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电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2493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05:50
一种可充电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该可充电电池包括:多个电极组件,包括由分隔体分隔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以及突出到两侧的成对的电极片。壳容纳多个电极组件。第一集流板和第二集流板覆盖形成在壳的两侧的开口。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分别设置在多个电极组件和第一及第二集流板之间。在电极组件的一侧的成对的电极片穿过形成于第一绝缘板中的第一通孔,且在电极组件的另一侧的成对的电极组件穿过形成在第二绝缘板中的第二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可充电电池,更具体地,涉及具有高电压和大容量的可充电电池。
技术介绍
与原电池不同,可充电电池可以充电和放电。可充电电池可以反复进行充放电过程。在充电过程中,电能可以转化成化学能并被存储。在放电过程中,存储的化学能可以转化成电能。可充电电池的示例可以包括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等。具有相对低容量的可充电电池可用于小型便携式电子装置中,如手机、膝上型计算机和摄 像机。高容量可充电电池可用于提供驱动马达(例如,混合动力汽车的马达)的功率以及储存电力等。特别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已经在积极开发中,因此最近增加了对高电压的可充电电池和大容量的可充电电池的需求。可以制造大型电极组件以生产高电压的可充电电池和/或大容量的可充电电池。然而,因为使用相对复杂的制造工艺来制造高电压的可充电电池和大容量的可充电电池,高电压的可充电电池和大容量的可充电电池普遍表现出相比于低容量可充电电池的生产率退化。因此,期望开发以简单结构配置的高电压的可充电电池和大容量的可充电电池。在此
技术介绍
部分披露的上述信息可以加强对所述技术的背景的了解,因此,它可能包含并不构成被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已致力于实现所述技术以提供以简单结构构造的高电压的可充电电池或大容量的可充电电池。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充电电池,包括多个电极组件,包括正电极、负电极、提供在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分隔体、以及突出到两侧的成对的电极片;用于容纳多个电极组件的壳;第一集流板和第二集流板,覆盖形成在壳的两侧的开口 ;以及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设置在多个电极组件和第一集流板之间以及多个电极组件和第二集流板之间。成对的电极片中的每个穿过形成于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中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被弯曲以使得多个电极组件固定在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中。电极片包括连接到正电极的正极片和连接到负电极的负极片,至少一个正极片电连接到第一集流板,至少一个负极片电连接到第二集流板。多个电极组件被容纳以使得具有不同极性的电极片可彼此相邻,相邻正极片和负极片被电连接以使得多个电极组件串联电连接。多个电极组件被容纳以使得具有相同极性的电极片可彼此相邻,正极片电连接到相邻的正极片且负极片电连接到相邻的负极片,从而多个电极组件并联电连接。在多个电极组件中,成对的相邻电极组件的电极片沿相反方向弯曲。沿相反方向弯曲的相邻电极片形成它们交叠并连接的交叠区域。在电极片中不具有交叠区域的电极片电连接到第一集流板或第二集流板。第一集流板和第二集流板包括突出到壳内部的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交叠区域接触第一集流板的第一绝缘体或第二集流板的第二绝缘体。电极片包括连接到正电极的正极片和连接到负电极的负极片,第一集流板和第二集流板还包括突出到壳内部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至少一个正极片接触第一导体,至少一个负极片接触第二导体。·多个电极组件的电极片沿相同方向弯曲。·多个电极组件插入其中的多个插入孔形成在壳中。多个插入孔的每个与多个电极组件具有相同的表面形式。第二绝缘板与壳一体形成。壳以绝缘材料形成。多个电极组件的每个形成为果冻卷形状,其中正电极、负电极和分隔体螺旋卷绕。第一绝缘板或第二绝缘板固定到第一集流板或第二集流板以被一体形成。凹槽形成在第一绝缘板的两个边缘上,突起形成在第一集流板的两个边缘上且沿面对第一绝缘板的方向突出,突起与凹槽结合以使得第一绝缘板和第一集流板一体固定。第一绝缘板由聚合物层制成,第一集流板由金属层制成,金属层和聚合物层彼此贴合以形成叠层板,对应于第一绝缘板的第一通孔的凹槽单元形成在金属层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充电电池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包括提供多个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包括正电极、负电极、位于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分隔体。该方法还可包括从多个电极组件中的各电极组件的两侧突出的成对的电极片。该方法可附加地包括用于容纳多个电极组件的壳,其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形成在壳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该方法还可包括第一集流板和第二集流板,其中第一集流板覆盖壳的第一开口且第二集流板覆盖形成在壳的第二侧的第二开口。该方法还可包括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其中第一绝缘板包括多个第一通孔且设置在多个电极组件和第一集流板之间,且其中第二绝缘板包括多个第二通孔且设置在多个电极组件和第二集流板之间。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成对的电极片中的第一电极片可穿过第一通孔且成对的电极片中的每个的第二电极片可穿过形成在第二绝缘板中的第二通孔。成对的电极片中的每个可弯曲以使得多个电极组件固定在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中。在其他实施例中,成对的电极片可以包括连接到正电极的正极片和连接到负电极的负极片。多个电极组件中的至少一个正极片可电连接到第一集流板,多个电极组件中的至少一个负极片可电连接到第二集流板。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电极组件可容纳在壳内以使得具有不同极性的电极片可以彼此相邻。相邻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可被电连接以使得多个电极组件串联电连接。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多个电极组件可容纳在壳内以使得具有相同极性的电极片可以彼此相邻。相邻的正极片可彼此电连接且相邻的负极片可彼此电连接。以这种构造,多个电极组件并联电连接。在某些实施例中,多个电极组件之中成对的相邻电极组件的电极片沿相反的方向弯曲。在选择的实施例中,沿相反的方向弯曲的相邻电极片形成它们交叠并彼此连接的交叠区域。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极片之中不具有交叠区域的电极片可电连接到第一集流板和第二集流板之一。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集流板可包括第一绝缘体且第二集流板可包括第二绝缘体。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可突出到壳内部。交叠区域可接触第一集流板的第一绝缘体和第二集流板的第二绝缘体中的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成对的电极片可包括连接到正电极的正极片和连接到负电极的负极片。第一集流板可包括第一导体且第二集流板可包括第二导体。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可突出到壳内部。正极片的至少之一可接触第一导体,负极片的至少之一可接触第二导体。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电极组件的电极片沿相同方向弯曲。