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焦炉尾气复合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863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炼焦炉尾气复合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一烟道、一热传导装置、一水循环装置,所述烟道与所述热传导装置连接,所述热传导装置与所述水循环装置连接;所述热传导装置包括一管排,所述管排包括管排下连管、管排上连管和多个套管,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上集箱、下集箱、下降管、上升管、汽包、集箱连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炼焦炉尾气复合余热回收装置换热效率可达到50%以上,效果明显,质量控制简便,结构简单有效成本低廉且可大为减低能量流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复合炼焦炉尾气余热回收>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炼焦炉的尾部烟气复合余热回收设备大多因受热面管壁附着焦油导致传热系数下降,传热效果逐渐降低;同时焦油附着增加烟道阻力,风机负荷增加,从而导致很多项目·效果不理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研制一种能耗低、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的炼焦炉尾气复合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炼焦炉尾气复合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一烟道、一热传导装置、一水循环装置,所述烟道与所述热传导装置连接,所述热传导装置与所述水循环装置连接,其中所述热传导装置包括一管排,所述管排由管排下连管、管排上连管和多个套管连接组成,所述管排由管排下连管、管排上连管和多个套管连接组成,其中所述管排上连管与所述套管顶端垂直连接,所述管排下连管平行设置在所述管排上连管的下方;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上集箱、下集箱、下降管、上升管、汽包、集箱连管,其中所述上升管、汽包、下降管、下集箱、集箱连管、上集箱顺序连接形成一回路。较佳地,所述管排通过法兰分别与所述上集箱、下集箱连接。较佳地,所述套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为环形热管。较佳地,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空间为真空,该空间内填充有工作介质。较佳地,所述套管上设有自动清灰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安装本装置时不用停产;2、管排和上集箱、下集箱之间的法兰连接拆卸方便,易于检修;3、受热面可扩展调整,并且调整的工作量小;4、受热面可随烟道形状改变排列,不受约束,当烟道拐弯时,只要在烟道截面上打孔安装管排即可;5、本技术提供的炼焦炉尾气复合余热回收装置可自动清灰,稳定性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炼焦炉尾气复合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烟道I、热传导装置、水循环装置,烟道I与该热传导装置连接,该热传导装置与该水循环装置连接,其中热传导装置包括一管排,该管排由管排下连管3、管排上连管12和多个套管4连接组成,其中管排上连管12与套管4顶端垂直连接,管排下连管3平行设置在管排上连管12的下方;该水循环装置包括上集箱6、下集箱2、下降管8、上升管9、汽包10、集箱连管5,其中上升管9、汽包10、下降管8、下集箱2、集箱连管5、上集箱6顺序连接形成一回路。管排上连管12通过法兰7与上集箱6连接,管排下连管3通过另一法兰与下集箱2连接,套管4包括内管和外管,其中外管为环形热管,并且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空间为真空,该空间内填充有工作介质,套管4上设有自动清灰器11。系统运行时,高温烟气通过套管4,把热量传递给工作介质,工作介质汽化后变为蒸汽继续吸收烟气热量,工作介质蒸汽上行遇到套管4上部夹层冷水放热,冷水受热形成水动力循环在汽包10和套管4之间循环,吸收导热介质热量,水温逐渐升高,烟气降温后在烟道内通过烟囱排出,实现降温,达到余热回收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炼焦炉尾气复合余热回收装置换热效率可达到50%以上,效果明显,质量控制简便,结构简单有效成本低廉且可大为减低能量流失。以上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本技术的内容,除上述实施方式外,本技术还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炼焦炉尾气复合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烟道、一热传导装置、一水循环装置,所述烟道与所述热传导装置连接,所述热传导装置与所述水循环装置连接;其中 所述热传导装置包括一管排,所述管排由管排下连管、管排上连管和多个套管连接组成,其中所述管排上连管与所述套管顶端垂直连接,所述管排下连管平行设置在所述管排上连管的下方; 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上集箱、下集箱、下降管、上升管、汽包、集箱连管,其中所述上升管、汽包、下降管、下集箱、集箱连管、上集箱顺序连接形成一回路。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炼焦炉尾气复合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排通过法兰分别与所述上集箱、下集箱连接。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炼焦炉尾气复合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为环形热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炼焦炉尾气复合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空间为真空,该空间内填设有工作介质。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炼焦炉尾气复合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上设有自动清灰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炼焦炉尾气复合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一烟道、一热传导装置、一水循环装置,所述烟道与所述热传导装置连接,所述热传导装置与所述水循环装置连接;所述热传导装置包括一管排,所述管排包括管排下连管、管排上连管和多个套管,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上集箱、下集箱、下降管、上升管、汽包、集箱连管。本技术提供的炼焦炉尾气复合余热回收装置换热效率可达到50%以上,效果明显,质量控制简便,结构简单有效成本低廉且可大为减低能量流失。文档编号F27D17/00GK202747819SQ20122045447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专利技术者方兴海 申请人:上海千树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炼焦炉尾气复合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烟道、一热传导装置、一水循环装置,所述烟道与所述热传导装置连接,所述热传导装置与所述水循环装置连接;其中:所述热传导装置包括一管排,所述管排由管排下连管、管排上连管和多个套管连接组成,其中所述管排上连管与所述套管顶端垂直连接,所述管排下连管平行设置在所述管排上连管的下方;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上集箱、下集箱、下降管、上升管、汽包、集箱连管,其中所述上升管、汽包、下降管、下集箱、集箱连管、上集箱顺序连接形成一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兴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千树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