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达积专利>正文

红外线氢能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000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7:56
一种能使水生成氢能的红外线氢能燃烧器,包括一个倒角宽底内沉的缸囊容器,在缸囊容器内底的沉面设置一个储水透湿的T形水载体平台,平台下部内心设有容水腔,平台底部设置一根引水管,引水管一端的出水口与容水腔相通,引水管的另一端穿出缸囊容器体外为水源引入的进水口,平台下部外壁与缸囊容器下部内壁之间的空腔底面盘置一条环形引气管,引气管的环段一端的段面内侧设有喷气孔,引气管的另一端穿出缸囊容器体外为燃气、空气的街接口,缸囊容器上埂套扣一个圆形曲面环扣,环扣内埂捺边的边缘、T形水载体平台的上方安置一块下面是波形上面是沉弧形的陶瓷网板。实现了水成为燃料直接烧的目的,达到减少依赖有限的能源资源和减轻环境负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敞开式明火燃烧加热的红外线氢能燃烧器,特别是一种用水作为原料,利用红外线的热辐射,使水分解自发反应生成H2O直接燃烧的红外线氢能燃
技术介绍
氢能是指相对H2O的H2和O2所具有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氢能。由于O2在地球大气中大量存在,一般不被看成是反应物,所以单独强调H2而称为氢能。氢能来源于水还源于水,水来水去对环境和人体无害而倍受社会关注。氢能的概念已经不是新鲜事物,在上世纪70年代,日、欧、美等国就掌握了可以采用多种手段从水或碳氢化物等其他含H2的物质中制造出来。为了制取H2需要消费能源,由于用于这个过程的能源是一次能源,所以H2便成了二次能源。取得H2的二次能源可以根据·用途,以气体、液体、固体的形式储藏、转移至使用。但是,需要氢基础设施与各种用途相匹配的氢源和氢供给以及氢使用设备系统,是一个很大的一系列的系统工程,制备成本很高,很难具备社会及经济方面的合理性,说明现有的氢能形成商品化普及使用,建立氢能经济,目前的技术尚未成熟。上述的红外线;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红外线和无线电波、可见光、X射线等一样是电磁辐射。为了获取红外线,在民用加热领域人们通常采用的是在燃气燃烧器具上增设一层蜂窝陶瓷网板由燃器具本身使用的燃料燃烧过程附带蜂窝陶瓷网板自然发红形成的副产品(俗称)红外线,即近红外线光波热传递或可见光红端与微波之间的电磁辐射,其发红程度越红辐射传递的热能就越大,从而实现直接减少燃料的消耗,所以红外线就成为人们期望的替代能源。但是,由于它的热能辐射极强可以在几分钟内温度上升到临界点,熔化器具结构,而造成使用不能进行。现在世界上还没有找到适合的手段能够使它屈服为人类任意使用。目前配置红外线的燃气、燃烧器具仅限于家庭厨房灶具行业中的一个品种之一存在,使用的用户有限,使用采用限制空气流量,降低发红度以低温小火使用,但仍存在着缺陷,其原因在于蜂窝陶瓷网板的结构特质决定了网板就是燃料燃烧的火点中心,即热能辐射的发源点,它既能向上正面辐射达到加热使用的目的,也能向下负面辐射产生不良的作用。即便是很弱的辐射也促以使器具下方封闭的内腔超温引起进入的燃气干耗、碳化或内燃回火失火中断使用,降低商品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上述两项倍受关注的可替代能源能够起到真正有效的替代作用,减轻环境负荷,建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能源体系。本技术提供一种红外线和水结合,由现有的燃气燃烧器的红外线辐射源转换成制氢的动力源,免除投入专项制备设施,不要浪费一次能源,先制取H2再使用的方法,由一次能源起动红外线进行水分解生成H2结合一次能源同时燃烧循环相互作用。这样既克服了存在高温强辐射熔化红外线器具的问题,又解决了制取氢能所需的高温资源。确立了红外线和氢能更明确地成为一种不计生产成本随手可得的,而不枯竭的清洁高效的替代能源,即水可以成为直接燃烧的燃料。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的技术案是以泥料构成的一个倒角宽底内沉的缸囊容器,在缸囊容器内底的沉面设置一个储水透湿的T形水载体平台,平台下部内心设有容水腔,平台底部设置一根引水管,引水管一端的出水口与容水腔相通,引水管的另一端穿出缸囊容器体外为水源引入的进水口,平台下部外壁与缸囊容器下部内壁之间的空腔底面盘置一条环形引气管,引气管的环段一端的段面内侧设有喷气孔,引气管的另一端穿出缸囊容器体外为燃气、空气的街接口,缸囊容器上埂套扣一个圆形曲面环扣,环扣内埂捺边的边缘、T形水载体平台的上方安置一块下面是波形上面是沉弧形的陶瓷网板。