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壳还可包括构造为容纳多个电极组件的多个插入孔。在替代实施例中,多个插入孔的每个可以具有与多个电极组件相同的截面形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二绝缘板可与壳一体形成。在一实施例中,壳可由绝缘材料形成。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多个电极组件的每个可形成为果冻卷形状,其中正电极、负电极和分隔体螺旋卷绕。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可构造为使得第一绝缘板固定到第一集流板或第二绝缘板固定到第二集流板。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绝缘板可包括形成在两个边缘上的多个凹槽。第一集流板可包括形成在两个边缘上且沿面对第一绝缘板的方向的多个突起。多个突起的至少一部分可插入到多个凹槽中。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一绝缘板可包括聚合物层,且第一集流板可包括金属层。对应于第一绝缘板的多个第一通孔的多个凹槽单元可形成在金属层上。金属层和聚合物层可彼此贴合以形成叠层板。根据实施例,高电压的可充电电池或大容量的可充电电池可以简单的构造形成以改善可充电电池的生产率。附图说明图I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可充电电池的截面图;图2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可充电电池的分解透视图;图3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可充电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充电电池,包括:多个电极组件,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和分隔体,提供在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之间,以及突出到两侧的成对的电极片;用于容纳所述多个电极组件的壳;第一集流板和第二集流板,形成在所述壳的两侧;以及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设置在所述多个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一集流板之间以及所述多个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二集流板之间,其中所述成对的电极片中的每个穿过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板和所述第二绝缘板中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8.08 KR 10-2011-00788141.一种可充电电池,包括 多个电极组件,包括 正电极, 负电极,和 分隔体,提供在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之间,以及 突出到两侧的成对的电极片; 用于容纳所述多个电极组件的壳; 第一集流板和第二集流板,形成在所述壳的两侧;以及 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设置在所述多个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一集流板之间以及所述多个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二集流板之间,其中 所述成对的电极片中的每个穿过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板和所述第二绝缘板中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中 所述成对的电极片中的每个被弯曲以使得所述多个电极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板和所述第二绝缘板中。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中 所述电极片包括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的正极片和连接到所述负电极的负极片, 至少一个正极片电连接到所述第一集流板,以及 至少一个负极片电连接到所述第二集流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中 所述多个电极组件被容纳以使得具有不同极性的电极片彼此相邻,以及 所述相邻的正极片和负极片被电连接以使得所述多个电极组件串联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中 所述多个电极组件被容纳以使得具有相同极性的电极片彼此相邻,以及所述正极片电连接到相邻的正极片且所述负极片电连接到相邻的负极片,从而多个电极组件并联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中在所述多个电极组件中,成对的相邻电极组件的电极片沿相反方向弯曲。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中沿相反方向弯曲的所述相邻电极片形成它们交叠并连接的交叠区域。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中在所述电极片中不具有交叠区域的电极片电连接到所述第一集流板或所述第二集流板。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中 所述第一集流板和所述第二集流板包括突出到所述壳内部的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以及 所述交叠区域接触所述第一集流板的所述第一绝缘体或所述第二集流板的所述第二绝缘体。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中 所述电极片包括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的正极片和连接到所述负电极的负极片,所述第一集流板和所述第二集流板还包括突出到所述壳内部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 所述正极片的至少之一接触所述第一导体,以及 所述负极片的至少之一接触所述第二导体。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中所述多个电极组件的所述电极片沿相同方向弯曲。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中所述多个电极组件插入其中的多个插入孔形成在所述壳中。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中所述多个插入孔的每个与所述多个电极组件具有相同的表面形式。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二绝缘板与所述壳一体形成。1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中所述壳由绝缘材料形成。1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中所述多个电极组件的每个形成为果冻卷形状,其中所述正电极、所述负电极和所述分隔体螺旋卷绕。1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绝缘板或所述第二绝缘板固定到所述第一集流板或所述第二集流板以被一体形成。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中 凹槽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板的两个边缘上, 突起形成在所述第一集流板的两个边缘上且沿面对所述第一绝缘板的方向突出,以及 所述突起与所述凹槽结合以使得所述第一绝缘板和所述第一集流板一体固定。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中 所述第一绝缘板由聚合物层制成, 所述第一集流板由金属层制成, 所述金属层和所述聚合物层彼此贴合以形成叠层板,且对应于所述第一绝缘板的第一通孔的凹槽单元形成在所述金属层上。20.一种可充电电池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多个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包括正电极、负电极、位于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之间的分隔体、以及从所述多个电极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完默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