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轮、配合轮、次级轮、自动调整式摩擦轮及滚筒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5399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1:11
一种传动轮,包括传动轮轮体,其中,所述传动轮轮体的外周表面包括传动轮旋转配合外曲面和传动轮外周传扭平面(14a),各个传动轮旋转配合外曲面分别为各自的成形曲线绕第一回转轴线(Y)回转所形成的相应曲面的一部分,各个传动轮外周传扭平面(14a)为各自的成形直线绕第一回转轴线(Y)旋转所形成的相应平面的一部分。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配合轮和次级轮、组装的自动调整式摩擦轮以及滚筒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突破了传统的单一传动轮的结构,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轮件的相互配合,使得组装后的传动轮组件能够可靠传递扭矩,并通过相互配合的轮件在不影响扭矩传动的其它自由度上的转动,实现了传动过程中的位置调整,使得扭矩传递更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动件,具体地,涉及一种传动轮。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所述传动轮配合的配合轮和次级轮。作为本专利技术各个轮件的典型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通过各个轮件组装而成的自动调整式摩擦轮。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滚筒的滚筒设备。
技术介绍
用于传递扭矩的传动轮是各种机械设备中广泛采用的传动件,典型地,例如,用于连接驱动轴的主动传动轮的外周面为摩擦面,该主动传动轮通过其摩擦面驱动与该摩擦面相接触的滚筒(即被驱动件);再如,用于连接驱动轴的主动传动轮为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用于驱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即被驱动件);又如,用于连接驱动轴的主动传动轮为主动带轮,该主动带轮用于驱动与其啮合的传动皮带(即被驱动件)等。 为了可靠地传递驱动轴的扭矩,上述传动轮与驱动轴的连接均为刚性连接(例如通过键齿键槽连接、花键连接等),也就是说,现有技术的传动轮为单一件,其固定在驱动轴上并不能够改变位置,传动轴将扭矩传递到该传动轮上,该传动轮进而将扭矩传递到上述被驱动件上,如此完成扭矩传递功能。但是,这种依靠单一件形式的传动轮存在严重的技术缺陷,例如,就上述作为主动摩擦轮的传动轮而言,当作为被驱动件的滚筒的表面因为受热变形、磨损、安装误差等原因而与该传动轮的摩擦表面不能形成符合要求的摩擦面接触时,由于这种现有技术的传动轮在工作过程中并不能适应性地的调节位置,因此导致传动会出现传动效率低下、甚至传动无效等问题。再如,就上述作为主动齿轮的传动轮而言,当作为被驱动件的从动齿轮因为安装误差、齿面磨损或从动齿轮运动不到位等原因而导致啮合不到位时,这种现有技术的主动齿轮形式的传动轮也不能适应性地调整位置,从而也会出现传动问题。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有技术的传动轮的上述缺陷,以下参照图I以现有技术中浙青处理站采用的一种干燥设备的干燥滚筒的驱动为例进行描述。该干燥设备包括干燥滚筒,干燥滚筒的旋转通过摩擦轮形式的传动轮进行驱动。如图I所示,干燥滚筒的传动结构主要包括轴承座I、摩擦轮形式的传动轮2、驱动轴3、调心轴承4等,驱动轴3输入扭矩,该驱动轴3上固定安装有摩擦轮形式的传动轮2,该传动轮2的外周面形成为摩擦面,该摩擦面与干燥滚动的外周面接触,从而传动轮2可以通过摩擦作用带动干燥滚筒旋转。但是,在这种干燥滚筒的传动结构中,干燥滚筒直接由摩擦轮形式的传动轮驱动,而摩擦轮形式的传动轮2的位置固定不变,因此干燥滚筒安装调节非常繁琐,需要精确保证干燥滚筒与传动轮2的相对位置,以能够形成有效的传动配合关系。而且,在干燥设备工作过程中,干燥滚筒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制造、安装等误差或者工作中因为摩擦、受热等产生变形,导致传动轮2与干燥滚筒外周面由理论上面接触变为线接触、甚至点接触,从而导致局部磨损严重以及噪音加大等问题,甚至无法完成传动功能。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现有技术的传动轮属于单一件,其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上以完成扭矩传递功能,这种传动轮无法在传动作业过程中调整位置以更好地完成传动功能。这种技术缺陷在现有技术中广泛存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局限于传动轮由于需要可靠传递扭矩而必须固定安装于驱动轴的传统偏见,而不去考虑其它方面的可能性,导致上述技术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无法得到缓解或相对有效地解决。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传动轮及其装配结构,以能够相对有效地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动轮,该传动轮能够与对应的配合轮装配为传动轮组件,以使得该传动轮组件能够用于可靠传递扭矩,并确保相互装配的两个轮件中的一个具有沿一个方向的转动自由度。