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悬伸单臂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156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专用机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长悬伸单臂镗床,解决现有各种用于大型电机机座的切削机床由于结构上的缺陷而影响其加工性能的问题,包括床身以及可沿床身滑动的工作台,工作台下底面固定丝母,床身上安装有贯穿于丝母的纵向进给长丝杠,床身尾端设有纵向进给机构,纵向进给机构的输出轴与纵向进给长丝杠连接,床身前端与内设有油箱的底座连接,底座上固定变速箱,变速箱一侧设置径向进给机构,另一侧设置悬臂组件,径向进给机构与悬臂组件连接,悬臂组件前端固定有镗头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加工精度高、范围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好等特点,而且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专用禾,
,具体为一种长悬伸单臂镗床。 背景駄目前,用于大型电机机座镗两端止口、内腔孔以及两端面的专用切削丰脑主要有 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单彬誠加工动作原理工件不动,镗头gB定转又纵向进给完成镗孔,加工端面时镗头纵 向进给停止,活动刀杆径向进给车端面;其缺点如下(l艘孔的直线度、同轴度、园 度较差;(2)易振刀,不能间断切削,即不能加工内腔带纵向筋的机座,径向进给无法 安装数显;咖刻赃构成复杂、零部件多、工艺难度大、成本高、生产效率一般。2、 工作台(工件)移动的双头fM加工动作原理工作台(工件)沿床身导轨作纵向进给,镗头在固定位置旋转二 轴联动镗 U工作台停止不动,镗头旋转活动刀杆径向进给车端面;镗孔时工作台向 一女黻给,镗出孔的一部分,向另一驗辦堂出孔的另一部分;两个端面由两^tl堂头 分别加工,缺点如下(l燧孔的同轴度差;(2魔体机座的内腔孔直线度差;(3购成复 杂、零部件多、工艺难度大、精度保持瞎、成繊高、生产效率低。3、 工作台(工件)不动的双头f誠加工动作原理工作台(工件)不动,镗头(刀具)两套既作旋转运动又纵向进 给完成镗孔;镗头移动停止,活动刀杆径向进给车端面。存在缺点如下(l)l堂出孔的园 度、同轴度、直线度较差,但略好于单彬誠;(2)易产生振刀,难于加工内腔带纵向 筋的机座;(3购成鋭、零部件多而庞大,^M^高。4、 大型镗床、落地镗床其缺点是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适于大量、批量生产。5、立车,控立车装夹刚性差,测量困难,不适于在立车上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各种用于大型电机机座的切削机床由于结构上的缺陷而影响其加工性能的问题,麟一种长悬伸单臂離。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长悬伸单臂镗床,包括床身以及可沿床身滑 动的工作台,工作台下底面固定丝母,床身上安装有贯穿于丝母的纵向进给长丝杠, 床身尾端设有纵向进给机构,纵向进给机构的输出轴与纵向进给长丝杠连接,床身前 端与内设有油箱的鹏连接,te上固定变速箱,变速箱一顿股置径向进给机构,另 一侧设置悬臂组件,径向进给机构与悬臂组件连接,悬臂组件前端固定有镗头组件;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切削机床的加工原理是具有长悬伸臂的镗头,在固定位置作旋转运动 (主切削运动),工作台(工件)沿床身导轨作纵向进给,二轴联动镗孔;当工作台(工 件)停止不动,镗头旋转,镗头上的刀杆径向进给车端面。