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容量压缩机及包括该变容量压缩机的电器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2128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9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容量压缩机及电器产品,该压缩机包括静涡旋盘、与静涡旋盘配合形成内腔和外腔的动涡旋盘、以及设置于静涡旋盘上部的盖板,静涡旋盘的上端面设有第一环槽,第一环槽的底面设有第一变容孔和第二环槽,第二环槽的底面设有第二变容孔;第一环槽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一活塞,且第一活塞的侧壁与第一环槽的侧壁之间保持气密性;第二环槽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二活塞,且第二活塞的侧壁与第二环槽的侧壁之间保持气密性;第二活塞与第一活塞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活塞在第一环槽内滑动的滑动控制机构。如此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变容量压缩机,其变容结构容易控制,且变容可靠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特别涉及一种变容量压缩机及包括该变容量压缩机的电器产品
技术介绍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渐减少,我国对电器产品的高效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空调、冰箱等电器产品,大多采用了能效较高的涡旋式压缩机。现有技术中,涡旋压缩机主要包括密闭外壳、动涡旋盘、静涡旋盘、曲轴、机架、防自转机构及电机等部件。静涡旋盘固定在机架上,动盘由曲轴驱动并由防自转机构制约,围绕静涡旋盘的基圆中心,作很小半径的平面转动。动、静涡旋盘的型线均是螺旋形,动涡旋盘相对静涡旋盘偏心并相差180度安装,理论上它们轴向会在几条直线上接触,涡旋体型线的端部与相对的涡旋体底部相接触,于是在动、静涡旋盘间形成了一系列月牙形空间,即基元容积。在动涡旋盘以静涡旋盘的中心为旋转中心并以一定的旋转半径作无自转的回转平动时,外圈月牙形空间便会不断向中心移动,此时,冷媒被逐渐推向中心空间,其容积不断缩小而压力不断升高,直至与中心排气孔相通,高压冷媒被排出泵体。变容量涡旋压缩机的变容原理:通过涡旋型线闭合点的延迟,把压缩腔气体与吸气腔气体连通,从而减少压缩腔的排量,实现空调机组部分负荷的调节。通过在静盘型线顶部开设变容孔,利用活塞阀的上下移动、变容旁通孔的开闭,从而实现型线闭合点的延迟。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变容涡旋压缩机的剖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变容涡旋压缩机的变容孔布置示意图。现有技术中的变容涡旋压缩机设有活塞1、旁通通道2、变容孔3,其中,活塞1在变容孔3内上下移动,以打开或关闭变容孔3,进而将静盘内部压缩腔体通过变容孔3与旁通通道2连通,实现变容量的目的。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变容结构在工作时,只能实现小容量的调节。当涡旋压缩机的变容量要求大时,比如变容孔的设置沿型线展开角度超过360°时,需增加辅助的泄压结构,来避免外腔即第三腔的气体压缩、带来的无用压缩功耗。由于辅助孔需同时进行控制,带来了控制结构复杂,且对压缩机的安装空间要求高。如图2所示,当需求变容量较大时,变容孔3需和辅助变容孔4同时开启,若两个变容结构分别控制,控制系统比较复杂,若两个变容结构存在延迟开启时,动静盘的受力变差,降低了动静盘的可靠性。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变容结构控制系统复杂、且可靠性较差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容量压缩机,其变容结构容易控制,且变容可靠性较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变容量压缩机的电器产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变容量压缩机,包括静涡旋盘、与所述静涡旋盘配合形成内腔和外腔的动涡旋盘、以及设置于所述静涡旋盘上部的盖板,所述静涡旋盘的上端面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的底面设有第一变容孔和第二环槽,第二环槽的底面设有第二变容孔,所述第一变容孔与所述外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变容孔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环槽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一活塞,且所述第一活塞的侧壁与所述第一环槽的侧壁之间保持气密性;所述第二环槽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二活塞,且所述第二活塞的侧壁与所述第二环槽的侧壁之间保持气密性;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一活塞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活塞在所述第一环槽内滑动的滑动控制机构。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环槽的底部之间的第二弹性件。优选地,所述滑动控制机构包括压力气体供给装置和气压控制装置,所述盖板上部设有压力气体入口,以使压力气体进入所述第一环槽向所述第一活塞的上端面施加压力。优选地,所述滑动控制机构包括电机、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连杆装置,所述连杆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的上端面相铰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环槽设有泄漏孔,所述泄漏孔与所述变容量压缩机的吸气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泄漏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各个所述泄漏孔的横截面积之和,大于第一变容孔和第二变容孔的横截面积之和的四倍。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的侧壁均设有环槽,且两个所述环槽内均安装有密封环。