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坯连铸中间包,包括内凹的包体,包体的其中一侧为浇钢侧,另一侧为浇钢口侧,在浇钢口侧的包体底部设有浇钢口,在包体内靠近浇钢侧设有挡渣墙,挡渣墙与包体底部之间设有导流口,在挡渣墙与浇钢口之间设有两个挡渣坝;在靠近所述浇钢口一侧的挡渣坝上设有流通口,该流通口一端朝向浇钢侧,另一端朝向浇钢口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所生产钢品的质量,且钢水综合成材率高,以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冶炼浇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坯连铸中间包。
技术介绍
在冶炼浇铸领域,如薄板坯浇铸过程中,因其快速冷却定型的特点而不能在线更换连铸 中间包,导致其使用中间包的数量大大高于常规的连铸机,从而使得钢水的综合成材率也明 显低于常规连铸机。目前,大多数薄板坯连铸机所采用的连铸中间包大部分是矩形包体,内 凹的包体其中一侧为浇钢侧,另一侧为浇钢口侧,在浇钢口侧的包体底部设有浇钢口,在包 体内靠近浇钢侧设有挡渣墙,挡渣墙与包体底部之间设有导流口,在挡渣墙与浇钢口之间设 有两个挡渣坝。在连铸生产过程中,中间包的作用是接收钢包流入的钢水,并向结晶器注入 钢水,其使得钢水分流,减少了钢水对结晶器的冲击,在中间包的内部分布挡渣坝采用了缓 冲池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分离夹杂物的作用,有效地防止在终浇时中间包的钢渣流入 到结晶器中去,从而生产出优质的钢品。但是,中间包中注余钢水量较多也会影响钢水综合成材率,在中间包里起到挡渣和限制 中间包注余钢水量的是挡渣坝,在现有技术中,连铸中间包使用的是整体挡渣坝,而且二者 都必须具有一定的高度,即要高于挡渣墙的底端间隙,这样的结构一方面更能有效的分离钢 水中的夹杂物,另一方面却使得中间包里注余钢水的液面不会低于挡渣坝的高度,也就是在 终浇时中间包的注余钢水量必须保持在较高的吨位上,因而造成注余钢水量过多,从而降低钢水综合成材率,增大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坯连铸中间包,该中间包可提高所生产钢品的质量, 且钢水综合成材率高,以降低成本。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板坯连铸中间包,包括内凹的包体,包体的其中一侧为浇钢侧,另一侧为浇钢口侧, 在浇钢口侧的包体底部设有浇钢口,在包体内靠近浇钢侧设有挡渣墙,挡渣墙与包体底部之 间设有导流口,在挡渣墙与浇钢口之间设有两个挡渣坝;在靠近所述浇钢口一侧的挡渣坝上 设有流通口,该流通口一端朝向浇钢侧,另一端朝向浇钢口侧。所述流通口呈缺口状或孔状。所述流通口为至少两个。所述流通口在所述挡渣坝上均布。在所述流通口上装设有与其形状相适应的金属块。所述流通口为圆柱形,与此相对应,所述金属块也为圆柱形。在浇铸之前,先采用金属块堵住流通口,钢水从包体浇钢侧进入包体内,并经挡渣墙下 部的导流口流出,依次经两个挡渣坝后再从浇钢口流出,本技术采用缓冲池技术,钢水 中的杂质经挡渣墙、挡渣坝挡住,提高了钢品的质量。在经过一个浇次的浇钢后,堵塞在挡 渣坝流通口上的金属块会遇高温而熔化,当浇铸完成之后,剩余的钢水便从流通口、饶钢口 流出,而减少剩余钢水的量,提高钢水综合成材率,以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附图标记说明1、包体,2、挡渣墙,3、导流口, 4、挡渣坝,5、浇钢口, 6、流通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2所示, 一种板坯连铸中间包,包括内凹的包体1,包体1的其中一侧为浇钢侧, 另一侧为浇钢口侧,在浇钢口侧的包体1底部设有浇钢口 5,在包体1内靠近浇钢侧设有挡 渣墙2,挡渣墙2与包体1底部之间设有导流口 3,在挡渣墙2与浇钢口 5之间设有两个挡渣 坝4;在靠近浇钢口 5—侧的挡渣坝4上设有流通口 6,该流通口 6—端朝向浇钢侧,另一端 朝向浇钢口侧。其中,流通口6为两个,该两个流通口 6在挡渣坝4上均布,流通口6呈圆柱孔状,在 浇铸之前,先采用圆柱状的金属块堵住流通口 6,钢水从包体1浇钢侧进入包体1内,并经 挡渣墙2下部的导流口 3流出,依次经两个挡渣坝4后再从浇钢口 5流出,本实施采用缓冲 池技术,钢水中的杂质经挡渣墙2、挡渣坝4挡住,提高了钢品的质量。在经过一个浇次的 浇钢后,堵塞在挡渣坝4流通口 6上的金属块会遇高温而熔化,当浇铸完成之后,剩余的钢 水便从流通口 6、浇钢口 5流出,而减少剩余钢水的量,提高钢水综合成材率,以降低制造 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板坯连铸中间包,包括内凹的包体,包体的其中一侧为浇钢侧,另一侧为浇钢口侧,在浇钢口侧的包体底部设有浇钢口,在包体内靠近浇钢侧设有挡渣墙,挡渣墙与包体底部之间设有导流口,在挡渣墙与浇钢口之间设有两个挡渣坝,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浇钢口一侧的挡渣坝上设有流通口,该流通口一端朝向浇钢侧,另一端朝向浇钢口侧。2、 如权利要求l所述板坯连铸中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口呈缺口状。3、 如权利要求l所述板坯连铸中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口呈孔状。4、 如权利要求l所述板坯连铸中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口为至少两个。5、 如权利要求l所述板坯连铸中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口在所述挡渣坝上均布。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板坯连铸中间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通口上装设有与 其形状相适应的金属块。7、 如权利要求6所述板坯连铸中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口为圆柱形,与此相对应,所 述金属块也为圆柱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坯连铸中间包,包括内凹的包体,包体的其中一侧为浇钢侧,另一侧为浇钢口侧,在浇钢口侧的包体底部设有浇钢口,在包体内靠近浇钢侧设有挡渣墙,挡渣墙与包体底部之间设有导流口,在挡渣墙与浇钢口之间设有两个挡渣坝;在靠近所述浇钢口一侧的挡渣坝上设有流通口,该流通口一端朝向浇钢侧,另一端朝向浇钢口侧。本技术可提高所生产钢品的质量,且钢水综合成材率高,以降低成本。文档编号B22D11/10GK201249259SQ20082004881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5日专利技术者张国广, 李亚平, 陈叔继 申请人: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坯连铸中间包,包括内凹的包体,包体的其中一侧为浇钢侧,另一侧为浇钢口侧,在浇钢口侧的包体底部设有浇钢口,在包体内靠近浇钢侧设有挡渣墙,挡渣墙与包体底部之间设有导流口,在挡渣墙与浇钢口之间设有两个挡渣坝,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浇钢口一侧的挡渣坝上设有流通口,该流通口一端朝向浇钢侧,另一端朝向浇钢口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广,李亚平,陈叔继,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