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切屑控制领域。在现有的断屑技术中,通常采用断屑台(或槽)迫使切屑经受附加变形实现断屑。切屑经受附加卷曲变形以后,进一步硬化和脆化,当它碰撞到工件或后刀面上时,就很容易被折断。以往,采用附加变形方法断屑,通常取断屑台(或槽)距主切削刃的宽度Wn=(7~10)f(f为进给量),其数值比较小,切屑在流动过程中受阻,使切削过程中基本变形区的各种变形增加,其中第一变形区的剪切变形明显增加,切削力也增加,在精加工时因刀具颤振会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特别是在用梳刀精加工螺纹时,虽然能够断屑,但螺纹表面会被严重损伤,所以用上述公式计算的Wn值实现断屑,一般仅适用于粗加工或半精加工,不能适用于精加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半精加工、精加工工件过程中的断屑问题,特别是螺纹车削情况,保证加工质量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能降低切削变形的断屑新方法,其设计思想是采用一组最佳断屑台(或槽)参数,使切削过程中第一变形区的剪切变形达到最小值,同时保证断屑。最佳断屑台(或槽)参数的选取包括a,增加断屑台(或槽)距主切削刃的宽度Wn;b,增加断屑台(或槽)的高度h; ...
【技术保护点】
在金属切削加工时,采用断屑台(或槽)实现断屑,降低切削变形的断屑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一组最佳断屑台(或槽)参数,使切削过程中第一变形区的剪切变形达到最小值,同时保证断屑。最佳断屑台(或槽)参数的选取包括:a,增加断屑台(或槽)距主切削刃的 宽度W↓[n];b,增加断屑台(或槽)的高度h;c,选择合理的断屑台(或槽)楔角θ;d,选择合理的断屑台(或槽)倾斜角;上述参数的选定结果应使切削过程中第一变形区的剪应变达到最小值,切屑的正向弯曲应变达到能够保证切屑反向折断 的临界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荣生,张弘,刘培德,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