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炉集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8628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频炉集烟装置,包括导流管(1)、主吸烟口(2)和侧吸烟口(3),所述导流管(1)包括风机,中频炉集烟装置的下方为中频炉,中频炉包括炉体(4)和炉口(5),所述主吸烟口(2)位于炉体(4)的后方,所述侧吸烟口(3)位于炉体(4)的侧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频炉集烟装置通过风机改变烟气的流向,使烟气进入吸烟口,这样烟气就不会直冲屋面,避免高温烟气对屋面造成损坏,达到捕烟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频炉集烟装置。技术背景 目前国内中频炉的烟气捕集形式以伞形旋转罩为主,伞形旋转罩设置在炉口上方,以两台中频炉的中心线来回旋转。加料时,旋转罩移开,直接通过行车加料;出刚时,中频炉炉台向前翻转,炉口处于伞形罩罩口之外。在这两种情况下,伞形罩处于失位状态,无法有效将烟气抽走,造成烟气直接直冲屋面。由于加料次数频繁,伞形罩的有效工作时间很短,捕集率大约在百分之五十,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捕烟效果好的中频炉集烟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频炉集烟装置,包括导流管、主吸烟口和侧吸烟口,所述导流管包括风机,中频炉集烟装置的下方为中频炉,中频炉包括炉体和炉口,所述主吸烟口位于炉体的后方,所述侧吸烟口位于炉体的侧方。本技术中频炉集烟装置,所述侧吸烟口至少有一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频炉集烟装置通过风机改变烟气的流向,使烟气进入吸烟口,这样烟气就不会直冲屋面,避免高温烟气对屋面造成损坏,达到捕烟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中频炉集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导流管I主吸烟口 2侧吸烟口 3炉体4炉口5。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中频炉集烟装置,包括导流管I、主吸烟口 2和侧吸烟口 3,所述导流管I包括风机,中频炉集烟装置的下方为中频炉,中频炉包括炉体4和炉口 5,所述主吸烟口 2位于炉体4的后方,所述侧吸烟口 3位于炉体4的侧方,所述侧吸烟口 3至少有一个。从炉口 5加料时会产生很多烟气和粉尘,炉体4内的高温烟气就通过炉口 5向上直冲 ,通过一侧设置的风机,可以改变烟气的流向,使烟气流进主吸烟口 2和侧吸烟口 3,达到烟气捕捉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中频炉集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频炉集烟装置包括导流管(I)、主吸烟口(2)和侧吸烟口(3),所述导流管(I)包括风机,中频炉集烟装置的下方为中频炉,中频炉包括炉体(4)和炉口(5),所述主吸烟口(2)位于炉体(4)的后方,所述侧吸烟口(3)位于炉体(4)的侧方。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中频炉集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侧吸烟口(3)至少有一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中频炉集烟装置,包括导流管(1)、主吸烟口(2)和侧吸烟口(3),所述导流管(1)包括风机,中频炉集烟装置的下方为中频炉,中频炉包括炉体(4)和炉口(5),所述主吸烟口(2)位于炉体(4)的后方,所述侧吸烟口(3)位于炉体(4)的侧方。本技术中频炉集烟装置通过风机改变烟气的流向,使烟气进入吸烟口,这样烟气就不会直冲屋面,避免高温烟气对屋面造成损坏,达到捕烟的效果。文档编号F27D17/00GK202747814SQ20122024717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陈岗 申请人:江阴达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频炉集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频炉集烟装置包括导流管(1)、主吸烟口(2)和侧吸烟口(3),所述导流管(1)包括风机,中频炉集烟装置的下方为中频炉,中频炉包括炉体(4)和炉口(5),所述主吸烟口(2)位于炉体(4)的后方,所述侧吸烟口(3)位于炉体(4)的侧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岗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达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