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充电电池和制造电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6253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再充电电池,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多个电极,其中,所述多个电极中的每个包括涂覆区域和未涂覆区域;壳体,容纳电极组件;盖板,结合到壳体,用于将电极组件封闭在壳体中;集流板,结合到盖板;连接构件,电连接到至少两个电极的未涂覆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描述的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具有通过焊接结构而彼此连接的电极组件和集流板的可再充电电池。
技术介绍
可再充电电池通常包括电极组件、用于容纳电极组件的壳体、用于打开和关闭壳体的开口的盖板、连接到电极组件的未涂覆区域的集流板以及电连接到集流板并突出到盖板的外部的电极端子。电极组件通常包括分隔件和设置在分隔件的两侧上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以胶卷(jelly-roll)形状螺旋地卷绕。未涂覆区域和集流板通常通过焊接彼此机械连接和电连接。例如,未涂覆区域通常置于集流板上方,并且通常在超声波焊接法中通过施加超声波振动将未涂覆区域焊接到集流板。如果未涂覆区域的宽度窄,则难以在超声波焊接机的焊头与焊座之间接合未涂覆区域。在激光焊接方法中,集流板的突出构件通常竖立地位于未涂覆区域上,并且通常通过辐射激光束将该突出构件焊接到未涂覆区域。然而,难以确保未涂覆区域均勻地附着到集流板。在激光焊接中,在集流板处形成缝隙,并且未涂覆区域插入到该缝隙中。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未涂覆区域的宽度窄时,也难以接合未涂覆区域,而且由于激光束在穿过未涂覆区域后穿透电极组件,所以会损坏分隔件。为了改善焊接性能,可以通过弯曲未涂覆区域的预定部分来加宽集流板与未涂覆区域的接触区域。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以以恒定的宽度来弯曲未涂覆区域。此外,难以螺旋地卷绕弯曲的正电极或弯曲的负电极。本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增进对所描述的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在这个国家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再充电电池,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多个电极,其中,所述多个电极中的每个包括涂覆区域和未涂覆区域;壳体,容纳电极组件;盖板,结合到壳体,用于将电极组件封闭在壳体中;集流板,结合到盖板;以及连接构件,电连接到至少两个电极的未涂覆区域。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造电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形成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分隔件的电极组件;形成从第一电极延伸的多个电极接线片;将集流板结合到第一电极的所述多个电极接线片;在集流板与第一电极之间注入熔融状态的金属;使注入的金属硬化以形成被布置为将所述多个电极接线片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电极接线片彼此结合并结合到集流板的连接构件。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透视图。图2是沿线II-II截取的图1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电极组件和集流板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沿线IV-IV截取的图3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和集流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加充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修改,而均未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附图和说明在本质上应当看作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透视图。图2是沿线II-II截取的图1的剖视图。参照图1和图2,可再充电电池100可包括用于容纳电极组件10的壳体20、连接到形成在壳体20的一侧处的开口的用于关闭和打开壳体20的盖板30、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0的集流板41和42以及连接到集流板41和42并穿过盖板30的电极端子51和52。例如,电极组件10可包括作为绝缘体的分隔件13以及设置在分隔件13的两侧处的负电极11和正电极12。电极组件10可具有通过用分隔件13螺旋地卷绕负电极11和正电极12而形成的胶卷形状。此外,尽管未示出,但是可通过堆叠负电极和正电极并且在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插入分隔件来形成电极组件。这里,负电极和正电极是单个的金属板。此外,可通过以Z字形方式(未示出)折叠负电极、分隔件和正电极来形成电极组件。可通过用活性材料涂覆集流体来形成负电极11和正电极12。这里,集流体可以是薄金属板。因此,负电极11和正电极12可被划分为涂覆区域和未涂覆区域111和121,在涂覆区域,集流体涂覆有活性材料,在未涂覆区域111和121,集流体未涂覆有活性材料。涂覆区域可几乎占据负电极11和正电极12的整个区域。未涂覆区域111和121可形成在胶卷状态的电极组件10的涂覆区域的两侧处。例如,负电极11的集流体可由铜制成,正电极12的集流体可由铝制成。壳体20形成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外部。壳体20可由诸如铝、铝合金或镀镍钢的导电金属制成。壳体20能够提供用于容纳电极组件10的空间。例如,壳体20可以形成为在其一端处包括开口的立方体形状,该立方体形状用于容纳同样具有立方体形状的电极组件10。如图1和图2中所示,开口面向上方(ζ轴方向)。盖板30可由薄板形成并可连接到开口。因此,盖板30能够关闭并密封壳体20。根据需要,这样的盖板30可包括通过将壳体20的内侧和外侧彼此阻隔或将内侧和外侧连接来形成并驱动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元件。例如,盖板30可包括使电极端子51穿过的端子孔311和使电极端子52穿过的端子孔312、用于注入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质注入开口 32以及用于确保可再充电电池100的稳定性的排气孔35。在将电解质溶液注入到具有连接到壳体20的盖板30的壳体内侧之后,电解质注入开口 32可用密封盖33来密封。排气孔35可用排气板34来密封,该排气板保持关闭状态并当内部压力增加时打开排气孔35。穿过端子孔311的电极端子51和穿过端子孔312的电极端子52安装在端子孔311和312处。电极端子51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0的负电极11,电极端子52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0的正电极12。电极端子51和52可安装有设置在端子孔311和312的内侧处的绝缘体511和521和设置在端子孔311和312的外侧处的垫圈512和522。绝缘体511和521可使电极端子51和52与盖板30电绝缘。此外,绝缘体511和521还可在盖板30的内侧处在集流板41和42与盖板30之间延伸,从而使集流板41和42与盖板30电绝缘。通过用螺母61和62组装电极端子51和52,垫圈512和522可在电极端子51和52与端子孔311和312之间形成密封结构。集流板41和42可将电极组件10与电极端子51和52电连接。例如,可从盖板30的内侧通过嵌缝(caulking)或铆接安装在端子孔311和312处的电极端子51和52来将集流板41和42电连接到电极端子51和52。此外,集流板41和42可通过焊接连接到电极组件10的未涂覆区域111和121。由于集流板41和42与电极组件10的未涂覆区域111和121的连接结构同样地形成在负电极11处和正电极12处,所以在下文中将把负电极11的集流板41与未涂覆区域111的连接结构作为示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图3是示出电极组件和集流板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沿线IV-IV截取的图3的剖视图。参照图3和图4,可在螺旋卷绕的电极组件10中的未涂覆区域111之间形成空的空间C。电极组件10可包括通过设置嵌入金属而形成的连接或加固构件70,该嵌入金属通过在未涂覆区域111之间的空间C处注入熔融金属并随后使熔融金属硬化而形成。可通过在与将要和集流板41连接的未涂覆区域111对应的位置处部分地注入熔融金属并随后使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相宪金镇弼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