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锁止装置和电池箱。锁止装置包括:锁体;锁舌,锁舌与锁体可枢转地连接,锁舌包括用于锁定被锁物的锁口;锁舌包括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定位单元,定位单元与锁体可枢转地连接,锁舌通过定位单元被锁定到锁定位置;第一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与锁舌连接,锁舌在第一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从锁定位置恢复到解锁位置;解锁操作部,解锁操作部与定位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解锁时,通过控制解锁操作部使与锁舌相配合的定位单元转动,使锁舌的位置改变、锁口打开,从而完成解锁过程。由于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因而为锁舌提供作用力,使得在解锁过程中锁舌能从锁定位置转动到解锁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解锁过程简单、锁止可靠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锁紧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锁止装置和电池箱。
技术介绍
锁止装置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电动汽车领域中,电池箱通过锁止装置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由于电池箱具有寿命短、重量大的特点,因而为便于更换新的电池箱或方便对电池箱充电,所以电池箱与电动汽车是可拆卸连接的。为电动汽车续航时,操作者可以直接对整车进行充电,或将已经充满电的电池箱更换到电动汽车上。操作者驾驶电动汽车时,通常会遇到路面不平、突发事故等情况,为保证在行驶的过程中,电池箱不会因为颠簸和外力从电动汽车上脱落,提高行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而需要完善锁止装置的结构,使锁止装置在任何情况下均可将电池箱牢牢地锁在电动汽车上,不会发生甩脱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锁止装置主要有电磁式锁止装置和机械式锁止装置两种。电磁式锁止装置通过电信号控制锁头伸出或缩回,从而实现锁止装置的锁紧或解锁的功能。但是,电磁式锁止装置的伸缩驱动力很小,且对工况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锁头滑道堵塞、锁头不易被电磁铁吸入吸出的问题,从而无法保证电池箱能够可靠地锁在电动汽车上,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容易发生电池箱甩脱、通讯中断等危险情况。机械式锁止装置安装在电池箱的两侧,通过顶针挤压的方法进行解锁。但是,由于推送机构的力度不均以及加工精度等问题,使得现有技术中的锁止装置具有不方便解锁的问题,从而降低了电池箱的更换效率、且降低了自动化的程度。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式的锁止装置具有锁止可靠、对工况的要求低的特点,能满足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换装场合使用(例如适用于电动环卫车等)。但是,由于解锁过程精度要求较高、操作动作复杂等问题,一般的堆垛机或大功率机械手很难实现自动化解锁过程,无法实现自动化换装电池箱的目的。综上所述,锁止装置应具备以下特点1、可靠性高。电池箱通过锁止装置安装在电动汽车上后,不会发生电池箱甩脱、或锁止装置变形等问题。2、锁止装置具有很好的耐磨性,频繁使用也不易损坏,且能在各种工况环境下使用。3、解锁过程简单,能够满足自动化换装电池箱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锁止装置和电池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锁止装置解锁过程复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锁止装置,包括锁体;锁舌,锁舌与锁体可枢转地连接,锁舌包括用于锁定被锁物的锁口 ;锁舌包括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定位单元,定位单元与锁体可枢转地连接,锁舌通过定位单元被锁定到锁定位置;第一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与锁舌连接,锁舌在第一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从锁定位置恢复到解锁位置;解锁操作部,解锁操作部与定位单元连接。进一步地,锁舌包括沿锁舌的边缘向锁舌的中部延伸的定位凹槽,定位单元包括与定位凹槽配合的定位部。进一步地,定位单元包括第二弹性元件,定位单元的定位部通过第二弹性元件卡入锁舌的定位凹槽。进一步地,锁止装置还包括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吸盘座、限位轴、吸盘体和用于使吸盘体回复到初始位置的第三弹性元件,限位轴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吸盘座的内部,且限位轴的一端与吸盘座连接,吸盘体套设在限位轴的外部并与限位轴滑动连接,第三弹性元件套设在限位轴上。 