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充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1026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充电机,包括充电电路、补偿电路、整流回路、智能控制系统、补偿接触器1KM、充电接触器2KM、交流接触器8KM及反接继电器9KA,所述补偿接触器1KM和充电接触器2KM在控制上由其自身辅助接点实现电气互锁,当2KM工作时构成充电电路,当1KM工作时构成补偿电路,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PLC模块和PLC主机插接,通过PLC主机控制补偿接触器1KM、充电接触器2KM的通断,从而实现充电机充电状态和无功补偿状态的转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交直流电流电压传感器和PLC主机实现可编程自动控制,通过PLC模块实现模拟量与数字量的转换,利用触摸显示屏显示各种工作状态和工作参数,并实现人机对话,自动化程度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充电机,属于电力电子技术和电网无功功率补偿

技术介绍
充电机是航空航天、国防通讯、汽车船舶、工矿机电、铁路机车、港口码头、各型电动车辆、设备维修、矿山、仓储搬运、清洁设备、电力等各行各业离不开的通用设备,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充电机,其原理是将交流电源降压整流后,给各种蓄电池充电,属于电力电子
无功补偿就是无功补偿电源,为满足电力网和荷端电压水平及经济运行要求,而在电力网内和负荷端设置无功补偿电源,电力的负荷多数是感性负载,电力系统会消耗无 功电能,使负载电流相位滞后于电压,使得感性元件中电压和电流存在相位差,相位角越大,浪费的电就越多,无功补偿电力需求就会相对增大。电力网络中所使用的设备消耗的无功功率,必须从网络中某个地方获得,如果由发电机提供并经过长距离传送这些无功功率是不合理的,通常也是不可能的。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作为节能降耗设备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一般的电力用户都是采用静电电容器进行人工补偿,在感性负载工作的时候,投入一定量的电容器,从而降低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可以提高电能利用率。因此市场上出现了采用电容器代替整流变压器或可控硅降压的电容式充电机,其节电效果显著,不足之处是当这种充电机在不充电停用或闲置的时候,设备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为设备内配置了大量电容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又出现了一种将电容器利用起来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实现充电机既能充电又能进行无功补偿的功能。如申请号为200910102422. 9的中国技术专利就公布了一种节能充电、无功补偿两用机,它由柜体和电路两部分组成,其特点是采用电容器将交流电降压后整流为直流电给蓄电池充电,不充电时甩开整流回路,直接将电容投入电网运行。该机作为充电机使用时,能输出恒定不变的直流电流,在一定电压范围内能自动适应蓄电池电压变化,直流输出端不怕短路,无谐波污染,能根据蓄电池充电需要自动调整各阶段充电电流,蓄电池充满电后能自动停机,比可控硅式充电机节电30%以上,比变压器式充电机节电15%以上。不充电的时候,启动补偿按钮,投入电网运行,该机就是一台补偿装置,能提高电网功率因数,降低电网电压损失,改善供电质量,提高电网输送电的能力。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有以下不足(I)实现补偿功能时,采用人为控制按下补偿按钮,所有电容同时投入电网工作,对电网冲击较大;(2)对电瓶进行初充电时,必须人为控制充电时间,第一阶段36小时,第二阶段36小时,在电瓶温度高的时候,有可能停充一定时间降温,尤其在时间长,充电工在交接班等情况下,有可能造成计时不准的情况,导致初充电质量差,会严重影响电瓶质量和寿命;(3)在进行日常充电时,使用时间继电器进行控制。这种控制方式的缺点是当需要充电的电瓶电量严重不足时,设定的时间不一定能将电瓶充满电,而当需要充电的电瓶已有一定电量,仅仅是需要充很少的电量时,电瓶挂上充电机充电也要充到设定的时间才能断电,于是电瓶就可能造成过充电的现象,也会严重影响电瓶使用寿命;(4)无报警装置,电瓶接反后,只是保护充电机不能启动,不会发出声光报警,从而导致故障现象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的多功能充电机。本技术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功能充电机,包括充电电路、补偿电路、整流回路、智能控制系统、补偿接触器1KM、充电接触器2KM、交流接触器8KM及反接继电器9KA,所述整流回路由三相整流全桥组成,其三相整流全桥的交流臂分别连接补偿接触器IKM的上端及电容器组4C、5C、6C、7C的一端,直流输出臂负端接充电机直流输出回路负极,直流输出臂正极与充电接触器2KM主触点串联后,接于充电机的直流输出正极上;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由PLC主机、PLC模块、控制变压器、开关稳压电源组成,所述PLC模块和PLC主机插接,PLC模块的直流24V电·源由开关稳压电源提供,通过PLC主机控制补偿接触器1KM、充电接触器2KM的通断,从而实现充电机充电状态和无功补偿状态的转换。为使多功能充电机的显示更方便,相应参数的监控更直接,还包括触摸显示屏、交流电流传感器、交流电压传感器、直流电流传感器及直流电压传感器,通过PLC模块接受交流电流传感器、交流电压传感器、直流电流传感器、直流电压传感器采集的模拟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由PLC主机送入触摸显示屏,显示各种工作参数,实现其智能化充电及补偿功能。所述补偿接触器IKM和充电接触器2KM在控制上由其自身辅助接点实现电气互锁,当2KM工作时构成充电电路,充电电路输入端与三根交流电源线相联,输出端经整流回路与被充电电瓶相联实现其充电,当IKM工作时构成补偿电路,补偿电路输入端与三根交流电源线相联实现其无功补偿。