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基板及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8628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在于削减玻璃基板的主平面的由端面磨削产生的碎玻璃附着量。玻璃基板(10)的端面(12)被磨削成椭圆形状。椭圆由长边a与短边b之比来规定,通过上部曲面(12a)的曲率半径R1、下部曲面(12b)的曲率半径R2、中间部曲面(12c)的曲率半径R3而形成为连续的椭圆形状的曲面。各曲率半径R1~R3具有R1≤R2、R2≤R3,或上述R1=R2、R3>R2、R3>R1的关系。从端面(12)的中心O到切线S1、S2离开基板(10)的主平面的边界P为止的距离c比以往那样将端面(12)形成为倒角形状或半圆形的情况小。由此,在端面磨削工序时产生的碎玻璃的飞散方向向端面(12)侧移动,能够削减玻璃基板(10)的主平面(14)上的碎玻璃附着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是涉及利用砂轮对端面进行磨削的。
技术介绍
例如,在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等的薄型显示器装置中,大型画面的开发不断发展。在薄型显示器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基板对I张母板加工多个,在各加工工序结束时,切断成各画面的尺寸。该母板一边的长度例如具有2. 2nT3m。 另外,玻璃基板的端面当存在边缘或微小的凹凸时容易产生裂纹,因此例如将端面磨削加工成倒角形状或半圆形状而使端面的表面平滑(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而且,在玻璃基板的端面磨削工序中,向砂轮与玻璃基板的端面的接触部分供给冷却液(冷却剂)而抑制玻璃基板的发热。而且,在端面磨削加工中,来自被磨削的部分的碎玻璃成为微细的粒子而飞散,因此通过磨削后的清洗工序将附着在玻璃基板上的碎玻璃除去。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国特开2009-2031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以往的玻璃基板中,未考虑碎玻璃的产生量(飞散量)等而将端面的磨削形状(磨削后的截面形状)磨削成倒角形状或半圆形状,但在根据砂轮接触的端面的接触面积及形状而碎玻璃的产生量(飞散量)增大,或磨削时由冷却液供给带来的冷却不充分时,因发热而玻璃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21 JP 2010-1402541.一种玻璃基板,利用砂轮来磨削端面,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砂轮磨削后的端面具有 在所述端面的上部形成的上部曲面; 在所述端面的下部形成的下部曲面; 在所述上部曲面与所述下部曲面的中间形成的中间部曲面, 所述上部曲面、所述下部曲面、所述中间部曲面分别具有任意的曲率半径, 至少所述上部曲面及所述中间部曲面的曲率半径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玻璃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曲面、所述下部曲面、所述中间部曲面通过改变相邻的曲面的曲率半径而形成连续的曲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曲面、所述下部曲面、所述中间部曲面形成与大致椭圆形状的轮廓形状近似的连续的曲面。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玻璃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曲面、所述下部曲面、所述中间部曲面分别具有比该玻璃基板的厚度小的曲率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部曲面与所述中间部曲面的边界形成有第一凹部,在所述下部曲面与所述中间部曲面的边界形成有第二凹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本干大
申请(专利权)人:旭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