所述的悬臂组件包括悬臂壳体以及通过轴承支承在富臂壳体内的主轴,悬臂壳体 一端设置与主轴通过键连接的连接盘,连接盘与设置在变速箱内悬臂上的滑移齿轮相 啮合,主轴另一端与镗头组件固定,通过魏箱调节滑移齿轮的織,滑移齿轮带动 连接盘转动,连接盘通过键连接带动主轴转动,进而主轴驱动镗头旋转进行主切削运 动。通过变频电机频频调速与滑移齿轮机M^速箱结合,实现镗头旋^I度的无级调控。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孑L径的大小,选髓宜的^tiia行镗削加工。根据不同孔径加 工的具体要求,可以方便的进行镗头,的调整;主轴内贯穿设置拉杆,拉杆一端固 定有插入镗头组件内的齿条,另一端与径向进给机构后端的花键轴连接,径向进给机 构通鹏轮旋转,带动丝杆进行直线运动,通过花键轴带动拉杆沿轴线方向进《豫动, 拉动镗头内的齿条进fi^动,从而带动镗头内的活动刀TO行垂直于轴线的往复运动, 从而实现刀杆的径向运动,实现端面的加工。 戶腿的镗头组件包括镗头,镗头内设置滑套,滑套内设置可沿其运动的刀杆,刀 杆一侧呈平面状,该平面上固定与悬臂组件内拉杆前端的齿条互相啮合的刀杆齿条, 由于齿条与刀杆齿条互相啮合的结构,使得由径向进给机构控第啲拉杆沿主轴轴线的 直线运动,转换成刀杆垂直于主轴轴线运动,刀杆另一侧设置与其键配合的定位块, 可有效防止刀杆沿其轴线旋转,而只能沿其上的键槽作轴向运动;刀杆内贯穿固定螺 杆,螺杆上端固定与刀TO^接的刀柄,刀柄上固定刀具,刀柄及刀具随着刀杆一起 作径向运动;当进行内 L加工时,所述的镗头组件中,镗头外壳上设置用于锁紧刀杆 的锁紧销,保证赫刀杆在切削过程中,不会发生微量的移动,以免影响加工精度;所述的镗头组件中,插入镗头内的齿条夕Ki设置用于调节齿条与刀杆齿条之间间隙的可调镶条,进一步提高径向进给加工精度。所述的纵向进给机构包括纵向进给电机,纵向进给电机的输入轴通过齿轮与i级 传动轴连接,i级传动轴通过齿轮与ii级传动轴连接,ii级传动轴通过行星减速齿轮系与作为m级传动轴的偏心轴连接,所述行星 齿轮系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 熟知的,倫。、轴通过齿轮与rv级传动轴连接,iv级传动轴通过齿轮与作为输出轴的v 级传动轴的一端连接,v级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齿轮与vi级传动轴连接,v级传动轴 两端的齿轮内侧装有电磁离合器,v级传动轴通过联轴器与床身上的纵向进给长丝杠连接,上述各级传动轴与齿轮均设置在纵向进给壳体内,纵向进给壳体与床身固定; 纵向进给机构的作用有两个, 一是工进,传动过程为V级传动轴上一侦啲电磁离合器吸合,由纵向进给电机的输入轴输出的动力依次经i级传动轴—n级传动轴—iii 级传动轴—vi级传动轴—v级传动轴传避合与床身固定的丝杠,通过调节纵向进给电机的,,实现工作台的工进;另一作用是工作台的快进与快退,V级传动轴上另一侧的电磁离合器吸合,由纵向进给电机的输入轴输出的传动力依次经i级传动轴—ii 级传动轴^v膝传动轴—v级传动轴传递给与床身固定的纵向进给长丝杠,实现工作 台的^a与快退。所述的径向进给机构包括径向进给电机,径向进给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设 置在径向进给壳体内的输入轴连接,输入轴通过齿轮与蜗杆、蜗f&^接,输入轴上的齿轮内侧装有电磁离合器,蜗轮中心设置丝母,丝母中心贯穿设置丝杆,丝杆一^i过内设推力轴承的连接块与花键轴连接;径向进给机构的作用是当进行端面加工时, 驱动镗头组件内的刀具作平行于回转面的径向进给,其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启动径向 进给电机和电磁离合器,径向进给电机的输出轴将动力传递至输入轴,输入轴Sil齿 轮驱动蜗杆旋转,蜗杆再带动蜗轮作圆周运动,既而将动力传递至丝母,丝母将蜗轮 的圆周运动转换成丝杆的直线运动,丝杆通M接块与花键轴带动拉杆沿轴线方向进 行移动,拉动镗头内的齿条謝话动,从而带动镗头内的刀TO行垂直于轴线的往复 运动。