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微米银粉的化学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68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系列的片状微米银粉的化学制备方法。采用酸性条件下化学还原法,以水为分散介质,在不使用表面活性剂或高分子作为分散剂的情况下,在溶液中以还原剂直接还原硝酸银,用酸为形貌调节剂,制得片状微米银粉,经洗涤、过滤、干燥得到最终产品。由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获得的片状微米银粉可用于导电涂料、导电漆、导电胶等的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品率大于95%,所得产品形貌规则、纯度高、导电性能好、粒度分布均匀、粒径在5~50微米、厚度在0.1~0.5微米可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
,特别涉及一系列的片状微米银粉的化学 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片状银粉是髙性能导电涂料或导电漆、电磁屏蔽涂料等的重要导电介质; 是柔性电路板、触点开关、薄膜开关等基本材料;也是各种高端电极和电磁 兼容材料。银粉的形貌、纯度直接影响其导电性能,而银粉的导电性能是所 制备的各种材料性能的决定性因素。目前,世界上用于制备高性能导电涂料的片状银粉绝大部分是用粒状银 粉经长时间球磨制成的。这种方法不仅工艺复杂、能耗高,而且在球磨过程 中会导致银粉污染,降低产品性能。而且利用球磨法制备的产品粒径分布宽, 不利于得到高性能产品。虽然近几年来国内外已经有一些关于用化学法直接 制备片状银粉的报道,如中国专利申请号01124142.X,美国专利 中所公开报导的,但它们所提供的方法反应条件苛刻、不利于环境保护,且 产品形貌不够理想,片的面积小、粒径分布较宽、产率低。而且,现有化学 法中无一例外都使用表面活性剂或高分子作为分散剂控制产品的形貌,分散 剂很难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完全去除,对产品的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迄今 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不使用分散剂且工艺简单的规模制备片状银粉的湿化 学方法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片状银粉制备工艺的高能耗、工艺复杂、产 品性能较差、收率低等缺点,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不使用表面活性剂或高分 子作为分散剂的制备片状银粉的湿化学方法。由该方法制备的片状银粉直径在5 50微米范围内可方便的调节,厚度为O.1 0.5微米,且颗粒尺寸分布 均匀、产品纯度高,形状比较规则、一次成品率高等。本专利技术的是采用酸性条件下化学还原法。 为得到粒径均匀的片状,本专利技术以水为分散介质,在不使用表面活性剂或高 分子作为分散剂的情况下,在溶液中以还原剂直接还原硝酸银,用酸为形貌 调节剂,制得片状微米银粉,经洗涤、过滤、干燥得到最终产品。取0.7 5.6重量份的硝酸银和11.3 23.1重量份的酸分别溶于32.9 72.7重量份的水中,作为底液;取0.7 5.5重量份的还原剂溶解于13 33 重量份的水中,作为还原液;在搅拌的条件下将还原液快速注入到底液中; 加料完毕,当上述溶液混合均匀后马上停止搅拌,继续反应1 60分钟,整个过程在5 50°C下进行;然后将上层浊液倾去,用蒸馏水洗涤生成的片状微 米银粉至中性,后用乙醇清洗一至三次,过滤后烘干或采用其它方法干燥产 品。改变硝酸银、还原剂、酸的浓度和比例可控制片状微米银粉的产率及形 貌。所述的片状微米银粉为单晶、95%以上的粒子的形状是六方片状,所述的片状微米银粉的平均粒径在5 50微米之间(六边形粒径是措其两对角定点间 的距离),所述的片状微米银粉的厚度为0.1 0. 5微米;所述的酸为市售硝酸或冰乙酸。所述的还原剂为市售葡萄糖或抗坏血酸等。所述的抗坏血酸包括L—抗坏血酸或D—异抗坏血酸。由本专利技术方法获得的片状微米银粉可用于导电涂料、导电漆、导电胶等的制备。将由本专利技术方法获得的片状微米银粉代替市售银粉用于配置导电涂料或导电漆导电胶等,所得产品导电性能优于原产品。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片状微米银粉与常规片状银粉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 片状微米银粉粒形貌规则(见附图l):2. 片状微米银粉的纯度高,污染物少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片状微米银粉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见附图2。