这样燃气燃烧起动发红的网板下方的可见光红端与微波之间的电磁伴随着高温辐射透入容器内腔空间包容T形水载体平台的固体聚合物水分解改质反应生成的水蒸气下沉转变产生多个连环化学反应,例如,高温直接分解反应、热化学分解反应、高温水蒸气 光波或电磁分解反应、氧化与水蒸气反应、碳氢化合物与水蒸气反应,甲烷与水蒸气反应等多个反应总利用热能直接生成氢气。此外,还有未能改质的过剩的水蒸气直接混合燃烧增加燃气、氢气的比重和密度,减缓喷射输出速度,加上水载体平台T形下方的角度和缸囊容器上埂圆环内侧捺边下方的角度构成的曲折内腔间隙,使混合上升的气体经两级碰撞阻拦再次减弱射力,涌堵在内腔顶部的圆周横向T形载体平台的台面集结交错饱和分布到沉弧形的网内燃烧,燃烧的火焰集中向上冲刷碰撞回压再扩冲,使弧形网面形成密集的火面真空起到对自然进入内腔的助燃空气转为由真空吸力吸进,增加助燃空气的的进入量和氧含量,加上网板下面的波形构造扩大网板下方的辐射面积等共同的效应,使网板整体产生的温度和发红度以及电磁频率都得到很大程度的相应提高,从而提高制取氢气的水平,达到燃气、红外线、氢气、蒸气和空气协调到最高位有效地循环运行燃烧相互作用使火越烧越旺,实现以红外线生产的氢气燃烧转换的热值大于燃气燃烧转换的热值,加上红外线本身的热值诞生了一种高效无污染、无成本、不枯竭的替代能源造福人类。上述的红外线氢气燃烧器的结构可以设计为在缸囊容器包容内腔结构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一样的方案进行扩容,构成型号不同的燃烧器具,用于匹配以燃气为燃料的燃烧加热系统的系列产品。特别是,工农业用的采用高温火焰熔软加工器件的热辐射器和燃气锅炉以及烘干等领域需要大火长时间燃烧作业的设备,其红外线和氢能的功能体现会更加凸显。本燃烧器的最佳使用是用于匹配厨房灶具,它可以彻底改变现有家用灶具普遍存在加热速度慢、能耗大、有污染的状况。本燃烧器的诞生定能是家庭生活用灶的一次彻底革命,有望普及使用,优化环境,促进发展。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优点是水可以混合一次燃料直接燃烧,由水在燃器具内腔生成湿气排除燥温不良的缺陷存在,可以加大强空气流将蜂窝陶瓷网板的发红度提高到最高值,从而产生更多的红外线和氢能,促成红外线+氢能大于燃料能的结果,达到直接减少有限的能源消耗,不用成本得到红外线和氢能的能源资源,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以下结合附图作一步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一个最佳实施方案是参见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一个倒角宽底内沉的缸囊容器1,在缸囊容器I内底的沉面设置一个储水透湿的T形水载体平台2,平台2下部内心设有容水腔6,平台2底部设置一根引水管5,引水管5 —端的出水口与容水腔6相通,引水管5的另一端穿出缸囊容器I的体外为水源引入的进水口,平台2下部外壁与缸囊容器I下部内壁之间的空腔底面盘置一条环形引气管7,引气管7的环段一端的段面内侧设有喷气孔,引气管7的另一端穿出缸囊容器I体外为燃气、空气的街接口,缸囊容器I上埂套扣一个圆形曲面环扣3,环扣3内埂捺边的边缘、T形水载体平 台2的上方安置一块下面是波形上面是沉弧形的陶瓷网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线氢能燃烧器,其特征是:一个倒角宽底内沉的缸囊容器,在缸囊容器内底的沉面设置一个储水透湿的T形水载体平台,平台下部内心设有容水腔,平台底部设置一根引水管,引水管一端的出水口与容水腔相通,引水管的另一端穿出缸囊容器体外为水源引入的进水口,平台下部外壁与缸囊容器下部内壁之间的空腔底面盘置一条环形引气管,引气管的环段一端的段面内侧设有喷气孔,引气管的另一端穿出缸囊容器体外为燃气、空气的街接口,缸囊容器上埂套扣一个圆形曲面环扣,环扣内埂捺边的边缘、T形水载体平台的上方安置一块下面是波形上面是沉弧形的陶瓷网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线氢能燃烧器,其特征是一个倒角宽底内沉的缸囊容器,在缸囊容器内底的沉面设置一个储水透湿的T形水载体平台,平台下部内心设有容水腔,平台底部设置一根引水管,引水管一端的出水口与容水腔相通,引水管的另一端穿出缸囊容器体外为水源引入的进水口,平台下部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达积
申请(专利权)人:张达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