与现有技斜目比,具有以下优点1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切削丰腺的加工精度等级为IT7级:镗孔的圆度为0.02—0.04mm; 两端止口对内腔孔的同轴fe0.04mm;两端止口端面对止口中心线垂J^0.08mm; 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为两端止口孔1.6,两端面3.2,内腔孔(间断切肖U) 3.2,该形位 公差和加工面粗糙度高于产品要求,也高于在其它同类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粗糙度;2、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切削*腺的加工范围镗内腔及止口直径①450 01500mrn, 加工O450时,大端止口^E)500mm,两端面间距^1000mm;车端面直径O500 01500mm,最大镗孔长te2300mm,与其它同类M相比,加工范围宽泛,最大限 度满足不同需求;3、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切削TO具有长悬伸抗振刀的悬臂组件,具有很强的抗振能力, 肯幼口工内腔带纵向筋的间断切削机座;总之,本专利技术具有加工精度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悬伸单臂镗床,包括床身(1)以及可沿床身滑动的工作台(2),工作台下底面固定丝母(3),床身(1)上安装有贯穿于丝母(3)的纵向进给长丝杠(4),床身(1)尾端设有纵向进给机构(5),纵向进给机构的输出轴与纵向进给长丝杠(4)连接,床身(1)前端与内设油箱的底座(6)连接,底座(6)上固定变速箱(7),变速箱(7)一侧设置径向进给机构(8),另一侧设置悬臂组件(9),径向进给机构(8)与悬臂组件(9)连接,悬臂组件(9)前端固定有镗头组件(10),其特征是:所述 的悬臂组件(9)包括悬臂壳体(9.1)以及通过轴承支承在悬臂壳体(9.1)内的主轴(9.2),悬臂壳体(9.1)一端设置与主轴(9.2)通过键连接的连接盘(9.3),连接盘(9.3)与设置在变速箱(7)内悬臂上的滑移齿轮(9.4)相啮合,主轴(9.2)另一端与镗头组件(10)固定;主轴(9.2)内贯穿设置拉杆(9.5),拉杆(9.5)一端固定有插入镗头组件内的齿条(9.6),另一端与径向进给机构(8)后端的花键轴(11)连接;所述的镗头组件(10)包括镗头(10.1) ,镗头(10.1)内设置滑套(10.2),滑套(10.2)内设置可沿其运动的刀杆(10.3),刀杆(10.3)一侧呈平面状,该平面上固定与悬臂组件(9)内拉杆(9.5)前端的齿条(9.6)互相啮合的刀杆齿条(10.4),刀杆(10.3)另一侧设置与其键配合的定位块(10.5);刀杆(10.3)内贯穿固定螺杆(10.6),螺杆(10.6)上端固定与刀杆(10.3)键连接的刀柄(10.7),刀柄(10.7)上固定刀具;所述的纵向进给机构(5)包括纵向进给电机(5.1),纵 向进给电机的输入轴(5.2)通过齿轮与Ⅰ级传动轴(5.3)连接,Ⅰ级传动轴(5.3)通过齿轮与Ⅱ级传动轴(5.4)连接,Ⅱ级传动轴(5.4)通过行星减速齿轮系(5.5)与作为Ⅲ级传动轴(5.6)的偏心轴连接,偏心轴通过齿轮与Ⅳ级传动轴(5.7)连接,Ⅳ级传动轴(5.7)通过齿轮与作为输出轴的Ⅴ级传动轴(5.8)的一端连接,Ⅴ级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齿轮与Ⅵ级传动轴(5.9)连接,Ⅴ级传动轴(5.8)两端的齿轮内侧装有电磁离合器(5.10),Ⅴ级传动轴通过联轴器(5.11)与床身(1)上的纵向进给长丝杠(4)连接,上述各级传动轴与齿轮均设置在纵向进给壳体(5.12)内,纵向进给壳体与床身(1)固定;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乃卫李晓东郑文革王立民石学敏赵汝恩王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