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换档装置的带动元件的系统,提出了如下的系统,其具有车辆的变速器所用的换档装置的带动元件(1),在该系统中,选档杆(3)和换档杆(6)的运动能借助带动元件(1)传递到换档和选档轴(2)上用于操作换档元件,其中,带动元件(1)实施为具有多个用于在选档和换档过程中实施附加功能的功能面的多功能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详细限定的类型的、具有车辆变速器所用换档装置的带动元件的系统。
技术介绍
例如由出版文献DE 10142225A1公知了用于机动车辆手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已公知的换档装置具有如下换档和选档轴,该换档和选档轴在变速器壳体中绕转动轴线为了实施选档运动能够转动地而且为了实施换档运动能够轴向移动地支承。在换档和选档轴上固定有换档拨指,该换档拨指在转动运动的情况下依次与配属的带动件嵌接。不同的必需的带动件分别固定在能够枢转的而且能够转动的用于操作配属的换档元件的换档摇臂上。因此不利的是:在已公知的换档装置中多个带动件和其他的构件是必需的,以便能够实施所希望的选档运动和换档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以如下任务为基础,即,提供开头所述类型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大量功能和任务被整合在一个构件中,以便因此减少必需的构件的数目并且降低制造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个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其中,由从属权利要求和附图得到其他的具有优点的设计方案。提出具有用于例如车辆的手动的或还有自动的变速器的换档装置的带动元件的系统,在该系统中,选档杆和换档杆的运动能够借助带动元件传递到换档和选档轴上用于操作换档元件或类似物,其中,带动元件实施为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在选档和换档过程中实施附加的必需的功能的功能面的多功能构件。以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提出用于具有手动的或自动的变速器的车辆的、包括多个不同的功能面的多功能带动元件,以便因此除了传递换档力和选档力之外也附加地传递或者说实施在选档和换档过程的范畴内另外的必要的功能。通过这种方式具有优点的是:多个(例如七个)不同的功能在一个构件中借助优选九个功能面来实现,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取消其功能由带动件承担的构件,并且作为结果由于取消成本密集的零件引起成本节省。此外,通过在一个构件中捆绑多个功能能够实现短的公差链,通过这种方式更准确的选档和换档定位是可行的。此外,由于构件数目的减少,得到装配优点和结构空间节省。为了在换档过程期间传递选档杆的选档力,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系统中设置如下,即,选档杆利用其朝向带动元件的端部容纳在两个处于带动元件上构造为功能面的而且相向的选档面之间,从而选档杆的选档运动被转换成与带动元件连接的居于中心的换档和选档轴的转动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下一个设计方案,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系统中,借助换档杆在换档过程期间施加的换档力能够被传递,方式为:换档杆利用其朝向带动元件的端部容纳在两个在带动元件上构造为功能面的而且相向的换档面或类似物之间,从而换档杆的换档运动被转换为与带动元件连接的居于中心的换档和选档轴的轴向的运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下一个具有优点的实施方案的范畴内,能够设置为:设置有用于选档和换档引导的选档和换档引导面。优选选档和换档引导面能够以如下方式来构造,即,这些选档和换档引导面在变速器中一定程度上呈现出H形换档图,并且因此使得对选档和换档运动的相应的引导成为可能。例如在带动元件上的选档和换档引导面能够通过多个凸起部的侧面来实现。同样其他在结构上的设计方案也是可行的,以便实现所希望的选档和换档引导。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实施能够设置如下,即,为了借助带动元件实施其他的功能,在这个带动元件上作为功能面设置有用于对居于中心的选档和换档轴的换档运动进行机械地界定的端止挡面。通过这种方式通过带动元件实现了在换档装置中的机械的界定。为了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系统中整合其他的功能到带动元件中,在带动元件上作为功能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中心面,该第一定中心面用于带动件在居于中心的选档和换档轴上的定中心,并且例如也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中心面,该第二定中心面用于带动元件在至少一个固定螺栓处的定中心。