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变速
,进一步是行星齿轮变速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变速装置,采用平行轴多齿轮传输设计,其优点是,可实现自动变速,但其在齿轮啮合的过程中,易造成的轴平移外推,形成轴的扭转现象,因而造成能量损失,影响了传动效率。同时,设备易损坏。与此同时,在变速装置中,行星齿轮变速系统多是单行星齿轮减速,其优点是一齿轮置于三个行星齿轮中心,为三个行星齿轮所衔接;由于三个行星齿轮为对称分布,且行 星齿轮外为齿圈,因此可避免一般平行轴减速器造成的轴平移扭转现象,从而可避免能量损失,提高传动效率。但其缺点是无法实现自动变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行星齿轮变速系统,它可以克服以上缺点,发挥两者的优点,从而实现高效变速。且设备寿命长,耐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I、双行星齿轮变速系统,包括动力轴、输出轴、行星齿轮、齿圈,动力轴的外端连接动力,动力轴穿越行星齿轮外壳体的圆心,并通过轴承连接行星齿轮外壳体,行星齿轮外壳体的圆周沿内侧设置有齿,形成齿圈A,其特征在于动力轴的内端连接行星齿轮支架,行星齿轮支架外沿分出三个与动力轴平行的支叉,每个支叉上通 ...
【技术保护点】
双行星齿轮变速系统,包括动力轴、输出轴、行星齿轮、齿圈,动力轴的外端连接动力,动力轴穿越行星齿轮外壳体的圆心,并通过轴承连接行星齿轮外壳体,行星齿轮外壳体的圆周沿内侧设置有齿,形成齿圈A,其特征在于:动力轴的内端连接行星齿轮支架,行星齿轮支架外沿分出三个与动力轴平行的支叉,每个支叉上通过轴承依次连接大行星齿轮及小行星齿轮;所述的齿圈A环抱并啮合三个大行星齿轮,三个大行星齿轮内侧环抱并啮合小太阳轮,三个小行星齿轮内侧环抱并啮合大太阳轮,小太阳轮与大太阳轮共同设置于输出轴上,输出轴通过轴承固定于电动机外壳体上,电动机外壳体的圆周沿内侧设置有齿,形成齿圈B,齿圈B环抱并啮合三个小行星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