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一体化油气回收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1485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一体化油气回收净化装置,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从下到上依次为冷凝回收区、光催化净化区、吸附区,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外壳、进气管、真空泵、单向阀、进气口、冷媒进口、冷媒进口阀门、蛇形冷凝管、冷媒出口、冷媒出口阀门、集油口、排油阀门、排油口、通气孔、布气管、紫外灯管、光催化材料涂覆层、集水口、排水阀门、排水口、吸附床层、出气口、防火罩。本发明专利技术集冷凝单元、光催化单元和吸附单元于一体联合处理油气,实现了油气的回收与净化,并且这三个单元的一体化有效避免了吸附剂温度过高而存在的安全隐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回收及净化效果显著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油气回收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原油在开采运输、储存、中转加工及加工产品(柴油、汽油等)的运输、中转以及销售的过程中,在正常操作条件下都有大量的废气逸散到大气中,这些废气中含有高浓度的油气,油气组分复杂,如果不进行有效地回收处理,一方面会造成对资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会使罐区周围充满着“油味”,这些油气大量蒸发并直接排放到大气,不仅造成严重的数量损失和质量下降,而且严重地污染了大气环境,留下重大的火灾隐患。目前。油气的回收净化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及膜分离法等,有些还含有压缩过程,有些是将两种或更多的回收净化方法集成工艺过程,其中吸附法容易因为吸附热产生安全隐患。现有的油气处理方法一般只是油气的回收方法,很少有将油气的回收和净化联合处理。现有的油气回收方法一般采用冷凝法或者吸附-吸收法。如专利“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公告号CN 200988765Y),该装置虽然结构精巧、合理,但其只是回收部分油气,并不能对油气进行较为完全地处理净化;如专利“一种油气吸附器”(公布号CN 102120121A),该吸附器对吸附材料的要求较为严格;又如专利“利用冷凝吸附法的油气回收装置及吸附与脱附的切换装置”(公告号CN 102151414A),该装置结构复杂,在很多场合的应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油气回收净化装置,本专利技术技术将油气的回收和净化组合起来,不但可以对油气进行有效地回收利用,并有效防止吸附工艺中床层温度过高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而且其最终排放气体中基本不含油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油气回收净化装置,从下到上依次为冷凝区、光催化净化区、吸附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真空泵、单向阀、进气口、冷媒进口、冷媒进口阀门、蛇形冷凝管、冷媒出口、冷媒出口阀门、集油口、排油阀、排油口、通气孔、布气管、紫外灯管、光催化材料涂覆层、集水口、排水阀门、排水口、吸附床层、排气口、防火罩,外壳为封闭容器,进气口设置在外壳左下方,油气通过真空泵吸入,由单向阀控制油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外壳内;外壳内自下而上分别是冷凝区、光催化净化区、吸附区;冷凝区下方设有集油口,集油口连接排油口 ;所述冷凝区内设置含有冷媒的蛇形冷凝管,所述蛇形冷凝管的冷媒进口设置在冷凝区右侧上方,冷媒进口设有冷媒进口阀门,蛇形冷凝管的冷媒出口设置在冷凝区右侧下方,冷媒出口设有冷媒出口阀门;光催化净化区下方设置集水口,集水口和排水口中间由连接管连接并设有排水阀门;布气管设置在光催化净化区下方,集水口上方;通气孔设置在冷凝区右上方集水口右侧底部,通气孔连通着冷凝区和布气管;光催化净化区中,光催化材料涂覆层包裹在紫外灯管上;光催化净化区与吸附区之间直接相通,吸附区内设置吸附床层;外壳的顶部设有出气口 ;防火罩罩在出气口处。上述的一种一体化油气回收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管体正下方均匀布置一排布气孔。上述的一种一体化油气回收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冷凝管中的冷凝物质为冷媒等具有冷凝作用的物质;上述的一种一体化油气回收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材料涂覆层由二氧化钛或二氧化钛的复合材料或其他具有光催化性能的半导体材料组成。上述的一种一体化油气回收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床层,其上边的吸附剂为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硅胶、分子筛、氧化铝之一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材料组成。