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合成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997年Fdrest等在《Nature》上报道了首例以有机过渡金属配合物为发光体的有机电致磷光器件,发现电致磷光材料可同时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发光,其理论内量子效率可达到100%,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近年来,基于磷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由于其体积小质量轻、可挠曲、发光效率高、响应速度快等突出的优点而备受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电致磷光材料本身较长的激发态寿命使得其本身存在严重的浓度淬灭和三重态-三重态湮灭效应,从而极大地降低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亮度。研究发现采用一种合适的主体材料对客体材料进行分散,增大客体间的距离并削弱客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这些淬灭和湮灭效应,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器件的效率等性能。研究表明主体材料的三重态激发态能级及其载流子注入/传输能力是影响掺杂型电致磷光器件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具有较高三线态能级的主体材料,往往具有较宽的能隙,后者往往导致电致磷光器件的驱动电压偏高。因此,高的三重态激发态能级与良好的载流子注入/传输能力之间的矛盾就成为影响电致磷光主 ...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化修饰苯醚基单膦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多功能化修饰的苯醚基单膦氧主体材料共十五种,以2?二苯基膦氧基苯醚为母体,在母体上分别引入一个、两个或三个具有载流子传输特性的功能基团,其母体结构如下:十五种多功能化修饰的苯醚基单膦氧主体材料如下:当X为9,9?二乙基芴基,Y和Z为氢时,化合物为DPESPODEF,其结构式为(II);当X和Y为9,9?二乙基芴基,Z为氢时,化合物为DPESPODEF2,其结构式为(III);当X、Y和Z都为9,9?二乙基芴基时,化合物为DPESPODEF3,其结构式为(IV);当X为咔唑基,Y和Z为氢时,化合物为DPESPOCz,其结构式为(V)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