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输送机托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540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带输送机托辊,包括托辊辊筒、设置在托辊辊筒两端的轴承座、设置在轴承座内的轴承和轴承盖、以及安装在轴承上的托辊轴,所述轴承座和轴承盖内分别设置有轴承密封装置;所述托辊轴的两端设置有交互贯通的轴向注油孔和径向注油孔,所述轴向注油孔与外界相通,所述径向注油孔与轴承的内腔相通。所设计的皮带输送机托辊提高了密封效果;通过在托辊轴上加设注油孔,提高了向轴承注润滑油的效率,从而延长了托辊使用周期,降低了成本消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皮带运输机的组成部件,具体地指一种皮带输送机托辊
技术介绍
皮带输送机的应用十分广泛,按其输送能力可分为重型皮带机,如矿用皮带输送机;轻型皮带机,如用在电子塑料、食品轻工、化工医药等行业的皮带机。皮带运输机的主要部件有机架、托辊、滚筒、驱动装置、拉紧装置及皮带等。在金属机架两端为滚筒,机架上、下设有多组托辊,皮带绕于两端滚筒并支持于托辊上,通过驱动装置运转。所以托辊是皮带输送机的关键组成部件。在日常生产中为了保证皮带运输机的正常运作就必须对机器进行维护和保养,而在皮带运输机的正常使用和维护中,托辊的更换和维护占了很大比重。因为传统的托辊密封效果较差,容易被杂物填充堵塞而造成托辊锈死无法正常转动。此外由于托辊内的轴承需要定期进行加油润滑,而实际上现有托辊要加油就必须要把托辊全部拆开来才能进行加油,在原来的托辊维护过程中,三联托辊中的中间托辊拆下来是非常困难的,既费力又耗时,这对于现场作业来说是很难实施的,所以一般的托辊很少加油,这样就造成了托辊的使用周期短且更换频繁,增加了检修人员的劳动量。所以传统托辊基本上属于“一次性托辊”,这样既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降低了生产效率,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非常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久耐用、密封效果好、方便给轴承加润滑油的皮带输送机托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皮带输送机托辊,包括托辊辊筒、设置在托辊辊筒两端的轴承座、设置在轴承座内的轴承和轴承盖、以及安装在轴承上的托辊轴,所述轴承座和轴承盖内分别设置有轴承密封装置;所述托辊轴的两端设置有交互贯通的轴向注油孔和径向注油孔,所述轴向注油孔与外界相通,所述径向注油孔与轴承的内腔相通。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内位于轴承盖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卡。更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密封装置为骨架油封装置。再进一步地,所述托辊辊筒与轴承座之间为过盈配合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皮带输送机托辊提高了密封效果;通过在托辊轴上加设注油孔,提高了向轴承注润滑油的效率,从而延长了托辊使用周期,降低了成本消耗。附图说明图I为一种皮带输送机托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中所示的皮带输送机托辊,主要由托辊辊筒I、轴承座3、轴承5、托辊轴2等部件组成。轴承座3设置在托辊辊筒I的两端,托辊辊筒I与轴承座3过盈配合,这样的连接更为紧密牢固。轴承5安装在轴承座3内,轴承5的外侧设置轴承盖4,起到防止灰尘进入的作用。在轴承盖4的外侧安装上弹簧卡7,利用弹簧卡7将轴承盖4压紧。轴承座3和轴承盖4内分别设置有骨架油封装置6,骨架油封装置6既可以阻止泥沙、杂物进入轴承5内,又可防止润滑油沿轴溢出,密封性能较之前得到了很大提高。在托辊轴2的两端钻 有轴向注油孔A和径向注油孔B,使轴向孔A和径向孔B交互贯通,轴向注油孔A与外界相通,径向注油孔B与轴承5的内腔相通。加润滑油时,用油枪从轴向注油孔A注入润滑油,润滑油沿轴向注油孔A被压入径向注油孔B,从而进入轴承5内腔,达到润滑轴承5的目的。本技术的皮带输送机托辊在进行维护时,用油枪向托辊轴2两端的轴向注油孔A注入润滑油,即可完成加油作业,既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带输送机托辊,包括托辊辊筒(1)、设置在托辊辊筒(1)两端的轴承座(3)、设置在轴承座(3)内的轴承(5)和轴承盖(4)、以及安装在轴承(5)上的托辊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3)和轴承盖(4)内分别设置有轴承密封装置(6);所述托辊轴(2)的两端设置有交互贯通的轴向注油孔(A)和径向注油孔(B),所述轴向注油孔(A)与外界相通,所述径向注油孔(B)与轴承(5)的内腔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输送机托辊,包括托辊辊筒(I )、设置在托辊辊筒(I)两端的轴承座(3)、设置在轴承座(3)内的轴承(5)和轴承盖(4)、以及安装在轴承(5)上的托辊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3)和轴承盖(4)内分别设置有轴承密封装置(6);所述托辊轴(2)的两端设置有交互贯通的轴向注油孔(A)和径向注油孔(B),所述轴向注油孔(A)与外界相通,所述径向注油孔(B)与轴承(5)的内腔相通。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建国姚雪庆吴让文常彪张桂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