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清洁机器人的工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70533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的工作系统。该系统中的基座包括第一真空电机、集尘室和可伸缩吸管,集成室和可伸缩吸管相连接;另外,清洁机器人包括第二真空电机、尘桶和风道,尘桶的进灰口通过风道连接清洁机器人底部的吸尘口,尘桶顶端还设有对应连接可伸缩吸管的排灰口,排灰口处设置一挡板,挡板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当清洁机器人与基座分离时,挡板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挡板关闭排灰口;当清洁机器人与基座对接后,可伸缩吸管通过排灰口进入尘桶,可伸缩吸管触发挡板运动,挡板处于隔断尘桶和风道的第二工作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清洁尘桶时隔断风道与尘桶,气流仅能从尘桶过滤网端形成,从而提高除尘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清洁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的工作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用真空吸尘器来进行吸尘清扫工作,希望有更简单便捷省力环保的吸尘工作方式,因此,清扫机器人的问世受到了大家的普遍欢迎。清扫机器人是一种智能自动化吸尘器,它可以自动行走并同时对地面进行吸灰工作,取代了真空吸尘器必须有人操作才能吸尘的工作方式,自动对灰尘进行识别和清扫。现有的清扫机器人通常是在底部设有吸尘口与尘桶连接,在充电座上设有驱动装置和吸灰通道,当机器人与充电座对接成功后,机器人底部的吸尘口与充电座的吸灰通道连接,当驱动装置工作时,可将机器人尘桶内的灰尘清除。由于尘桶连接了机器人底部的吸尘口,因而在灰尘清除时,会流失部分吸力,使灰尘的清除不彻底,影响了吸灰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的工作系统,在清洁尘桶时隔断风道与尘桶,气流仅能从尘桶过滤网端形成,从而提高除尘效率。本技术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的工作系统包括 ·基座,包括第一真空电机、集尘室和可伸缩吸管,集成室和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的工作系统,包括:基座,包括第一真空电机、集尘室和可伸缩吸管,集成室和可伸缩吸管相连接;清洁机器人,包括第二真空电机、尘桶和风道,尘桶的进灰口通过风道连接清洁机器人底部的吸尘口,尘桶顶端还设有对应连接可伸缩吸管的排灰口,其特征在于:排灰口处设置一挡板,挡板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当清洁机器人与基座分离时,挡板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挡板关闭排灰口;当清洁机器人与基座对接后,可伸缩吸管通过排灰口进入尘桶,可伸缩吸管触发挡板运动,挡板处于隔断尘桶和风道的第二工作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智能清洁机器人的工作系统,包括 基座,包括第一真空电机、集尘室和可伸縮吸管,集成室和可伸縮吸管相连接; 清洁机器人,包括第二真空电机、尘桶和风道,尘桶的进灰ロ通过风道连接清洁机器人底部的吸尘ロ,尘桶顶端还设有对应连接可伸缩吸管的排灰ロ,其特征在于 排灰ロ处设置ー挡板,挡板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当清洁机器人与基座分离时,挡板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挡板关闭排灰ロ ;当清洁机器人与基座对接后,可伸縮吸管通过排灰ロ进入尘桶,可伸縮吸管触发挡板运动,挡板处于隔断尘桶和风道的第二工作位置。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清洁机器人的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挡板通过铰链连接在排灰ロ的边缘处,铰链上设置复位弹簧。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清洁机器人的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尘桶上方设有尘桶上盖和尘桶上盖支架,尘桶上盖和尘桶上盖支架分别铰接连杆,尘桶上盖支架铰接在清洁机器人的壳体上,驱动电机驱动连杆运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清洁机器人的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尘桶上盖支架与连杆的铰接处设置第一齿轮,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驱动电机驱动第二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勇兵
申请(专利权)人: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