进一步地,解锁操作部包括柔性连接件,柔性连接件的第一端与定位单元连接。进一步地,驱动单元还包括滑轮,滑轮可枢转地安装在吸盘座的内部,柔性连接件的第二端绕过滑轮后与吸盘体连接。进一步地,柔性连接件是拉绳。进一步地,解锁操作部包括操作杆,操作杆的一端与定位单元连接。进一步地,锁体包括凹部,锁舌和定位单元安装在凹部内。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箱,包括电池外箱和安装在电池外箱内的电池内箱,电池箱还包括上述的锁止装置,锁止装置的锁体与电池内箱连接,电池外箱上设置有用于与锁止装置的锁口配合的锁闩。本技术在锁体上设置可转动地锁舌,并在锁舌上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解锁时,通过控制解锁操作部使与锁舌相配合的定位单元转动,使锁舌的位置改变、锁口打开,从而完成解锁过程。由于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因而为锁舌提供作用力,使得在解锁过程中锁舌能从锁定位置转动到解锁位置。本技术具有解锁过程简单、锁止可靠的特点。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电池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电池箱除去内箱上的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锁体、锁舌、定位单元和解锁操作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锁舌处于锁定位置的锁止装置的状态示意图;以及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锁舌处于解锁位置的锁止装置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作为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锁止装置。如图3和图6所示,锁止装置包括锁体10 ;锁舌20,锁舌20与锁体10可枢转地连接,锁舌20包括用于锁定被锁物的锁口 21 ;锁舌20包括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定位单元30,定位单元30与锁体10可枢转地连接,锁舌20通过定位单元30被锁定到锁定位置;第一弹性元件40,第一弹性元件40与锁舌20连接,锁舌20在第一弹性元件40的作用下从锁定位置恢复到解锁位置;解锁操作部,解锁操作部与定位单元30连接。优选地,第一弹性元件40是拉簧。当锁舌20处于锁定位置时,被锁物(例如锁闩81)位于锁口 21之中,定位单元30与锁舌20相抵接,从而限制锁舌20转动。解锁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解锁操作部使与解锁操作部连接的定位单元30转动,从而使原本相抵接的定位单元30发生脱离锁舌20的运动,使得锁舌20在第一弹性元件40的作用下从锁定位置转动到解锁位置。此时,锁口21与被锁物的运动方向一致,因而不会阻碍被锁物的移动,从而使得被锁物可以顺利从锁止装置中取出,进而完成解锁过程(请参考图5和图6)。当需要锁止被锁物时,应使被锁物从锁口 21的开口处向锁口 21的内部移动,被锁物沿锁口 21的弧形内槽滑动,被锁物抵压弧形内槽的弧形边缘,迫使锁舌20发生转动,锁舌20从解锁位置逐渐转动到锁定位置。此时,被锁物到达锁口 21弧形内槽的端部,锁舌20的转动停止,由于锁口 21的开口方向与被锁物可移动的方向之间呈一定夹角,因而锁舌20起到阻碍被锁物移动的作用。而且此时定位单元30与锁舌20卡紧,从而防止锁舌20发生倒转(即解锁过程)、实现了自锁的功能,进而完成了锁止被锁物的过程。本技术具有解锁过程简单、锁止可靠的特点。优选地,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锁舌20靠近锁体10的端面上设置有弧形凹槽,第一弹性元件40设置在弧形凹槽的内部,且第一弹性元件40的一端固定在锁体10或转轴(转轴用于连接锁体10和锁舌20)上,第一弹性元件40的另一端抵接在弧形凹槽的内壁上。优选地,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锁体10具有开口。当锁舌20处于解锁位置时,锁口 21与锁体10的开口方向相同,且开口设置在锁体10上与锁口 21相重合的位置处。当被锁物从锁口 21的开口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10);锁舌(20),所述锁舌(20)与所述锁体(10)可枢转地连接,所述锁舌(20)包括用于锁定被锁物的锁口(21);所述锁舌(20)包括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定位单元(30),所述定位单元(30)与所述锁体(10)可枢转地连接,所述锁舌(20)通过所述定位单元(30)被锁定到所述锁定位置;第一弹性元件(40),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0)与所述锁舌(20)连接,所述锁舌(20)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0)的作用下从所述锁定位置恢复到所述解锁位置;解锁操作部,所述解锁操作部与所述定位单元(3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飞宇,潘鸣宇,马婧珺,焦东升,张宝群,张春峰,杨兵锋,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沈阳中科正方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