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秀红专利>正文

绞肉机的绞肉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6012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绞肉机技术领域,特别是绞肉机的绞肉通结构,包括绞肉通,绞肉通内部设有绞肉腔,绞肉腔前端设有出料口,后端顶部设有投料口,所述绞肉腔内壁设有螺旋凸筋,螺旋凸筋从绞肉腔后端延伸至绞肉腔前端的出料口处。本绞肉通的绞肉腔内壁设有多条螺旋凸筋,且螺旋凸筋延伸至绞肉腔出料口处,另外,螺旋凸筋的纵向截面呈三角形,三角形的两斜面分别与绞肉腔内壁成75度左右以及155度左右的夹角,从而改变了出肉时的角度与走向,调整绞肉通与绞肉镙杆的间隙,也就是在绞肉时肉顺着调整结构后的角度加上镙杆的推动力能在几秒钟时间出肉,其每分钟的绞肉量是传统绞肉系统的2倍,绞肉效率较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绞肉机
,特别是绞肉机的绞肉通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小家电绞肉机的绞肉通内部的筋位有两种一种是直筋,另一种是斜筋,而且,这些筋位没有延伸至绞肉通的出料口处。当绞肉机搭配这两种绞肉通绞肉时,每分钟只能绞出400 g至500g的肉,效率较低,不能满足消费者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绞肉效率高的绞肉机的绞肉通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绞肉机的绞肉通结构,包括绞肉通,绞肉通内部设有绞肉腔,绞肉腔前端设有出料口,后端顶部设有投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绞肉腔内壁设有螺旋凸筋,螺旋凸筋从绞肉腔后端延伸至绞肉腔前端的出料口处。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螺旋凸筋的纵向截面呈三角形,三角形的底面与绞肉腔连成一体,其中一斜面与绞肉腔内壁的夹角α为70度至85度,另一斜面与绞肉腔内壁的夹角β为150度至165度。上述斜面与绞肉腔内壁的夹角指的是螺旋凸筋斜面与该斜面与绞肉腔内壁相交处相切的平面的夹角。所述绞肉腔内壁均布设有四至八条所述螺旋凸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I)本绞肉通的绞肉腔内壁设有多条螺旋凸筋,且螺旋凸筋延伸至绞肉腔出料口处,另外,螺旋凸筋的纵向截面呈三角形,三角形的两斜面分别与绞肉腔内壁成75度左右以及155度左右的夹角,从而改变了出肉时的角度与走向,调整绞肉通与绞肉镙杆的间隙,也就是在绞肉时肉顺着调整结构后的角度加上镙杆的推动力能在几秒钟时间出肉,其每分钟的绞肉量是传统绞肉系统的2倍,绞肉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绞肉通与绞肉螺杆连接后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绞肉通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绞肉机的绞肉通结构,包括绞肉通1,绞肉通I内部设有绞肉腔11,绞肉腔11前端设有出料口 14,后端顶部设有投料口 12,所述绞肉腔11内壁设有螺旋凸筋13,螺旋凸筋13从绞肉腔11后端延伸至绞肉腔11前端的出料口 14处。所述螺旋凸筋13的纵向截面呈三角形,三角形的底面与绞肉腔11连成一体,其中一斜面与绞肉腔11内壁的夹角α为70度至85度,另一斜面与绞肉腔11内壁的夹角β为150度至165度,见图2所示。所述绞肉腔11内壁均布设有六条所述螺旋凸筋13。投料口 12成窄长的漏斗状,以防止手伸入其内。所述绞肉通I使用时,其绞肉腔11内设有螺杆2,螺杆2后端伸出绞肉通I与绞肉机波箱中的动力输出传动轴头连接,螺杆前端还设有刀片,绞肉腔11出料口 14上通过压盖 固定设有刀板,刀板上设有小孔,绞碎的肉从小孔挤出(图中未示出)。权利要求1.一种绞肉机的绞肉通结构,包括绞肉通,绞肉通内部设有绞肉腔,绞肉腔前端设有出料口,后端顶部设有投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绞肉腔内壁设有螺旋凸筋,螺旋凸筋从绞肉腔后端延伸至绞肉腔前端的出料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绞肉机的绞肉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凸筋的纵向截面呈三角形,三角形的底面与绞肉腔连成一体,其中一斜面与绞肉腔内壁的夹角α为70度至85度,另一斜面与绞肉腔内壁的夹角β为150度至165度。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绞肉机的绞肉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绞肉腔内壁均布设有四至八条所述螺旋凸筋。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绞肉机
,特别是绞肉机的绞肉通结构,包括绞肉通,绞肉通内部设有绞肉腔,绞肉腔前端设有出料口,后端顶部设有投料口,所述绞肉腔内壁设有螺旋凸筋,螺旋凸筋从绞肉腔后端延伸至绞肉腔前端的出料口处。本绞肉通的绞肉腔内壁设有多条螺旋凸筋,且螺旋凸筋延伸至绞肉腔出料口处,另外,螺旋凸筋的纵向截面呈三角形,三角形的两斜面分别与绞肉腔内壁成75度左右以及155度左右的夹角,从而改变了出肉时的角度与走向,调整绞肉通与绞肉镙杆的间隙,也就是在绞肉时肉顺着调整结构后的角度加上镙杆的推动力能在几秒钟时间出肉,其每分钟的绞肉量是传统绞肉系统的2倍,绞肉效率较高。文档编号B02C18/30GK202715456SQ201220415040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1日专利技术者黄秀红 申请人:黄秀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绞肉机的绞肉通结构,包括绞肉通,绞肉通内部设有绞肉腔,绞肉腔前端设有出料口,后端顶部设有投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绞肉腔内壁设有螺旋凸筋,螺旋凸筋从绞肉腔后端延伸至绞肉腔前端的出料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秀红
申请(专利权)人:黄秀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