本装置进行工作时,油气由真空泵吸入,通过单向阀进入到冷凝区;在通过冷凝区时,大部分混合油气在蛇形冷凝管中冷媒的制冷作用下冷凝成液体,所冷凝液体流到下方集油口处,通过排油口排出后回收利用;在冷凝区未冷凝油气通过冷凝区右上方的通气孔进入布气管后,通过布气管体正下方的布气孔通入到光催化净化区,然后在紫外灯灯光下,使部分油气在光催化剂的光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落入到光催化净化区下方集水口处后通过排水口排出;剩余极少量油气直接通过吸附床层,绝大多数碳氢化合物被吸附在吸附床层上,其中的空气通过排气口的防火罩后排入大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冷凝单元、光催化单元、吸附单元组合在一起联合处理油气,实现了油气的回收与净化,并且这三个单元的一体化有效避免了吸附剂温度过高而存在的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回收及净化效果显著等特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外壳,2-冷凝区,3-光催化净化区,4-吸附区,5-真空泵,6-单向阀,7-进气口,8-冷媒进口,9-冷媒进口阀门,10-蛇形冷凝管,11-冷媒出口,12-冷媒出口阀门,13-集油口,14-排油阀门,15-排油口,16-通气孔,17-布气管,18-紫外灯管,19-光催化涂覆层、20-集水口,21-排水阀门,22-排水口,23-吸附床层,24-排气口,25-防火帽。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装置进行工作时,油气由真空泵吸入,通过单向阀6进入到冷凝区2 ;在通过冷凝区2时,大部分混合油气在蛇形冷凝管10中冷媒的制冷作用下冷凝成液体,所冷凝液体流到下方集油口 13处,通过排油口 15排出后回收利用;在冷凝区2未冷凝的油气通过冷凝区右上方的通气孔进入布气管17后,通过布气管17管体下方均匀的布气孔通入到光催化净化区3,然后在紫外灯灯光下,使部分油气在光催化剂的光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落入到光催化层下方集水口 20处后通过排水口 22排出;剩余极少量油气直接通过吸附床层23,绝大多数碳氢化合物被吸附在吸附床层23上,其中的空气通过排气口 24的防火帽25后排入大气。权利要求1.一种一体化油气回收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I)、冷凝区(2)、光催化净化区(3)、吸附区(4)、真空泵(5)、单向阀(6)、进气口(7)、冷媒进口(8)、冷媒进口阀门(9)、蛇形冷凝管(10)、冷媒出口(11)、冷媒出口阀门(12)、集油口(13)、排油阀门(14)、排油口(15)、通气孔(16)、布气管(17)、紫外灯管(18)、光催化材料涂覆层(19)、集水口(20)、排水阀门(21),排水口(22)、吸附床层(23)、出气口(24)、防火罩(25);外壳(I)为封闭容器,进气口(7)设置在外壳(I)左下方,进气口(7)设置真空泵(5)和单向阀(6),油气通过真空泵(5)吸入,由单向阀(6)控制油气通过进气口(7)进入外壳(I)内;外壳(I)内自下而上分别是冷凝区(2)、光催化净化区(3)、吸附区(4);冷凝区(2)下方设有集油口(13),集油口(13)和排油口(15)中间由连接管连接并设置排油阀门(14);所述冷凝区(2)内设置含有冷媒的蛇形冷凝管(10),所述蛇形冷凝管(10)的冷媒进口( 11)设置在冷凝区(2)右侧上方,冷媒进口( 8 )设有冷媒进口阀门(9 ),蛇形冷凝管(10 )的冷媒出口( 11)设置在冷凝区(2 )右侧下方,冷媒出口( 11)设有冷媒出口阀门(12 );光催化净化区(3 )下方设置集水口( 20 ),集水口(20)和排水口(22)中间由连接管连接并设有排水阀门(21);布气管(17)设置在光催化净化区(3 )下方,集水口( 20 )上方;通气孔(16 )设置在冷凝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油气回收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冷凝区(2)、光催化净化区(3)、吸附区(4)、真空泵(5)、单向阀(6)、进气口(7)、冷媒进口(8)、冷媒进口阀门(9)、蛇形冷凝管(10)、冷媒出口(11)、冷媒出口阀门(12)、集油口(13)、排油阀门(14)、排油口(15)、通气孔(16)、布气管(17)、紫外灯管(18)、光催化材料涂覆层(19)、集水口(20)、排水阀门(21),排水口(22)、吸附床层(23)、出气口(24)、防火罩(25);外壳(1)为封闭容器,进气口(7)设置在外壳(1)左下方,进气口(7)设置真空泵(5)和单向阀(6),油气通过真空泵(5)吸入,由单向阀(6)控制油气通过进气口(7)进入外壳(1)内;外壳(1)内自下而上分别是冷凝区(2)、光催化净化区(3)、吸附区(4);冷凝区(2)下方设有集油口(13),集油口(13)和排油口(15)中间由连接管连接并设置排油阀门(14);所述冷凝区(2)内设置含有冷媒的蛇形冷凝管(10),所述蛇形冷凝管(10)的冷媒进口(11)设置在冷凝区(2)右侧上方,冷媒进口(8)设有冷媒进口阀门(9),蛇形冷凝管(10)的冷媒出口(11)设置在冷凝区(2)右侧下方,冷媒出口(11)设有冷媒出口阀门(12);光催化净化区(3)下方设置集水口(20),集水口(20)和排水口(22)中间由连接管连接并设有排水阀门(21);布气管(17)设置在光催化净化区(3)下方,集水口(20)上方;通气孔(16)设置在冷凝区(2)右上方集水口(20)右侧底部,通气孔(16)连通着冷凝区(2)和布气管(17);光催化净化区(3)中,光催化材料涂覆层(19)包裹在紫外灯管(18)上;光催化净化区(3)与吸附区(4)之间直接相通,吸附区(4)内设置吸附床层(23);外壳(1)的顶部设有出气口(24);防火罩(25)罩在出气口(24)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清杰蒋志辉黄晓龙姚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