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279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使用于保持工件的装置和用于支承刀具的装置充分地靠近的机床。在旋转台因马达的旋转而前侧旋转大致90度时,旋转马达位于凹部的内侧。在旋转马达和凹部之间存在规定的间隙。即使旋转马达旋转,旋转马达也不与刀具支承体接触。在因旋转台的旋转而使旋转马达靠近刀具支承体的时,旋转马达也位于凹部内,能够缩短刀具支承体以及支承台的全长而不使旋转马达与刀具支承体接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刀具对固定于工件固定部的工件进行加工的机床
技术介绍
通常,机床用于进行铣削加工、丝锥加工等各种加工。机床根据来自控制部的指令从用于存储多个刀具的刀库中取出规定的刀具并安装在主轴上,对工件进行加工。在日本特许公开公报1993年第42406号中公开了一种机床。机床具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工件定位装置,以及与工件定位装置相对而沿X轴方向(左右方向)和Y轴方向(前后方向)移动的基座。基座与工件定位装置在前后方向上相离开。工件定位装置以X轴为旋 转轴进行旋转。安装有刀具的主轴头设置在基座上。安装在主轴头上的刀具在控制部的控制下靠近固定在工件定位装置上的工件,对工件进行加工。此时,基座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并且工件定位装置以X轴为旋转轴进行旋转。由于基座与工件定位装置在Y轴方向上相离开,因此机床整体变长,机床整体的刚性降低。因此,由于在加工工件时产生的撞击与振动,容易在机床上产生应变。期望使基座与工件定位装置靠近。但是,由于工件定位装置在X轴方向上旋转,因此,需要在基座和工件定位装置之间确保用于避免基座和工件定位装置相接触的空间。因此,在以往的机床中存在无法使基座和工件定位装置充分靠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使用于保持工件的装置和用于支承刀具的装置充分地靠近。技术方案I的机床具有工件保持装置,其用于保持工件;两个支承台,它们用于支承该工件保持装置,且该两个支承台相对;刀具支承体,其用于支承对上述工件进行加工的刀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刀具支承体为箱形,上述工件保持装置包括工件固定部,其用于保持上述工件;旋转台,其架设在上述两支承台之间,能够绕沿该支承台彼此相对的方向的轴旋转并且以上述工件固定部能够绕与该轴垂直的轴旋转的方式支承上述工件固定部;马达,其用于使上述工件固定部旋转,其位于上述旋转台的与支承上述工件固定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上述刀具支承体的与上述旋转台相对且位于上述两支承台之间的面上形成有凹部,在上述旋转台旋转时,上述马达位于上述凹部内。在因旋转台的旋转而使固定于旋转台的马达靠近刀具支承体的时,马达也位于凹部内,因此,能够缩短刀具支承体与支承台之间的距离而不使马达与刀具支承体接触。因此,机床的全长缩短,刚性提高。技术方案2的机床的特征在于,该机床具有用于支承两支承台与刀具支承体的基座部,在上述基座部的上表面上的位于两支承台之间的区域设有用于排出尘埃的上下贯穿的排出口,上述上表面上的上述排出口的周围朝向上述排出口侧倾斜,在上述两支承台上形成有沿支承台彼此相对的方向贯穿该支承台并且用于排出尘埃的排出通路。在加工工件时产生的尘埃,例如工件的切削屑、冷却剂在通路、倾斜的面上移动,从排出口排出。技术方案3的机床的特征在于,对于上述排出通路的宽度,与上述排出口相反的一侧的宽度大于排出口侧的宽度。由于排出通路的宽度在排出口侧较窄,在与排出口相反的一侧较宽,因此飞散到与排出口相反的一侧的切削屑、冷却剂等集中于排出口。技术方案4的机床的特征在于,上述排出通路的侧面具有凸曲面。·由于通路的侧面形成为向内侧突出的曲面,因此切削屑、冷却剂等朝向排出口顺畅地移动。技术方案5的机床的特征在于,上述刀具支承体的形成有上述凹部的面从上述基座部立起,上述凹部在形成有该凹部的面的整个上下方向上形成,并且在下部与上述排出口垂直地相连。凹部与排出口垂直地相连,将凹部的内侧的整个区域作为排出口,因此,能够容易地排出切削屑、冷却剂等。技术方案6的机床的特征在于,上述刀具支承体的上表面中的上述凹部的周围朝向上述凹部向下方倾斜。附着于上述凹部的周围的切削屑、冷却液集中于凹部。技术方案7的机床的特征在于,上述刀具支承体在上述凹部的周围具有水平截面形状为梯形的柱部,上述凹部侧为该梯形的上底,与上述凹部相反一侧为该梯形的下底,该下底长于该上底。由于与凹部相反的一侧的尺寸长于凹部侧的尺寸,因此与下底的尺寸与上底的尺寸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凹部周围的刚性,能够维持强度。技术方案8的机床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座部的上表面上,在隔着上述刀具支承体与上述排出口相反的一侧的位置设有用于排出尘埃的排出孔,上述刀具支承体的上表面以该上表面的中央部分为顶点分别朝向上述排出口侧与排出孔侧向下方倾斜。附着于刀具支承体的上表面上的尘埃,例如切削屑、冷却剂等朝向排出口、排出孔移动并排出。技术方案9的机床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刀具支承体的下侧的上述基座部上设有上下贯穿并且用于排出尘埃的基座部排出口,在上述刀具支承体的侧面上形成有沿两支承台相对的方向贯穿并且用于排出尘埃的支承体排出通路。从刀具支承体飞散的尘埃,例如切屑、冷却剂等通过支承体排出通路,经由基座部排出口排出。技术方案10的机床的特征在于,对于上述支承体排出通路的宽度,与上述基座部排出口相反的一侧的宽度大于该基座部排出口侧的宽度。