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管生产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泵管生产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中,经常会用到混凝土,要输送这些混凝土,除了少量的桶装等,在大型建筑中,往往使用泵车,泵车又称混凝土泵车,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由泵体和输送管组成。按结构形式分为活塞式、挤压式、水压隔膜式。泵体装在汽车底盘上,再装备可伸缩或曲折的布料杆,就组成泵车。泵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泵管,混凝土输送泵管道的简称,因混凝土简称砼(t0ng),故常称作砼泵管。很容易理解,泵管是随着混凝土输送泵的出现而同时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建筑工程配件产品,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把从前需要用人工或吊车一桶桶或一斗斗的作业方式改为了快速的将混凝土输送到需要浇注的地方,使施工效率提高了近百倍。泵管一般分为125和150两种,而这两种又各有高压和低压之分。125型泵管的低压型号为外径是Φ 133的管道,高压为外径是Φ 140的管道;150型的泵管的低压型号为外径是Φ159的管道,高压为外径是Φ168的管道。泵管的管头是经过特殊加工的管接头,通过焊接与管体连接,每根管道的连接则是通过精铸工艺加工而成的管卡来连接。为了增加泵管的机械强度,往往会对泵管进行淬火处理。目前淬火处理的各步一般是根据经验或者较常规的处理,淬火后的机械强度会随着淬火中各步的物理条件不同而具有很大的差别,另外,泵管中的耐磨圈一般都是先经过淬火处理的,在泵管进行处理时,耐磨圈很容易在二次淬火中发生退火现象,从而降低机械强度,增加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淬火后机械强度稳定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泵管生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几步:步骤一、耐磨圈预处理,将耐磨圈进行淬火、抛光等预处理后待用;步骤二、法兰焊接,将法兰与泵管管体焊接在一起;步骤三、管体淬火,将经过步骤二处理的焊接有法兰的泵管管体进行淬火处理;步骤四、耐磨圈安装,将经过步骤一处理的待用耐磨圈装入经过步骤三处理的淬火后的安装有法兰的泵管管体;步骤五、防腐蚀层喷涂,将经过步骤四安装了耐磨圈的泵管管体外围喷涂上防腐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元,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鸿通方元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