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柴油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如图I所示,气门4是柴油机燃烧室的组成部分,穿设在气缸盖3的气门导管2中,气门4的头部与气门座圈I配合来控制气体进、出燃烧室的通道的开闭。气门4在工作中要承受极大的交变和冲击载荷及高温、高速燃气的冲刷及腐蚀作用,气门4与气门座圈I的密封要求非常高,因此,与气门4的头部配合的气门座圈I的环形气门座圈密封带11的加工就成为气缸盖3加工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通常气门座圈密封带11的加工工艺要求为量规下沉量±0. 10毫米,相对气门导管内孔21的同轴度为O. 03毫米。其中,其工艺要求又以气门座圈密封带11相对导管内孔21的同轴度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柴油机工作时的整机性能。现有常见的加工步骤为一、精加工气缸盖底面31 ;二、精加工气缸盖底面31的定位销孔(图中未示出);三、使用气缸盖底面31和定位销孔为加工基准,精加工导管底孔22和气门座圈底孔12 ;四、压装导管2和气门座圈I ;五、使用气缸盖底面31和定位销孔为加工基准,精加工气门导管内孔21和气门座圈内孔密封带11。现有加工方法的缺点在于,步骤三加工气门导管底孔22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缸盖气门座圈密封带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粗加工气缸盖底面;然后再粗加工气缸盖的底面定位销孔;之后,使用粗加工底面定位销孔为基准,在气缸盖上加工出闷塞孔作为中间基准;再使用所述闷塞孔作为加工基准,在同一台设备的同一套夹具上精加工气门导管底孔、气门座圈底孔、底面定位销孔和气缸盖底面至最终尺寸;再压装气门导管和气门座圈;最后使用所述底面定位销孔和气缸盖底面为加工基准,加工气门导管内孔和气门座圈内孔密封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向斌,周春林,宁杰,李忠财,邓贤森,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