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仿生减阻降噪薄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3287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生减阻降噪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工程技术领域。首先在覆膜机的主动轮的表面加工出三角形沟槽,然后在覆膜机的被动轮上铺设聚氯乙烯薄膜基材;使覆膜机的主动轮升温至,再使主动轮与被动轮相互对压,最后对主动轮卸载,冷却后得到仿生减阻降噪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仿生减阻降噪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易于制备减阻降噪良好的薄膜材料,而且薄膜材料表面的结构精度可以根据工程需要精确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所用的设备简单,因此大大降低了薄膜材料的制备成本和设备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材料工程

技术介绍
摩擦阻力是阻碍飞行器提高航程和巡航速度,造成噪声和壁面热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来源于固/气界面间强烈的剪切作用。对于各类型高速飞行器而言,摩擦阻力是飞行器气动力的主要组成,也是导致能量消耗的主要原 因;若能显著降低摩擦阻力的大小,对节约能源和改善飞行器综合性能指标具有重要意义。固/气界面是飞行器壁面和空气分界处极薄的一个区域,其特点是沿壁面法向速度梯度非常大,由此产生强烈的剪切作用,是摩擦阻力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壁面结构,改变固/气界面流动特性,减弱剪切作用,可实现摩擦阻力、噪声的降低以及减弱壁面热损伤程度。对飞行器壁面进行直接加工、涂层和薄膜是常采用的改变飞行器壁面结构的方式,其中受飞行器形状所限直接机械加工具有效率低下、工程适用性差的缺陷;通过涂层则控制精度较低。因此,专利技术出高精度、形貌可控、高效及工程适用性良好的薄膜可有效的克服上述缺陷,具有较佳的减阻降噪作用。然而,目前可知的沟槽薄膜往往具有生产效率低下、减阻降噪效果不显著的缺点;随着飞行器不断向高速、大距离方向发展,对沟槽薄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鸟类羽毛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生减阻降噪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覆膜机的主动轮的表面加工出三角形沟槽,三角形沟槽的顶角α为30~90°,三角形的高度H为20微米~120微米,相邻两个沟槽之间的距离L为70微米~420微米;(2)在覆膜机的被动轮上铺设聚氯乙烯薄膜基材;(3)使覆膜机的主动轮升温至70℃~100℃,使主动轮与被动轮相互对压,主动轮的转速为2转/分钟~4转/分钟,对被动轮施加的压力为800Pa~1500Pa;(4)对主动轮卸载,冷却后得到仿生减阻降噪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贝贝杨星团姜胜耀陈大融汪家道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