因此实现了带动元件在居于中心的选档和换档轴上的定中心的连接或者说容纳。在结构上这能够例如通过如下方式成为可能,即,在例如横向于选档和换档轴的纵向方向设置的凹隙或类似物中存在有相应的定中心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下一个改进方法的范畴内能够设置如下,即,为了在带动元件上整合其他的功能,在带动元件上作为其他的功能面设置有选档卡位面和/或空档卡位面。以这种方式除了选档卡位部之外也将例如用于启动-停止功能的空档换档件卡位部容纳到带动元件中,以便节省此外其他的需要的构件。作为用于实现选档卡位部和空档换档件卡位部的可行的结构上的实施方案,在带动元件的预先设定的位置上,视应用情况和空档换档件和选档卡位部的布置而定地,能够设置有具有凹部或缺口的弯曲的表面,以便实现相应的卡位部。带动元件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布置方案基本上能够在不同的换档装置中并且因此在不同类型的变速器中使用,其中,布置位置于是与所设置的功能面相应地匹配。附图说明借助示例性示出可行的实施方案的附图进一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阐释。图1示出在车辆的变速器的换档装置中的带动元件的系统的可行实施例的示意性三维视图;图2示出根据图1的带动元件的示意性三维零件视图;并且图3示出根据图1的带动元件的另一示意性三维零件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示例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用于车辆变速器的换档装置的举例性示出的带动元件1的系统的可行的实施方案。带动元件1作为用于具有手动的或自动的变速器的车辆的换档装置的多功能的构件来使用,其中,经由带动元件1能够实现至少七个不同的在选档和换档过程的范畴内的功能。为此,带动元件1具有多个(例如九个)功能面,以便选档和换档运动传递到居于中心的选档和换档轴2上,选档和换档轴2与待操作的、没有进一步示出的换档元件相联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动元件1为了将选档杆3的选档运动传递到居于中心的选档和驱动轴2上而具有构造为功能面的选档面4,该选档面4尤其在图3中示出。选档面4在带动元件1的配属于选档杆3的端部的侧上以如下方式相互间隔地布置,即,选档杆3的端部被容纳在相向的选档面4之间,从而选档杆3的选档运动在两个方向上被传递。由此,选档杆3的选档运动引起了带动元件1绕与带动元件1连接的居于中心的选档和换档轴2的转动轴线5的转动运动。为了传递换档装置的换档杆6的换档运动,在带动元件1上作为功能面设置有两个换档面7。换档面7在带动元件1的配属于选档杆6的端部的侧上以如下方式相互间隔地布置,即,选档杆6的端部被容纳在相向的选档面7之间,从而选档杆6的选档运动在两个方向上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09 DE 102010029864.61.具有车辆变速器所用的换档装置的带动元件(1)的系统,在
所述系统中,选档杆(3)和换档杆(6)的运动能够借助所述带动元
件(1)传递到换档和选档轴(2)上用于操作换档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动元件(1)实施为具有多个用于在选档和换档过程中实施附加
功能的功能面的多功能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档杆(3)
利用其朝向所述带动元件(1)的端部容纳在两个在所述带动元件(1)
上构造为功能面的而且相向的选档面(4)之间,从而所述选档杆(3)
的选档运动能够转换成与所述带动元件(1)连接的居于中心的换档和
选档轴(2)的转动运动。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档杆
(6)利用其朝向所述带动元件(1)的端部容纳在两个在所述带动元
件(1)上构造为功能面的而且相向的换档面(7)之间,从而所述换
档杆(7)的换档运动能够转换成所述与所述带动元件(1)连接的居
于中心的换档和选档轴(2)的轴向的运动。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动
元件(1)上作为功能面设置有用于选档和换档引导的选档和换档引导
面(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凸起部(9)
以如下方式布置在所述带动元件(1)的弯曲的表面上,即:在变速器
侧呈现出H形换档图的选档和换档滑槽,其中,至少所述凸起部(9)
的配属于所述选档和换档滑槽的侧面构造为选档和换档引导面(8)。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烈亚斯·阿克,卡尔海因茨·赫厄,
申请(专利权)人: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