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大勇专利>正文

全液压电液锤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38930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全液压电液锤缓冲装置涉及一种用于带有活塞的液压工作机械的流体式减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锻造行业中全液压电液锤的缓冲装置。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缓冲过程无机械碰撞、能使锤杆活塞即刻静止在止点、故障更少的全液压电液锤缓冲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活塞缸(1)和单向阀(2),活塞缸(1)内设有一下端开口的活塞腔(11);所述的活塞腔(11)通过在顶部设置的第一通孔(12)密封连通至所述单向阀(2)的出液口(21);所述的活塞腔(11)通过设置在侧壁的第二通孔(13)密封连通至所述单向阀(2)的进液口(22);所述的单向阀(2)的阀芯(23)上设有连通阀芯(23)截止两侧的小孔(231)。(*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液压电液锤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带有活塞的液压工作机械的流体式减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锻造行业中全液压电液锤的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液压电液锤及其他利用液压系统驱动活塞带动质量块工作的机械设备中,由于质量块的回程冲击较大,在这类设备中往往要设置缓冲装置。如申请号为 200610114757. 9、公开号为CN1986109公开日为2007年6月27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冲顶液压电液锤,锤杆活塞下腔通高压油,锤杆活塞上腔受控制阀的控制分别接通排油通道或高压油,从而使锤杆活塞上行或下行。它里面在锤杆驱动油缸和操纵阀之间设置缓冲油缸作为缓冲装置,缓冲油缸中设有缓冲活塞,在质量块回程时,锤杆活塞碰撞并推动缓冲活塞,缓冲活塞受到来自高压油的阻止力,从而降低质量块的上行速度。这种缓冲装置的缓冲原理存在以下缺陷I、在每次缓冲过程中,锤杆活塞都需要与缓冲活塞发生机械碰撞,长时间的高速碰撞积累易造成锤杆活塞与缓冲活塞的机械破坏。2、高压油的压强基本恒定,缓冲活塞的驱动面积一定,故在整个缓冲过程中缓冲力基本恒定且 远大于锤杆的提升力。在撞顶后,缓冲活塞会先退让再复位,锤杆活塞会因为碰撞而反弹,致使锤杆活塞在止点位置不能即刻静止,从而会影响下一次的连续打击。3、缓冲活塞上需要安装滑动密封圈,若滑动密封圈密封失效则会造成设备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缓冲过程无机械碰撞、能使锤杆活塞即刻静止在止点、故障更少的全液压电液锤缓冲装置。本技术全液压电液锤缓冲装置,其包括活塞缸和单向阀,活塞缸内设有一下端开口的活塞腔;所述的活塞腔通过在顶部设置的第一通孔密封连通至所述单向阀的出液口 ;所述的活塞腔通过设置在侧壁的第二通孔密封连通至所述单向阀的进液口 ;所述的单向阀的阀芯上设有连通阀芯截止两侧的小孔。本技术全液压电液锤缓冲装置,其中所述的活塞缸内设有单向阀腔,所述的阀芯滑动连接在所述的单向阀腔内。本技术全液压电液锤缓冲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全液压电液锤缓冲装置的缓冲力来自于锤杆活塞挤压液体而受的反作用力,本技术全液压电液锤拥有两条液体通道,单向阀的进液口、出液口至活塞腔构成第一液体通道,连接活塞腔至单向阀的进液口的为第二液体通道。当锤杆活塞向上回程时,在锤杆活塞未堵住第二液体通道时,受挤压液体主要通过第二液体通道流出,当锤杆活塞到达完全遮蔽第二液体通道位置之后,第二液体通道被锤杆活塞堵住,锤杆活塞在单向阀的出液口挤压液体使单向阀处于逆止状态,此时在单向阀和锤杆活塞之间形成一个接近于封闭的液压腔,液体只能从单向阀阀芯上连通其截止两侧的小孔及锤杆活塞和活塞腔之间的间隙排出,液体受挤压压强增大,给予锤杆活塞反作用力从而使锤杆活塞的上行速度衰减,直至锤杆活塞到达止点位置,锤杆活塞的提升力使活塞稳定有效的静止在止点。当需要锤杆活塞下行时,在单向阀的进液口通高压液体,单向阀导通并推动锤杆活塞下行,当锤杆活塞下行超过第二液体通道位置时,高压液体同时通过第二液体通道驱动锤杆活塞下行。本技术缓冲装置的缓冲原理采用挤压液体并通过小孔和环缝挤出的方式,因为小孔和环缝的面积一定,当锤杆活塞撞顶速度越高时,锤杆活塞挤压液体时所受的反作用力也越大,从而使锤杆活塞速度能迅速衰减,所以可以自适应不同的撞顶速度。