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了一种可再充电电池,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位于壳体中并包含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盖板,结合到壳体的开口;第一集流体,电连接到第一电极;支撑体,固定到壳体的内表面,其中,第一集流体钩挂在支撑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电池,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包括集流体的可再充电电池。
技术介绍
与典型的无法被再充电的一次电池不同,可再充电电池可以被反复地充电和放电。低容量可再充电电池用于诸如移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和摄像机的小型便携式电子装置,大容量可再充电电池被广泛地用作用于驱动混合动力车辆等的电动机的电源。当今,已经开发出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使用非水电解质的高功率可再充电电池,高功率可再充电电池通过将多个可再充电电池串联连接来形成为大容量可再充电电池以用于驱动需要大量电力的装置(例如,电动车辆)的电动机。此外,大容量可再充电电池通常利用串联连接的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形成,可再充电电池可以以圆柱形形状或矩形形状形成。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用于执行充电操作和放电操作;壳体,用于容纳电极组件;端子,在壳体的外部延伸。电极组件和端子经由焊接至端子的下端的集流体而彼此电连接。提供在该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为了增强对本专利技术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能包含不形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在所述可再充电电池中,集流体可以容易地结合到端子。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再充电电池,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位于壳体中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盖板,结合到壳体的开口;第一集流体,电连接到第一电极;支撑体,固定到壳体的内表面,其中,第一集流体钩挂在支撑体上。在此,支撑体可以包括:结合部,结合到壳体;倾斜部,从结合部倾斜地弯曲并远离壳体延伸;支撑部,从倾斜部弯曲,平行于第一集流体并结合到第一集流体。此外,支撑体可以包括:结合部,结合到壳体;支撑部,从结合部竖直地弯曲并朝向电极组件延伸。支撑体还可以包括:结合部,结合到壳体;支撑表面,由支撑表面钩挂第一集流体;倾斜表面,将支撑表面与结合部连接。第一集流体可以包括:基板,结合到电极组件;凸起,从基板延伸并钩挂在支撑体上。第一集流体还可以包括多个导向凸起,所述多个导向凸起分别从凸起的前端延伸。凸起的前端可以位于支撑体的顶表面上,凸起和支撑体被焊接到的焊接部可以位于导向凸起之间。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再充电电池,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位于壳体中并包含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盖板,结合到壳体的开口;端子,穿过壳体的侧表面延伸,所述端子电连接到第二电极;第二集流体,将第二电极与端子连接,所述第二集流体钩挂在端子上。在此,第二集流体可以包括:基板,结合到电极组件;凸起,从基板延伸并钩挂在端子上。第二集流体还可以包括多个导向凸起,所述多个导向凸起分别从凸起延伸。端子可以包括:板端子,设置在壳体的外部;柱端子,穿过壳体延伸;连接板,固定到柱端子并具有板形形状。连接板可以具有支撑开口,柱端子可以位于支撑开口中。连接板可以与壳体的底部垂直布置,凸起可以钩挂在连接板的上端上。支撑体可以固定到壳体的内表面,第一集流体可以将第一电极与支撑体电连接,第一集流体可以钩挂在支撑体上。支撑体可以包括:结合部,结合到壳体;倾斜部,从结合部倾斜地弯曲并远离壳体延伸;支撑部,从倾斜部弯曲,平行于第一集流体,并结合到第一集流体,凸起可以由支撑部的顶表面支撑。支撑体可以包括:结合部,结合到壳体;支撑部,从结合部竖直地弯曲以朝向电极组件延伸。支撑体可以包括:结合部,结合到壳体;支撑表面,由支撑表面钩挂第一集流体;倾斜表面,将支撑表面与结合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由于集流体由端子或支撑体支撑,所以集流体可以容易地结合到端子,因此,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可以改善抗冲击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切开透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和集流体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集流体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局部切开透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集流体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壳体和支撑体的切开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示出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更充分地描述。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以各种适当的方式来修改,而均未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在附图和本说明书中,相同或同样的组成元件(或组件)在说明书中始终由相同的标号来表示。将理解的是,尽管这里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该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被命名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为了易于描述,这里可以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下面的”、“在……下面”、“在……上方”、“上面的”等的空间相对术语,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的是,空间相关的术语意图包含除了在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或“下面”的元件随后可被定位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和“在……下面”可包含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装置可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在其他方位)并应该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此外,也将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被称作“在”两个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之间时,它可以是这两个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之间的唯一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在此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在此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还将理解的是,术语“包含”、“包括”和它们的变型用在本说明书中时,说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列出项的任意和全部组合。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种”的表述在一列元素(要件)之后时,修饰整列元素(要件)而不修饰所述列中的单个元素(要件)。此外,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时使用“可以(可)”是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另外,术语“示例性”意图指示例或图示。将理解的是,当元件或层被称作“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与”另一元件或层“连接”、“与”另一元件或层“结合”或者“邻近于”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能“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位于壳体中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盖板,结合到壳体的开口;第一集流体,电连接到第一电极;以及支撑体,固定到壳体的内表面,其中,第一集流体钩挂在支撑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16 KR 10-2015-00852801.一种可再充电电池,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位于壳体中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盖板,结合到壳体的开口;第一集流体,电连接到第一电极;以及支撑体,固定到壳体的内表面,其中,第一集流体钩挂在支撑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支撑体包括:结合部,结合到壳体;倾斜部,从结合部倾斜地弯曲并远离壳体延伸;支撑部,从倾斜部弯曲,平行于第一集流体并结合到第一集流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支撑体包括:结合部,结合到壳体;以及支撑部,从结合部竖直地弯曲并朝向电极组件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支撑体包括:结合部,结合到壳体;支撑表面,由所述支撑表面钩挂第一集流体;以及倾斜表面,将支撑表面与结合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第一集流体包括:基板,结合到电极组件;以及凸起,从基板延伸并钩挂在支撑体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第一集流体还包括:多个导向凸起,所述多个导向凸起分别从凸起的前端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凸起的前端位于支撑体的顶表面上,其中,凸起和支撑体所焊接到的焊接部位于导向凸起之间。8.一种可再充电电池,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位于壳体中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盖板,结合到壳体的开口;端子,穿过壳体的侧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铉洙,吴正元,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