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容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893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18:22
确保可变容量压缩机的润滑性能及耐久性。以贯穿前壳(101)周壁的方式形成第一连通孔(202)和第二连通孔,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孔(202)靠近贯穿螺栓(201a)的旋转方向上游侧,该贯穿螺栓配置在前壳(101)内的斜板等旋转构件的旋转轨迹的外侧,所述第二连通孔靠近上方的贯穿螺栓(201b)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在前壳(101)的外侧配置有积存室(206),该积存室(206)经由这些连通孔而与前壳(101)的内侧空间连通,以对制冷剂中的油进行积存,一边将积存室(206)内的制冷剂从第二连通孔(203)返回至内侧空间,一边将与第一贯穿螺栓(201a)的上游侧抵接而被挡住的制冷剂中的油从第一连通孔(202)积存在积存室(206)内,旋转速度越增快,积存量越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利用制冷剂中含有的油对被润滑部进行润滑的可变容量压缩机,特别地,涉及能对朝被润滑部供给的油供给量进行调节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热泵式空调装置等中使用的可变容量压缩机中,供给在压缩机内循环的制冷剂中所含的油,来对压缩机的滑动部等被润滑部进行润滑。然而,在压缩机运转中,有时油会过度积存在压缩机内的曲柄室中。一旦油过度地积存在曲柄室中,则曲柄室内的旋转体在低速时没有问题,但在高速旋转的情况下会高速地搅拌油,并因该搅拌而产生摩擦热。因该摩擦热而会使油、曲柄室内的温度显著升高,从而使压缩机整体也处在高温下。一旦处在高温下,便会使树脂材料、橡胶材料构件的耐久性降低。 因此,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以下技术通过将油的积存室与压缩机内部空间(曲柄室)连通地配置在压缩机外部,在旋转构件高速旋转时会增大油所受到的离心力,以将过剩的油积存在油积存室中,从而实现了抑制摩擦热。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9-150261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技术中,若油经由油导入通路而积存在上游的积存室内,则封闭在积存室内的制冷剂会受到加压,而使油不容易顺畅地流入积存室,因而,该技术是很难在积存室内积存足够量的油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着眼于上述现有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通过在可变容量压缩机中根据压缩机内的旋转构件的旋转速度来适量地调节朝被润滑部供给的油供给量,从而能确保润滑性能并能确保各构件的耐久性。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可变容量压缩机包括圆筒状收纳构件;旋转构件,该旋转构件被驱动而在非水平面内绕该圆筒状收纳构件的中心轴旋转;多个活塞,这些活塞在形成于上述圆筒状收纳构件的中心轴外侧周围的多个汽缸内沿着与上述中心轴平行的轴向往复运动,来将制冷剂吸入、排出;运动方向转换机构,该运动方向转换机构将上述旋转构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上述活塞的往复运动;以及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对活塞相对于上述运动方向转换机构的旋转构件旋转量进行往复运动的转换量进行控制,来对制冷剂排出量进行控制,上述可变容量压缩机包括以下结构。在上述圆筒状收纳构件的对上述旋转构件进行收纳的内侧空间、即上述旋转构件的回转轨迹的外侧配置有挡油部,该挡油部将受到离心力作用的制冷剂中的油挡住。配置有多个连通孔,这些连通孔形成为贯穿上述圆筒状收纳构件的内外,并具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其中,上述第一连通孔相对于上述挡油部而靠近上述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上游侧,上述第二连通孔配置成在旋转方向上远离上述第一连通孔。配置有积存室,该积存室以经由上述多个连通孔与上述圆筒状收纳构件的内侧空间连通的方式形成在上述圆筒状收纳构件的外侧,并对制冷剂中的油进行积存。专利技术效果在圆筒状收纳构件的内侧空间内,通过旋转构件的旋转,与制冷剂一起被搅拌而受到离心力作用的油被挡油部挡住,上述被挡住的油会经由靠近的第一连通孔而流入至积存室内。 此时,通过将油积存室内的制冷剂经由多个连通孔中的位于上侧的连通孔排出至圆筒状收纳构件的内侧空间来抑制积存室内的加压,从而可使油顺畅地流入至积存室内。此外,在从第一连通孔流入(或欲流入)的油量与积存在积存室内的油因自重而从任一连通孔流出(或欲流出)的油量达到平衡的状态下,能将过剩的油积存在积存室中。此处,在旋转构件高速旋转时,由于在积存室中积存大量的过剩油来使被旋转构件搅拌的油量减少,因此,能抑制因该油搅拌而产生摩擦热,以确保润滑性能、耐久性。另一方面,在旋转构件处于低速时,因油所受的离心力降低来抑制油积存在积存室内,从而能增大留在圆筒状收纳构件的内侧空间内的油量,并能增大供给至压缩机内的被润滑部的油量来确保良好的润滑性能。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压缩机的纵剖视图。图2是图I的F-F向视剖视图。图3是从前方观察上述压缩机的图。图4是图3的C-C向视剖视图。图5是表不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将积存室设置在从上方朝下方旋转的一侧的另一例的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是表不将积存室设置在从下方朝上方旋转的一侧的第四实施方式 第六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7是表不将积存室设置在从下方朝上方旋转的一侧的、与第四实施方式 第六实施方式不同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设置多个积存室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与贯穿螺栓分体地设置油接收部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纵剖视图。