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赛车差速器的端盖,赛车差速器包括上端部、中部、下端部,上端部从上至下包括分别具有直径D1、D2的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中部是具有直径D3的第三圆柱体,D1<D2<D3,第三圆柱体的上下两端具有倒角,在第三圆柱体的侧壁上开有圆周均匀分布的三个通槽,通槽的横截面为半径r且弦高h的扇形,端盖包括上轴套和下轴套,上、下轴套的内径分别是D4、D3,D4=D2=D3-2r+2h,下轴套的内壁具有与三个通槽贴合的突台,突台的横截面为半径r且弦高h的扇形,下轴套的端面的靠近外边缘处钻有多个螺栓连接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赛车的
,尤其涉及一种赛车差速器的端盖。
技术介绍
赛车所采用的差速器是总长仅为200mm的多个不同直径的圆柱体组成的两端小中间大的不规则体(如图1-3所示),通过螺栓与其它部件连接的差速器面最宽为19_且仅有9_的宽度是平面而其余的是朝外倾角为40度的斜面,这样特征的面占所有连接面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的连接面中最窄的连接面仅有9mm的宽度并且壁厚仅为3mm。在差速器9mm宽且非常薄的平面上均匀分布地钻螺栓连接孔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差速器的强度且存在漏油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代替螺栓孔起到连接作用且不影响差速器强度、避免漏油危险、转矩传递平稳、与差速器连接可靠、装拆方便且无轴向窜动的赛车差速器的端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赛车差速器的端盖,赛车差速器包括上端部、中部、下端部,上端部从上至下包括分别具有直径Dl、D2的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中部是具有直径D3的第三圆柱体,D1〈D2〈D3,第三圆柱体的上下两端具有倒角,在第三圆柱体的侧壁上开有圆周均匀分布的三个通槽,通槽的横截面为半径r且弦高h的扇形,端盖包括上轴套和下轴套,上、下轴套的内径分别是D4、D3,D4=D2=D3-2r+2h,下轴套的内壁具有与三个通槽贴合的突台,突台的横截面为半径r且弦高h的扇形,下轴套的端面的靠近外边缘处钻有多个螺栓连接孔。由于端盖的上轴套与赛车差速器的上端部的第二圆柱体贴合且端盖的下轴套与赛车差速器中部的通槽贴合,所以该端盖替代在差速器上开钻的螺栓孔起到了差速器与其它部件连接的作用且不影响差速器强度,避免了漏油危险,而且转矩传递平稳、与差速器连接可靠、装拆方便且无轴向窜动。附图说明图I是赛车差速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I的赛车差速器的主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赛车差速器的端盖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主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赛车差速器的端盖与赛车差速器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5所示,这种赛车差速器的端盖,赛车差速器I包括上端部、中部、下端部,上端部从上至下包括分别具有直径Dl、D2的第一圆柱体11、第二圆柱体12,中部是具有直径D3的第三圆柱体13,D1〈D2〈D3,第三圆柱体的上下两端具有倒角131,在第三圆柱体的侧壁上开有圆周均匀分布的三个通槽132,通槽的横截面为半径r且弦高h的扇形,端盖2包括上轴套21和下轴套22,上、下轴套的内径分别是D4、D3,D4=D2=D3_2r+2h,下轴套的内壁具有与三个通槽贴合的突台221,突台的横截面为半径r且弦高h的扇形,下轴套的端面223的靠近外边缘处钻有多个螺栓连接孔222。由于端盖的上轴套与赛车差速器的上端部的第二圆柱体贴合且端盖的下轴套与赛车差速器中部的通槽贴合,所以该端盖替代在差速器上开钻的螺栓孔起到了差速器与其它部件连接的作用且不影响差速器强度,避免了漏油危险,而且转矩传递平稳、与差速器连接可靠、装拆方便且无轴向窜动。优选地,螺栓连接孔222圆周均匀分布。 优选地,螺栓连接孔222与M6螺栓配合连接。优选地,r=50mm,突台221和通槽132的贴合公差为O. 04mm。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赛车差速器的端盖,赛车差速器(I)包括上端部、中部、下端部,上端部从上至下包括分别具有直径D1、D2的第一圆柱体(11)、第二圆柱体(12),中部是具有直径D3的第三圆柱体(13),D1〈D2〈D3,第三圆柱体的上下两端具有倒角(131),在第三圆柱体的侧壁上开有圆周均匀分布的三个通槽(132),通槽的横截面为半径r且弦高h的扇形,其特征在于端盖(2)包括上轴套(21)和下轴套(22),上、下轴套的内径分别是D4、D3,D4=D2=D3-2r+2h,下轴套的内壁具有与三个通槽贴合的突台(221),突台的横截面为半径r且弦高h的扇形,下轴套的端面(223)的靠近外边缘处钻有多个螺栓连接孔(22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赛车差速器的端盖,其特征在于螺栓连接孔(222)圆周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赛车差速器的端盖,其特征在于螺栓连接孔(222)与M6螺栓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赛车差速器的端盖,其特征在于r=50mm,突台(221)和通槽(132)的贴合公差为O. 04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赛车差速器的端盖,赛车差速器包括上端部、中部、下端部,上端部从上至下包括分别具有直径D1、D2的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中部是具有直径D3的第三圆柱体,D1<D2<D3,第三圆柱体的上下两端具有倒角,在第三圆柱体的侧壁上开有圆周均匀分布的三个通槽,通槽的横截面为半径r且弦高h的扇形,端盖包括上轴套和下轴套,上、下轴套的内径分别是D4、D3,D4=D2=D3-2r+2h,下轴套的内壁具有与三个通槽贴合的突台,突台的横截面为半径r且弦高h的扇形,下轴套的端面的靠近外边缘处钻有多个螺栓连接孔。文档编号F16H48/38GK102937172SQ201210466609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范健文, 刘琰, 陈春林, 岑延清, 黄海峰, 管菁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赛车差速器的端盖,赛车差速器(1)包括上端部、中部、下端部,上端部从上至下包括分别具有直径D1、D2的第一圆柱体(11)、第二圆柱体(12),中部是具有直径D3的第三圆柱体(13),D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健文,刘琰,陈春林,岑延清,黄海峰,管菁,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