由于对于支承体排出通路的宽度,基座部排出口侧的宽度较窄,与该基座部排出口相反的一侧的宽度较宽,因此飞散到与基座部排出口相反的一侧的尘埃,例如切削屑、冷却剂等集中于基座部排出口。附图说明图I是概略表示机床的立体图。图2是概略表示机床的侧视图。图3是概略表示工件保持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概略表示基座部、支承台及刀具支承体的立体图。图5是概略表不基座部、支承台及刀具支承体的俯视图。图6是概略表不基座部、支承台及刀具支承体的右侧视图。图7是基座部的概略仰视图。 图8是概略表示旋转台向前侧旋转了大致90度时的机床的立体图。图9是概略表示变形例的基座部、支承台、刀具支承体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表示实施方式中的机床的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图I的左斜下方是机床的前方。机床具有前后较长的矩形箱形的基座部I。腿2、2、2、2设置在基座部I的下部四角。用于保持刀具60的刀具保持装置300和用于保持工件的工件保持装置100设置在基座部I的上表面上。工件保持装置100位于基座部I的前侧,刀具保持装置300位于后侧。基座部I在后部具有刀具支承体30。刀具支承体30是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长方体状。刀具支承体30与基座部I 一体成形。在前后方向(Y轴方向)上较长的Y轴轨道32、32分别设置在刀具支承体30的上表面的左右端部。两个滑动件32a、32a以能够使下表面相对于Y轴轨道32滑动的方式将下表面嵌合在各个Y轴轨道32上并且将上表面固定在移动体32d上。移动体32d是在左右方向(X轴方向)上较长的矩形。与Y轴轨道32平行的Y轴滚珠丝杠机构32b配置在刀具支承体30的上表面上并且配置在Y轴轨道32之间。Y轴马达32c设置于Y轴滚珠丝杠机构32b的后端部。Y轴马达32c驱动Y轴滚珠丝杠机构32b。移动体32d与Y轴滚珠丝杠机构32b的螺母部(未图示)相连结。Y轴滚珠丝杠机构32b的螺母部借助Y轴马达32c的旋转而沿Y轴方向移动。因此,移动体32d沿Y轴方向移动。在左右方向(X轴方向)上较长的两个X轴轨道31、31设置在移动体32d的上表面上并且设置在前后两端。两个滑动件31a、31a以能够使下表面相对于X轴轨道31、31滑动的方式将下表面嵌合在各个X轴轨道31、31上并且将上表面固定于立柱35的下表面。立柱35用于支承主轴头34,并且呈上下较长的柱状。与X轴轨道31平行的X轴滚珠丝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床,具有:工件保持装置(100),其用于保持工件(50);两个支承台(10、10),它们用于支承该工件保持装置(100),且该两个支承台(10、10)相对;刀具支承体(30),其用于支承对上述工件(50)进行加工的刀具(60),其特征在于,上述刀具支承体(30)为箱形,上述工件保持装置(100)包括:工件固定部(13),其用于保持上述工件(50);旋转台(12),其架设在上述两支承台(10、10)之间,能够绕沿该支承台(10)彼此相对的方向的轴(X轴)旋转并且以上述工件固定部(13)能够绕与该轴(X)垂直的轴旋转的方式支承上述工件固定部(13);马达(14),其用于使上述工件固定部(13)旋转,其位于上述旋转台(12)的与支承上述工件固定部(13)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上述刀具支承体(30)的与上述旋转台(12)相对且位于上述两支承台(10、10)之间的面(130a)上形成有凹部(130),在上述旋转台(12)旋转时,上述马达(14)位于上述凹部(130)内。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5.31 JP 2011-1225501.一种机床,具有工件保持装置(100),其用于保持工件(50);两个支承台(10、10),它们用于支承该工件保持装置(100),且该两个支承台(10、10)相对;刀具支承体(30),其用于支承对上述工件(50)进行加工的刀具(60),其特征在于, 上述刀具支承体(30)为箱形, 上述工件保持装置(100)包括 工件固定部(13),其用于保持上述工件(50); 旋转台(12),其架设在上述两支承台(10、10)之间,能够绕沿该支承台(10)彼此相对的方向的轴(X轴)旋转并且以上述工件固定部(13)能够绕与该轴(X)垂直的轴旋转的方式支承上述工件固定部(13); 马达(14),其用于使上述工件固定部(13)旋转,其位于上述旋转台(12)的与支承上述工件固定部(13)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上述刀具支承体(30)的与上述旋转台(12)相对且位于上述两支承台(10、10)之间的面(130a)上形成有凹部(130), 在上述旋转台(12)旋转时,上述马达(14)位于上述凹部(130)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 该机床具有用于支承上述两支承台(10、10)与刀具支承体(30)的基座部(1), 在上述基座部(I)的上表面上的位于上述两支承台(10、10)之间的区域设有用于排出尘埃的上下贯穿的排出口(la), 上述上表面上的上述排出口(Ia)的周围朝向上述排出口(Ia)侧倾斜, 在上述两支承台(10、10)上形成有沿支承台(10)彼此相对的方向贯穿该支承台(10)并且用于排出尘埃的排出通路(10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 对于上述排出通路(IOd)的宽度,与上述排出口(I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桥伸晃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