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绳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7355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绳轮,包括有内轮、外轮,外轮套装在内轮上,内轮与外轮之间通过一个环形薄轮衔接,环形薄轮上开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中嵌入有散热片,环形薄轮与散热片的接触面涂有一层导热硅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电机绳轮产生的热量经过导热硅脂传递给散热片,由散热片散出,减小了电机绳轮工作过程中对其他部件造成伤害的概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绳轮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绳轮为电机的动力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机绳轮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难以散出,从而会对电机的其他部件造成烧坏、磨损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机绳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机绳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内轮、外轮,外轮套装在内轮上,内轮与外轮之间通过一个环形薄轮衔接,环形薄轮上开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中嵌入有散热片,环形薄轮与散热片的接触面涂有一层导热硅脂,内轮、外轮、环形薄轮通过浇铸成型为一个整体。所述的通孔的形状可为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本技术的原理是电机绳轮产生的热量经过导热硅脂传递给散热片,由散热片散出。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电机绳轮产生的热量经过导热硅脂传递给散热片,由散热片散出,减小了电机绳轮工作过程中对其他部件造成伤害的概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电机绳轮,包括有内轮I、外轮2,外轮2套装在内轮I上,内轮I与外轮2之间通过一个环形薄轮3衔接,环形薄轮3上开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中嵌入有散热片4,环形薄轮3与散热片4的接触面涂有一层导热硅脂5,内轮I、外轮2、环形薄轮3通过浇铸成型为一个整体。通孔的形状可为圆形。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绳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内轮、外轮,外轮套装在内轮上,内轮与外轮之间通过一个环形薄轮衔接,环形薄轮上开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中嵌入有散热片,环形薄轮与散热片的接触面涂有一层导热硅脂,所述的内轮、外轮、环形薄轮通过浇铸成型为一个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机绳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的形状可为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绳轮,包括有内轮、外轮,外轮套装在内轮上,内轮与外轮之间通过一个环形薄轮衔接,环形薄轮上开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中嵌入有散热片,环形薄轮与散热片的接触面涂有一层导热硅脂。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电机绳轮产生的热量经过导热硅脂传递给散热片,由散热片散出,减小了电机绳轮工作过程中对其他部件造成伤害的概率。文档编号F16H55/32GK202746541SQ201220211018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孙修财 申请人:繁昌县琦祥铸造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绳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内轮、外轮,外轮套装在内轮上,内轮与外轮之间通过一个环形薄轮衔接,环形薄轮上开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中嵌入有散热片,环形薄轮与散热片的接触面涂有一层导热硅脂,所述的内轮、外轮、环形薄轮通过浇铸成型为一个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修财
申请(专利权)人:繁昌县琦祥铸造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