3. 片状微米银粉的稳定性好;4. 片状微米银粉的导电性能好由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片状微米银粉无分散剂污染,纯度高,片平整度高, 有利于片与片间的接触,因此比物理法制备的片状银粉有更高的导电性。5. 片状微米银粉的粒度分布均匀、表面平整度高;6. 粒子晶化程度高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片状微米银粉的单个银片是单晶,晶化程度好。7. 粒径的可控性好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片状微米银粉的粒径在5 50纳米之间,可以通 过调整硝酸银、还原剂、酸的种类、浓度和比例来有效的控制。8. 本专利技术的片状微米银粉的制备工艺简单本专利技术采用化学还原法一歩制备片状徵米银粉,体系不含表面活性剂或 高分子分散剂,反应温度适中,各组分一次性加入。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片状微米银粉的扫描电镜照片。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得到的片状微米银粉的粒粉末X-衍射图谱。具体实饞方式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l取重量份为1.3份的硝酸银和重量份为18.4份的市售硝酸(质量浓度为 65 68%)分别溶于重量份为65.8份的水中,作为底液。L3份的市售L— 抗坏血酸(固体)溶解于重量份为13.2份水中,作为还原液。在搅拌的条件 下将还原液快速注入到底液中;加料完毕,当上述溶液混合均匀后马上停止 搅拌,继续反应10分钟。整个过程在20土5t:下进行。然后将上层浊液倾去。 用蒸馏水洗涤生成的片状银粉至中性,后用乙醇清洗一至三次,过滤后烘千 或采用其它干燥方法干燥产品。制备的片状微米银粉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1 所示,片状微米银粉为单晶,形状是六方片状,片状徼米银粉的平均粒径在5 50微米之间,厚度为0.1 0.5微米。实施例2取重量份为1.3份的硝酸银和重量份为1L 3份的市售硝酸分别溶于重量 份为72.7份的水中,作为底液。取重量份为L 3份的市售D—异抗坏血酸(固 体)溶解于重量份为13.4份的水中,作为还原液。在搅拌的条件下将还原液 快速注入到底液中;加料完毕,当上述溶液混合均匀后马上停止搅拌,继续 反应15分钟。整个过程在35士5℃进行。然后将上层浊液倾去。用蒸馏水洗 涤生成的片状银粉至中性,后用乙醇清洗一至三次,过滤后烘千或采用其它 干燥方法干燥产品。得到的片状微米银粉的粒粉末X-衍射阁谱如图2所示, 片状微米银粉为单晶,形状是六方片状,片状微米银粉的平均粒径在5 50 微米之间,厚度为0.1 0. 5微米。实施例3取重量份为1.8份的硝酸银和重量份为20.3份的市售冰乙酸酸分别溶于 重量份为58份的水中,作为底液。取重量份为1.5份的市售L一抗坏血酸溶 解于重量份为18.4份的水中;作为还原液。在搅拌的条件下将还原液快速注 入到底液中;加料完毕,当上述溶液混合均匀后马上停止搅拌,继续反应20 分钟。整个过程在15土5℃下进行。然后将上层浊液倾去。用蒸馏水洗涤生成 的片状银粉至中性,后用乙醇清洗一至三次,过滤后烘千或采用其它干燥方 法干燥产品。片状微米银粉为单晶,形状是六方片状,片状微米银粉的平均 粒径在5 50微米之间,厚度为0.1 0.5微米。实施例4取重量份为5.5份的硝酸银和重量份为23.1份的市售冰乙酸分别溶于重 量份为32.9份的水中,作为底液。取重量份为5.5份的市售L—抗坏血酸溶 解于重量份为33份的水中,作为还原液。在搅拌的条件下将还原液快速注入 到底液中;加料完毕,当上述溶液混合均匀后马上停止搅拌,继续反应1分 钟。整个过程在10土5℃下进行。然后将上层浊液倾去。用蒸馏水洗涤生成的 片状银粉至中性,后用乙醇清洗一至三次,过滤后烘千或采用其它干燥方法干燥产品。片状微米银粉为单晶,形状是六方片状,片状微米银粉的平均粒 径在5 50微米之间,厚度为0.1 0.5微米。取重量份为2.7份的硝酸银和重量份为18.6份的市售硝酸分别溶于重量 份为61份的水中,作为底液。取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片状微米银粉的化学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酸性条件下化学还原法,以水为分散介质,在不使用表面活性剂或高分子作为分散剂的情况下,在溶液中以还原剂直接还原硝酸银,用酸为形貌调节剂,制得片状微米银粉,经洗涤、过滤、干燥得到最终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艳张志颖冯先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