扣上的锁紧旋钮,即可方便的将装置拆下。实施例四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是上述实施例关于传动机构的细化。本实施例所述的传动机构是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中的一种。为了操作和携带方便,所述的整个装置应尽力减小体积,所以传动装置的设计应当尽量紧凑,考虑成本,皮带传动为最佳。实施例五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是上述实施例关于电源的细化。本实施例所述的壳体内还设有供给电机及其调速器电源的电池。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可以是锂电池或锂铁电池等各种高效储能电池。以锂铁动力电池为最佳。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布置方案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比如校正筒的形式、校正筒与探头的位置关系等)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辊磨床探伤仪探头校准装置,包括:与探伤仪的探头通过可拆卸连接机构连接的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有安装开关和调速器的旋钮的面板,所述的开关和调速器与安装在壳体内的电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校正筒,所述的校正筒的回转轴线与并排排列的探头传感器中心连线平行,所述的校正筒上设有一条细长的与回转中心平行的裂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辊磨床探伤仪探头校准装置,包括与探伤仪的探头通过可拆卸连接机构连接的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有安装开关和调速器的旋钮的面板,所述的开关和调速器与安装在壳体内的电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校正筒,所述的校正筒的回转轴线与并排排列的探头传感器中心连线平行,所述的校正筒上设有一条细长的与回转中心平行的裂纹。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校正筒有间隙的靠近设置在壳体一侧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茂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信泰德利华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