所述交流接触器8KM作为电源总开关,其前端和三根交流电源线相联,后端和并联的交流接触器5KM、6KM、7KM相联,所述交流接触器5KM、6KM、7KM主触点上端并联后和交流接触器8KM下端连接,5KM主触点下端和电容器5C连接,6KM主触点下端和电容器6C及4KM常闭触点连接,7KM主触点下端和电容器7C及4KM常开触点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4KM的常开、常闭主触点并联,其常闭侧与6KM下端及电容器组6C连接,其常开侧与7KM下端及电容器组7C连接,4KM下端与电容器组4C连接,电容器组5C的上端与交流接触器5KM下端连接,电容器组6C的上端与交流接触器6KM下端及4KM常闭主触点连接,电容器组7C的上端与交流接触器7KM下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流传感器安装在三相整流全桥与充电接触器2KM之间;所述直流电压传感器并联在充电机输出正、负极两端;所述交流电流传感器安装在电源总开关8KM前面的电源线上,交流电流传感器可以只在三相电源线的任意一根电源线上只安装一个,也可以在三根电源线上各安装一个;所述交流电压传感器安装在电源总开关8KM后面的电源线上任意两根之间,三根电源线的任意两根之间一共可以安装三个,根据需要,也可以只安装一个。所述交流电流传感器及交流电压传感器取样点位于交流输入电源母线上;所述直流电流传感器及直流电压传感器取样点位于直流输出回路,所有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均送入PLC模块进行转换,所有工作参数均由触摸显示屏显示出来。所述PLC主机的输入接点,分别接入直流24V开关稳压电源、紧急停止按钮、故障复位按钮、8KM合闸信号、2KM合闸信号、9KA合闸信号、4KM合闸信号、5KM合闸信号、6KM合闸信号、7KM合闸信号,其余为备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瓶进行初充电时,通过PLC智能控制,第一阶段36小时,充满时间后自动转为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充满时间后自动停机,由于采取累计计时的方式,不管在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即使中途停过机,但计时系统也不回零,从而保证电瓶的充电质量,延长电瓶使用寿命。同时,在初充电的各阶段,其电容器组的投入都是逐步延时投入的,从而减少对电网的冲击。采用本技术方案,在日常充电时是通过采集电瓶的电压进行比较,因为电瓶的电压与电量有一定的关系,检测到电瓶有多高的电压,就知道电瓶需要补充多少电量,当电瓶充到第一阶段所需电压值时,自动转换到第二阶段,充到第二阶段设定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充电机,包括充电电路、补偿电路、整流回路、智能控制系统、补偿接触器1KM、充电接触器2KM、交流接触器8KM及反接继电器9KA,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回路由三相整流全桥(1)组成,其三相整流全桥(1)的交流臂分别连接补偿接触器1KM的上端及电容器组4C、5C、6C、7C的一端,直流输出臂负端接充电机直流输出回路负极,直流输出臂正极与充电接触器2KM主触点串联后,接于充电机的直流输出正极上;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由PLC主机(10)、PLC模块(11)、控制变压器(7)、开关稳压电源(14)组成,所述PLC模块(11)和PLC主机(10)插接,PLC模块(11)的直流24V电源由开关稳压电源(14)提供,通过PLC主机(10)控制补偿接触器1KM、充电接触器2KM的通断,从而实现充电机充电状态和无功补偿状态的转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充电机,包括充电电路、补偿电路、整流回路、智能控制系统、补偿接触器1KM、充电接触器2KM、交流接触器8KM及反接继电器9KA,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回路由三相整流全桥(I)组成,其三相整流全桥(I)的交流臂分别连接补偿接触器IKM的上端及电容器组4C、5C、6C、7C的一端,直流输出臂负端接充电机直流输出回路负极,直流输出臂正极与充电接触器2KM主触点串联后,接于充电机的直流输出正极上;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由PLC主机(10)、PLC模块(11)、控制变压器(7)、开关稳压电源(14)组成,所述PLC模块(11)和PLC主机(10)插接,PLC模块(11)的直流24V电源由开关稳压电源(14)提供,通过PLC主机(10)控制补偿接触器1KM、充电接触器2KM的通断,从而实现充电机充电状态和无功补偿状态的转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触摸显示屏(12)、交流电流传感器(5)、交流电压传感器(4)、直流电流传感器(2)及直流电压传感器(3),通过PLC模块(11)接受交流电流传感器(5)、交流电压传感器(4)、直流电流传感器(2)、直流电压传感器(3)采集的模拟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由PLC主机(10)送入触摸显示屏(12),显示各种工作参数,实现其智能化充电及补偿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接触器IKM和充电接触器2KM在控制上由其自身辅助接点实现电气互锁,当2KM工作时构成充电电路,充电电路输入端与三根交流电源线相联,输出端经整流回路与被充电电瓶相联实现其充电,当IKM工作时构成补偿电路,补偿电路输入端与三根交流电源线相联实现其无功补偿。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接触器8KM作为电源总开关,其前端和三根交流电源线相联,后端和并联的交流接触器5KM、6KM、7KM相联,所述交流接触器5KM、6KM、7KM主触点上端并联后和交流接触器8KM下端连接,5KM主触点下端和电容器5C连接,6KM主触点下端和电容器6C及4KM常闭触点连接,7KM主触点下端和电容器7C及4KM常开触点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4KM的常开、常闭主触点并联,其常闭侧与6KM下端及电容器组6C连接,其常开侧与7KM下端及电容器组7C连接,4KM下端与电容器组4C连接,电容器组5C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天锐
申请(专利权)人:六盘水金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