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的内部具有空心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的下端面和所述第二活塞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活塞的下端面和所述第一环槽的底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二安装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器产品,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变容量压缩机。冷媒介质从变容量压缩机的吸气腔被吸入到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形成的腔体内,需要说明的是,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之间形成内腔和外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变容量压缩机,在静涡旋盘的上部设有盖板,而且静涡旋盘的上端面设有第一环槽,第一环槽的底面设有第一变容孔和第二环槽,第二环槽的底面设有第二变容孔,所述第一变容孔与所述外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变容孔中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第一环槽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一活塞,且第一活塞的侧壁与第一环槽的侧壁之间保持气密性;第二环槽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二活塞,且第二活塞的侧壁与所述第二环槽的侧壁之间保持气密性;第二活塞与第一活塞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活塞在第一环槽内滑动的滑动控制机构。如此设置,当压缩机需要处于非变容状态时,即压缩机需要以全容量运转时,此时,滑动控制机构施加给第一活塞轴向作用力,使第一活塞与静涡旋盘的第一环槽的底面贴合,在第一活塞的压力作用下,第二活塞也与静涡旋盘的第二环槽的底部贴紧,如此可使第一变容孔和第二变容孔密封关闭,进而使压缩机处于非变容状态。当压缩机需要处于外腔变容状态时,即需要的变容量较小时,滑动控制机构控制第一活塞向第一环槽的上部位置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以使第一变容孔打开,由于第一活塞上升的距离较小,在第一弹性件的压力作用下,第二活塞依然压紧在第二环槽的槽底,第二变容孔处于密封关闭状态,如此,外腔中的冷媒可由第一变容孔压出,进而实现了外腔变容,使压缩机处于外腔变容状态。当压缩机需要处于内外腔同时变容状态时,即需要的变容量较大时,滑动控制机构控制第一活塞向第一环槽的上部位置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高于上述第一预设位置,以使第一变容孔打开,由于第一活塞上升的距离较大,第一活塞施加给第一弹性件的压力较小,第一弹性件作用于第二活塞的弹性压力较小,在内腔冷媒压力的作用下,第二活塞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向上顶起,从而第二变容孔打开,内腔中的冷媒通过第二变容孔被压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变容量压缩机及包括该变容量压缩机的电器产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容量压缩机,包括静涡旋盘(11)、与所述静涡旋盘配合形成内腔和外腔的动涡旋盘、以及设置于所述静涡旋盘(11)上部的盖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涡旋盘(11)的上端面设有第一环槽(14),所述第一环槽(14)的底面设有第一变容孔(16)和第二环槽(15),所述第二环槽(15)的底面设有第二变容孔(17),所述第一变容孔(16)与所述外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变容孔(17)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环槽(14)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一活塞(12),且所述第一活塞(12)的侧壁与所述第一环槽(14)的侧壁之间保持气密性;所述第二环槽(15)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二活塞(25),且所述第二活塞(25)的侧壁与所述第二环槽(15)的侧壁之间保持气密性;所述第二活塞(25)与所述第一活塞(12)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18);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活塞(12)在所述第一环槽(14)内滑动的滑动控制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容量压缩机,包括静涡旋盘(11)、与所述静涡旋盘配合形成
内腔和外腔的动涡旋盘、以及设置于所述静涡旋盘(11)上部的盖板(13),
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涡旋盘(11)的上端面设有第一环槽(14),所述第一
环槽(14)的底面设有第一变容孔(16)和第二环槽(15),所述第二环槽
(15)的底面设有第二变容孔(17),所述第一变容孔(16)与所述外腔相
连通,所述第二变容孔(17)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环槽(14)内设
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一活塞(12),且所述第一活塞(12)的侧壁与所述第一
环槽(14)的侧壁之间保持气密性;所述第二环槽(15)内设有可上下滑动
的第二活塞(25),且所述第二活塞(25)的侧壁与所述第二环槽(15)的
侧壁之间保持气密性;所述第二活塞(25)与所述第一活塞(12)之间设有
第一弹性件(18);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活塞(12)在所述第一环槽(14)
内滑动的滑动控制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容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
第一活塞(12)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环槽(14)的底部之间的第二弹性件(1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容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控制机构
包括压力气体供给装置和气压控制装置,所述盖板(13)上部设有压力气体
入口,以使压力气体进入所述第一环槽(14)向所述第一活塞(12)的上端
面施加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雷胡余生单彩侠方琪梁卫恒江国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