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合轮,该配合轮能够与相应的传动轮装配为传动轮组件以用于可靠地传递扭矩,并能够确保具有配合关系的任两个轮件中的一个具有沿一个方向的转动自由度。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次级轮,该次级轮能够用于与相应的配合轮装配为传动轮组件以用于可靠地传递扭矩,并能够确保具有配合关系的任两个轮件中的一个具有沿一个方向的转动自由度。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调整式摩擦轮,该自动调整式摩擦轮能够用于可靠地传递扭矩,并能够确保该自动调整式摩擦轮中的依次具有配合关系的三个轮件中的两个各自具有沿一个方向的转动自由度,从而使得该自动调整式摩擦轮整体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滚筒设备,该滚筒设备中的用于驱动滚筒的自动调整式摩擦轮能够用于可靠地传递扭矩,并能够确保该自动调整式摩擦轮中的依次具有配合关系的三个轮件中的两个各自具有沿一个方向的转动自由度,从而使得该自动调整式摩擦轮整体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动轮,包括传动轮轮体,其中,所述传动轮轮体的外周表面包括沿周向布置的传动轮旋转配合外曲面和传动轮外周传扭平面,所述传动轮外周传扭平面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为处于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两个以上,各个所述传动轮旋转配合外曲面分别为各自的成形曲线绕与所述传动轮外周传扭平面相垂直的第一回转轴线回转所形成的相应曲面的一部分,各个所述传动轮外周传扭平面为各自的成形直线绕所述第一回转轴线旋转所形成的相应平面的一部分。优选地,所述第一回转轴线贯穿所述传动轮轮体,并且该第一回转轴线与所述传动轮轮体的外周表面的两个相交点均为所述第一回转轴线与相应的所述传动轮旋转配合外曲面的相交点;所述传动轮轮体的外周表面在与所述第一回转轴线相交的区域分别形成有传动轮转动限位台阶面,各个所述传动轮转动限位台阶面与所述传动轮外周传扭平面不平行。更优选地,各个所述传动轮转动限位台阶面与所述传动轮外周传扭平面垂直作为一种更具体的优选形式,所述传动轮轮体的外周表面的所述成形曲线和成形直线包括依次连接为封闭环且处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一椭圆弧线、第一圆弧线、第一直线、第二椭圆弧线、第二圆弧线和第二直线;所述第一椭圆弧线、第一圆弧线、第二椭圆弧线和第二圆弧线同心,并且所述第一椭圆弧线和第二椭圆弧线分别为四分之一椭圆弧线,所述第一圆弧线和第二圆弧线分别为四分之一圆弧线且半径相等;所述第一回转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且通过所述第一圆弧线和第二圆弧线的圆心,从而所述第一椭圆弧线和第一圆弧线分别绕所述第一回转轴线旋转所形成的传动轮第一外椭球面部与传动轮第一外圆球面部之间的衔接部位形成有一个所述传动轮转动限位台阶面,所述第二椭圆弧线和第二圆弧线分别绕所述第一回转轴线旋转所形成的传动轮第二外椭球面部与传动轮第二外圆球面部之间的衔接部位形成有另一个所述传动轮转动限位台阶面。作为一种可选择的优选形式,所述传动轮轮体的外周表面的所述成形曲线和成形直线包括依次连接为封闭环且处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一抛物线段、第一圆弧线、第一直线、第二抛物线段、第二圆弧线和第二直线;所述第一圆弧线和第二圆弧线同心并相对于圆心对称,并且分别为四分之一圆弧线;所述第一抛物线段和第二抛物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圆弧线和第二圆弧线的圆心对称;并且所述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沿所述第一圆弧线和第二圆弧线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一回转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且通过所述第一圆弧线和第二圆弧线的圆心,从而所述第一抛物线段和第一圆弧线分别绕所述第一回转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动轮,包括传动轮轮体,其中,所述传动轮轮体的外周表面包括沿周向布置的传动轮旋转配合外曲面和传动轮外周传扭平面(14a),所述传动轮外周传扭平面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为处于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两个以上,各个所述传动轮旋转配合外曲面分别为各自的成形曲线绕与所述传动轮外周传扭平面(14a)相垂直的第一回转轴线(Y)回转所形成的相应曲面的一部分,各个所述传动轮外周传扭平面(14a)为各自的成形直线绕所述第一回转轴线(Y)旋转所形成的相应平面的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标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