缓冲过程中活塞直接挤压液体,无机械碰撞,不会对活塞造成不良影响。另外装置内不需要滑动密封圈,所以故障也更少。本技术全液压电液锤缓冲装置中在活塞缸内的单向阀腔内滑动连接一阀芯, 构成单向阀,其工作原理不变,但单向阀与活塞缸成为一体,使整个缓冲装置结构更简单紧凑。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全液压电液锤缓冲装置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全液压电液锤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全液压电液锤缓冲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所示的本技术全液压电液锤缓冲装置,活塞缸I内设有一下端开口的活塞腔11,活塞腔11通过在顶部设置的第一通孔12密封连通至所述单向阀2的出液口 21,活塞腔11通过设置在侧壁的第二通孔13密封连通至单向阀2的进液口 22,单向阀2的阀芯23上设有连通阀芯23截止两侧的小孔231,小孔231的作用在于当单向阀2处于逆止状态时能够连通进液口 22和出液口 21。在使用时,将驱动锤杆活塞3的油缸(图中虚线所示)对应活塞腔11密封连接,使锤杆活塞3在回程时能对应承接地在活塞腔11内滑动, 锤杆活塞3的厚度应大于第二通孔13到活塞腔11顶部的距离。将单向阀2的进液口 22 和锤杆活塞3的下腔分别连通油路系统。当锤杆活塞受提升力回程上行时,挤压活塞腔11 内的液体,当锤杆活塞3还没有到达通孔13的位置时,受挤压的液体主要通过通孔13至进液口 22排出。当锤杆活塞到达完全遮蔽通孔13的位置之后,通孔13将会被锤杆活塞3堵住,同时单向阀2将因为液体受挤压而处于逆止状态,在单向阀2与锤杆活塞3之间形成一个接近于密闭的液压腔,锤杆活塞3因为挤压液体而受反作用力,速度迅速衰减。这时,液体只能通过单向阀2的阀芯23上设置的小孔231及锤杆活塞3和活塞腔11之间的间隙流出。最终锤杆活塞3所受的提升力将液体挤出小孔231,锤杆活塞3到达活塞腔11顶部, 受提升力的作用静止在止点。当需要锤杆活塞3下行时,在单向阀2的进液口 22通高压液体,单向阀2将处于导通状态,液体推动锤杆活塞3下行,当锤杆活塞下行超过通孔13的位置时,液体额外经过通孔13进入活塞腔11,推动锤杆活塞3下行。如此循环往复。现有技术中单向阀为较成熟的技术,其作用是让液体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若液体反向则单向阀将自动处于逆止状态,不让液体通过,本实施例中在单向阀2的阀芯23上设置连通阀芯23 截止两侧的小孔231既可以保证单向阀2逆止时液体受挤压,又可以保证受挤压的液体不完全闭锁。如图2所示的本技术全液压电液锤缓冲装置另一个实施例,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单向阀2由设置在活塞缸I内的单向阀腔14内滑动连接阀芯23构成。小孔 231设置在阀芯23上并连通阀芯23的锥形截止面两侧。当阀芯23处于单向阀腔14上端时,阀芯23上的锥形截止面贴合单向阀腔14,从而使单向阀2逆止;当阀芯23处于单向阀腔14下端时,液体通过阀芯23与阀芯腔14之间的间隙和阀芯23内的通道流通。本实施例中的阀芯23与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单向阀阀芯的区别仅在于小孔231。本实施例的活塞缸 I与单向阀2成为一体了,使装置的结构更简单,更紧凑了。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如仅将以上实施例中的截止面的形状改为圆弧形,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液压电液锤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缸(1)和单向阀(2),活塞缸(1)内设有一下端开口的活塞腔(11);所述的活塞腔(11)通过在顶部设置的第一通孔(12)密封连通至所述单向阀(2)的出液口(21);所述的活塞腔(11)通过设置在侧壁的第二通孔(13)密封连通至所述单向阀(2)的进液口(22);所述的单向阀(2)的阀芯(23)上设有连通阀芯(23)截止两侧的小孔(2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液压电液锤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缸(I)和单向阀(2),活塞缸(I) 内设有一下端开口的活塞腔(11);所述的活塞腔(11)通过在顶部设置的第一通孔(12)密封连通至所述单向阀(2)的出液口(21);所述的活塞腔(11)通过设置在侧壁的第二通孔(13)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大勇
申请(专利权)人:胡大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