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0041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面板中,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包含第一相位差膜和第二相位差膜,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包括一层液晶膜与第三相位差膜;其中,液晶膜中液晶的取向方向与液晶层的取向方向相互平行,第二相位差膜的慢轴方向垂直于液晶膜中液晶的取向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相位差膜的慢轴方向的方向,使得显示装置在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都有高对比度、宽视角的效果的同时改善了色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 晶显示器
,特别涉及一种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福射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在当前的平板显示器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目前,LCD在各种大中小尺寸的产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几乎涵盖了当今信息社会的主要电子产品,如液晶电视、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电脑(台式和笔记本)、手机、PDA、GPS、车载显示、投影显示、摄像机、数码相机、电子手表、计算器、电子仪器、仪表、公共显示和虚幻显示等,是目前任何一种传统显示方式所无法企及的。但是由于液晶材料本身不能发光,IXD是一种被动显示装置,需要借助于外界光源才能实现一定亮度和色彩的显示。按照利用外界光源的方式分类,IXD —般包括反射型IXD(Reflective LCD,RE-LCD)、透射型 LCD (Transmissive LCD,TS-LCD)以及半透半反式 LCD(Transflective LCD,TR_LCD)。TR-LCD在环境光线充足情况下可采用RE-LCD的显示方式,既克服了 TS-LCD在强光下显示模糊的缺陷,又降低了功耗;而在黑暗环境情况下可点亮背光,采用TS-IXD显示方式,克服了 RE-IXD在黑暗环境下无法显示的缺陷。电控双折射(ECB)模式是一种可以由电压控制显示多种颜色的彩色液晶显示模式。ECB型液晶显示器件在通电时,液晶分子长轴与电场之间的夹角因电压大小不同而变化,故使液晶盒的双折射率发生变化。当入射的白色直线偏振光人射该液晶盒后,在不同的双折射率下会形成不同的椭圆偏振光,从而形成不同的颜色。TR-IXD中通常将液晶和相位差膜组合使用。具体而言,在TR-IXD的显示部,一对相位差膜夹持着液晶单元而层叠,在层叠的相对差膜的外侧再层叠偏振光膜或保护膜;能与液晶单元组合使用的相位差膜可以利用折射率之差来产生相位差,由此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现有技术中,TR-LCD—般是使得液晶膜中液晶的取向方向、液晶层的取向方向与液晶层上面的相位差膜的慢轴方向为同一方向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这三个层结构是相互平行的,并且均与液晶层的取向方向的垂直方向(通常为用户正常观看显示画面时两眼的连线方向)保持90度或45度的角度(参见日本专利公开特许公报JP特开2004-125830A)。这3层的这种平行结构可保持LCD具有宽视角的同时实现高对比度,但是这种结构在另一方面会导致色偏问题,特别是黄色方向的色偏问题相当严重。导致这种色偏问题的原因在于液晶是双折射率的物质,当从倾斜方向上看去时,对于不同波长的光而言,折射率不一样,折射率差也不一样,在经过液晶折射后,其相位延迟值不一样,从而在偏光片检偏后得到的光的强度产生差异,从而产生色偏。在美国专利公开文献US2002/0159007A1中,通过提供偏光片、1/4λ相位差膜与1/2λ相位差膜的设计来改善反射型液晶显示器的色偏问题,这技术在反射型液晶显示中可以达到很好的色偏改善效果,但在半透半反模式LCD的透射区域处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器的色偏问题,提供了一种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在不损失性能的情况下可有效改善色偏问题。(二)技术方案为此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方案进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包括液晶盒,所述液晶盒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夹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在液晶盒中的每个像素中形成有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以液晶面板的出 光侧为上方,在第一基板上方还设置有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以及设置在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上方的第一偏光片,在第二基板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以及设置在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下方的第二偏光片;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包含第一相位差膜和第二相位差膜,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包括一层液晶膜与第三相位差膜;其中,液晶膜中的液晶的取向方向与液晶层的取向方向相互平行,第二相位差膜的慢轴方向垂直于液晶膜中液晶的取向方向和液晶层的取向方向。优选地,在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中的第一相位差膜的Δnd为260 290nm,第二相位差膜的And为155 170nm ;在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中的第三相位差膜的And为26(T290nm,其中,And是相位延迟值。优选地,所述反射区域中在第二基板与液晶层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反射板。优选地,在液晶层中,反射区域中液晶单元的And约为155 165nm,透射区域中液晶单元的And约为310 330nm,其中,And是相位延迟值。优选地,以液晶层的取向方向的垂直方向为0°方向,第二偏光片取向为-87°至-83°,第三相位差膜取向为-22°至-18°,液晶膜中的液晶取向与液晶层取向相互平行为+88°至+92°,第二相位差膜取向为-2°至+2°,第一相位差膜取向为+58°至+62° ,第一偏光片的取向为-17°至-13° ,这里的正值表不从所述0°方向沿逆时针方向转过的角度,负值表示从所述0°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转过的角度。优选地,第二偏光片取向-85°,第三相位差膜的取向-20°,液晶膜中的液晶取向与液晶层取向均为+90°,第二相位差膜取向与液晶膜和液晶层垂直为0°,第一相位差膜取向+60°,第一偏光片的取向-1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的液晶面板。(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液晶层上方的相位差膜的慢轴方向,使得显示装置在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都有高对比度、宽视角的效果的同时改善了色偏问题。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中显示装置的面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各个层的具体方向角度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面板在反射区域的色偏效果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面板在反射区域的色偏效果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计液晶面板的光学异性层以及液晶的取向方向,使得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在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都有高对比度、宽视角的效果的同时改善了色偏问题。具体地,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中的液晶面板包括液晶盒,所述液晶盒包括具有透明电极的第一基板102和第二基板103、夹在所述第一基板102和所述第二基板103之间的均匀定向的液晶层101、在液晶盒中的每个像素中形成有反射区域(具有反射功能)和透射区域(具有透射功能),以液晶面板的出光侧为上方,在第一基板102上方还设置有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104以及设置在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104上方的第一偏光片106,在第二基板103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105以及设置在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105下方的第二偏光片107 ;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104包含第一相位差膜104a和第二相位差膜104b,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105包括一层液晶膜105a与第三相位差膜105b ;其中,液晶膜105a中的液晶的取向方向与液晶层101的取向方向相互平行,第二相位差膜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包括:液晶盒,所述液晶盒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夹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在液晶盒中的每个像素中形成有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以液晶面板的出光侧为上方,在第一基板上方还设置有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以及设置在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上方的第一偏光片,在第二基板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以及设置在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下方的第二偏光片;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包含第一相位差膜和第二相位差膜,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包括一层液晶膜与第三相位差膜;其中,液晶膜中的液晶的取向方向与液晶层的取向方向相互平行,第二相位差膜的慢轴方向垂直于液晶膜中液晶的取向方向和液晶层的取向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岛美纪铃木照晃秦广奎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