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摩擦轮传动的相机入射光强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53670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0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摄影测量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摩擦轮传动的相机入射光强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中,安装在相机前端的镜头通过相机固定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固定偏振片与镜头紧固连接,位于大摩擦轮中空轴内的转动偏振片,通过转动机构支架固定在固定偏振片轴线的前端;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并保证与电机相连接的小摩擦轮与大摩擦轮同轴,且小摩擦轮可通过与大摩擦轮的摩擦力,带动安装在大摩擦轮中的转动偏振片转动。该调节机构中整个光强调节机构为平行轴结构,解决了驱动机构对相机视场的遮挡问题;摩擦轮的传动机构实现了无间隙无回程;转动机构采用双排滚珠的形式,可以自定位,转动流畅无径向窜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摩擦轮传动的相机入射光强调节机构
本技术属于摄影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摩擦轮传动的相机入射光强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摄影测量技术在科学技术及工业生产中已有广泛应用,由于其具备非接触、动态性能好、数据量大等优点,成为了在工业现场检测、加工制造过程测量的首选方法。但摄影测量方法对背景光线的要求较为严格,尤其实在被测物体光强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测量场合,如高温锻造工件的外形测量中,随着温度的变化,被测物体的表面光强会发生剧烈变化,甚至会使得测量图像出现亮度饱和,无法辨识的情况。为了清晰的分辨被测特征,提高图像质量,需要根据背景光调节入射光强,获得在变化背景光条件下清晰图像。对于相机入射光强的调整由多种方式,常见的调整方式有:通过改变相机曝光时间调整,通过改变镜头的光圈大小调整,通过在前级增加液晶板的方式调整等等,但以上各种方法均有其不足。曝光时间属于相机本身的配置参数,一般在测量开始后无法动态调节;光圈的改变需要调整镜头实现,但摄影测量均需要对相机的镜头畸变进行标定,改变镜头会影响标定效果,降低测量精度;液晶板的调节方式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光强调节方式,具有较好的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摩擦轮传动的相机入射光强调节机构,包括电机(3)、镜头(4)、相机(6),其中,安装在相机(6)前端的镜头(4)通过相机固定支架(5)固定在底座(7)上,其特征在于:固定偏振片(2)与镜头(18)紧固连接,位于大摩擦轮(1)中空轴内的转动偏振片(11),通过转动机构支架(9)固定在固定偏振片(2)轴线的前端;电机(3)通过电机固定支架(8)固定在底座(7)上,并保证与电机(3)相连接的小摩擦轮(10)与大摩擦轮(1)同轴,且小摩擦轮(10)可通过与大摩擦轮(1)的摩擦力,带动安装在大摩擦轮(1)中的转动偏振片(11)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摩擦轮传动的相机入射光强调节机构,包括电机(3)、镜头(4)、相机(6),其中,安装在相机(6 )前端的镜头(4)通过相机固定支架(5 )固定在底座(7 )上,其特征在于:固定偏振片(2)与镜头(18)紧固连接,位于大摩擦轮(I)中空轴内的转动偏振片(11),通过转动机构支架(9)固定在固定偏振片(2)轴线的前端;电机(3)通过电机固定支架(8)固定在底座(7 )上,并保证与电机(3 )相连接的小摩擦轮(10 )与大摩擦轮(I)同轴,且小摩擦轮(10)可通过与大摩擦轮(I)的摩擦力,带动安装在大摩擦轮(I)中的转动偏振片(11)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摩擦轮传动的相机入射光强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摩擦轮(I)为中空的筒状结构,大摩擦轮(I)左侧为筒壁较厚的大摩擦轮盘(18),形成凸棱结构,大摩擦轮(I)右侧外壁上设有精密滚珠(13),并通过转动机构支架(9)的楔形面将精密滚珠(13)压紧在大摩擦轮(I)的凸棱结构上,并可在压紧精密滚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增玉梁雅军宋金城郭磊高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