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斑点叉尾鮰鱼皮加工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punctatus)亦称美洲餘、沟It,属It形目(Silurformes), 鮰科(Ictaluridae),是美国最重要的水产养殖鱼类之一 [1]。斑点叉尾鮰天然分布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以及大西洋沿岸的部分地区,以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美国于60 年代开始商业养殖,我国于1984年由湖北省首次从美国引进[2],经过近20年的养殖实践与研究,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涵盖亲本培育、鱼卵孵化、苗种培育、成鱼饲养、饵料配制、鱼病防治等方面的完整技术体系。我国南北方均有养殖,其中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和广东已有大面积的斑点叉尾鮰养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斑点叉尾鮰年产量为10万吨左右,以池塘养殖为主,还有网箱养殖、流水养殖等其它养殖模式。我国斑点叉尾鮰消费基本上是鲜活鱼消费。2003年开始,由于我国斑点叉尾鮰开始向美国出售,所以开始进行简单的粗加工,主要有冻鱼片和鱼肚,深加工的企业不多[3]。 鱼品在加工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下脚料(包括鱼头、鱼皮、鱼鳍、鱼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斑点叉尾鮰鱼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鱼皮清洗:将鱼皮解冻,将鱼皮边上残留的鱼肉刮掉,然后,将鱼皮表面的粘液、血渍清洗干净;(2)、切段:将斑点叉尾鮰鱼皮切成条状小段;(3)、去腥漂洗:将洗净后的鱼皮在红茶溶液中去腥后用清水漂洗;(4)、浸味:将去腥漂洗后的鱼皮浸入配好的香料液中浸泡,浸液用量为鱼皮质量的?3?4?倍;?(5)、预烘:将浸味后的鱼皮烘烤至鱼皮水分含量减少45%?50%;(6)、微波膨化:将干燥后的鱼皮放入微波炉膨化,出炉后的膨化鱼皮,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7)、调味:将经微波膨化并冷却后的鱼皮与调味料混合均匀,静置半小时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斑点叉尾鮰鱼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鱼皮清洗将鱼皮解冻,将鱼皮边上残留的鱼肉刮掉,然后,将鱼皮表面的粘液、血溃清洗干净;(2)、切段将斑点叉尾鮰鱼皮切成条状小段;(3)、去腥漂洗将洗净后的鱼皮在红茶溶液中去腥后用清水漂洗;(4)、浸味将去腥漂洗后的鱼皮浸入配好的香料液中浸泡,浸液用量为鱼皮质量的 3-4 倍;(5)、预烘将浸味后的鱼皮烘烤至鱼皮水分含量减少45%-50%;(6)、微波膨化将干燥后的鱼皮放入微波炉膨化,出炉后的膨化鱼皮,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7)、调味将经微波膨化并冷却后的鱼皮与调味料混合均匀,静置半小时以上;(8)、包装将调味后的鱼皮装入复合薄膜袋,用真空封口机封口;(9)、杀菌利用巴氏杀菌,即为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波处理功率为680W,时间为 lmin-2min。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采用红茶溶液对鱼皮进行去腥时,红茶溶液一直保持在15°C,使用60g · Γ1红茶溶液浸泡,浸泡时间为120min。...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