图10是表示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可变容量压缩机中的第十实施方式的纵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I 图4是表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可变容量压缩机的纵剖视图。车用空调装置所使用的可变容量压缩机100包括在中心轴的外侧周围具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六个)汽缸IOla的缸体101 ;设于缸体101的一端的前壳102 ;以及隔着阀板103设于缸体101的另一端的后壳104。构成这些圆筒状收纳构件的前壳102、缸体101、阀板103及后壳104通过贯穿上述构件的周缘部的多根(本实施方式中为六根)贯穿螺栓201彼此紧固。以横穿过由缸体101和前壳102限定出的曲柄室(圆筒状收纳构件的内侧空间)105内的方式设有驱动轴106,并在该驱动轴106的中心部的周围配置有斜板107。斜板107通过连接部109而与固接在驱动轴106上的转子108结合,并使斜板107的倾斜角可随着驱动轴106而改变。在转子108与斜板107之间安装有将斜板107朝向其 最小倾角侧施力的螺旋弹簧110,另外,在隔着斜板107的相反一侧安装有将斜板107朝向增大其倾角的方向施力的螺旋弹簧111。驱动轴106的一端贯穿朝前壳102的外侧突出的轴套102a内而延伸至外侧,并通过电磁离合器132以能自由断开、接合的方式与带轮131连接,其中,该带轮131与未图示的发动机的压缩机驱动皮带卡合。在驱动轴106与轴套部102a之间插入有轴封装置112,以将压缩机内部与外部隔离。在汽缸IOla内以能自由往复运动的方式插入有活塞117,斜板107的外周部的周围被收容在活塞117内侧的一端的凹部117a内,通过与斜板107的外周两侧面滑动接触的一对滑履118,来使活塞117与斜板107彼此连动。因此,能利用驱动轴106的旋转来使活塞117在汽缸IOla内往复运动,上述一系列的构件构成了运动方向转换机构。在后壳104中划分形成有吸入室119及排出室120,吸入室119经由设于阀板103的连通孔103a (吸入孔)、未图示的吸入阀而与汽缸IOla连通,排出室120经由未图示的排出阀、设于阀板103的连通孔103b (排出孔)而与汽缸IOla连通。吸入室119经由未图示的吸入端口而与空调装置系统侧连接,排出室120经由未图示的排出端口而与空调装置系统侧连接。在后壳104上设有容量控制阀200。容量控制阀200对将排出室120与曲柄室105连通的供气通路121 (121a、121b)的开度进行调节,从而来对导入曲柄室105的排出气体导入量进行控制。另外,曲柄室105内的制冷剂经由驱动轴106外周与轴承115间的间隙、空间122及形成于阀板103的开度固定的固定节流孔103c这样的气体排出通路而流动至吸入室119。因此,通过利用容量控制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21 JP 2010-1401451.一种可变容量压缩机,包括 圆筒状收纳构件; 旋转构件,该旋转构件被驱动而在非水平面内绕该圆筒状收纳构件的中心轴旋转; 多个活塞,这些活塞在形成于所述圆筒状收纳构件的中心轴外侧周围的多个汽缸内沿着与所述中心轴平行的轴向往复运动,来将制冷剂吸入、排出; 运动方向转换机构,该运动方向转换机构将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活塞的往复运动;以及 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对所述运动方向转换机构中的、活塞相对于旋转构件旋转量进行往复运动的转换量进行控制,从而对制冷剂排出量进行控制, 所述可变容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包括 挡油部,该挡油部配置在所述圆筒状收纳构件的对所述旋转构件进行收纳的内侧空间、即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轨迹的外侧,从而将受到离心力作用的制冷剂中的油挡住; 多个连通孔,这些连通孔形成为贯穿所述圆筒状收纳构件的内外,并具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孔相对于所述挡油部而靠近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上游侧,所述第二连通孔配置成在旋转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连通孔;以及 积存室,该积存室以经由所述多个连通孔与所述圆筒状收纳构件的内侧空间连通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圆筒状收纳构件的外侧,并对制冷剂中的油进行积存。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变容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变容量压缩机被车辆的驱动源驱动而将所述圆筒状收纳构件的中心轴配置在大致水平方向上。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变容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通孔配置在积存室的下部,所述第二连通孔配置在积存室的上部。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变容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状收纳构件沿轴向分割为多个, 所述挡油部是多根贯穿螺栓的、露出到圆筒状收纳构件内侧空间中的中间部分,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勉
申请(专利权)人:三电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