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钢包烘烤器,涉及一种冶炼行业使用的对钢包进行烘烤的装置。针对现在燃料不需换向的单蓄热钢包烘烤装置存在空气与煤气混合效果不好、未混合燃烧的煤气与空气易被抽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热式钢包烘烤器,它包括设置在钢包盖上的两组空气喷口,钢包盖中心设有通向钢包内的煤气喷管,空气喷口分别设置在钢包盖直径线的两侧,每组空气喷口由多个圆孔组成,所述多个圆孔在以钢包盖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各个圆孔与耐火材料保护管或煤气喷管之间距离的一致性,增进了煤气与助燃空气的初始混合燃烧,具有燃料不换向、长火焰、燃烧完全与高效节能的优良特点,利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冶炼行业使用的对钢包进行烘烤的装置。
技术介绍
钢包是盛钢水的容器,又是精炼设备的组成部分。钢水在装入钢包后 到浇注期间要损失大量的热量,因为钢水从出完钢到浇注前都要在钢包中停留5~10min才进行浇注,这期间钢水平均温降速度大于250t的钢包 为0. 5~ 1. 5°C /min, 100~ 200t的为1 ~2°C /min, 30t钢包为2 ~ 2. 5°C/min。热能损失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钢水上表面的辐射热损失, 第二部分为钢包外壳表面的综合散热损失,第三部分为钢包内衬的蓄热损 失。其中以钢包内衬的蓄热损失为主。钢水在钢包中的热损失比例大致是 包衬蓄热45% ~50% ,包壁散热20% ,钢水上表面辐射20% ~30% 。如果减少钢包包衬的蓄热损失,钢水在钢包中的温降可以大大减少。对于 90t的钢包,包衬温度由40(TC提高到1200°C ,钢水总温降可以减少25°C 。钢包蓄热损失约占钢水总热损失的一半左右,如果不釆用钢包烘烤方法补 偿钢包包衬的蓄热损失、保证钢水的浇注温度,势必要提高钢水的出钢温 度,但这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提髙出钢温度就要增加冶炼时间,增加原材料(耐火材料)和动力能源消耗,提高吨钢成本;其次,使炉衬侵蚀速度加快,缩短熔炼炉的检修周期,降低炉龄,进而造成连铸生产的波 动和铸坯的质量缺陷。因此,钢包的烘烤对降低出钢温度,提高转炉的寿 命,增加钢产量,降低原材料消耗,降低p屯钢成本,保证连铸的顺行都具 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上述钢包散热与烘烤分析,钢包烘烤的工艺要求主要是钢包内衬 升温速度和钢包内衬温度均匀性。由于不同部位与烘烤阶段下钢包耐火材 料包衬含水状态的不同,从防止钢包烘烤崩裂的角度考虑,钢包烘烤的升 温速度也不同,为适应烘烤的升温速度变化,要求燃烧器有一个比较大的调节范围,即有很强的负荷调节能力;温度均匀性要求火焰有一定的刚性, 使其能够达到包底并且有很强的搅动能力。传统的钢包烘烤一般釆用套简式或自身预热式烧嘴,使用较高热值的燃气,烘烤过程由人工凭经验控制。该烘烤方式加热温度低(400 - 800'C),烘烤时间长,包内衬加热不均匀; 烘烤热效率低,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较大;钢包寿命低,有时还影响钢 水的质量。为了进一步降低能耗,蓄热式钢包烘烤器正越来越多地被釆用, 主要形式有适应较高热值煤气的单蓄热和低热值煤气的双蓄热。针对较高 热值的混合煤气、焦炉煤气单蓄热的助燃空气与煤气需双侧换向、操作控 制复杂的问题,专利《一种燃料不需换向的蓄热式钢包烘烤器》 ZL00212090.9公开了 一种燃料不需换向的单蓄热钢包烘烤器,通过两组助 燃空气蓄热室的换向操作,为燃料燃烧提供高温助燃空气,达到高效节能、 快速烘烤、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与降低投资的目的。然而,同一平面上布 置的煤气、空气喷口以及空气喷口的长条形结构,不利于空、煤气的燃烧 混合,并且,蓄热状态下的另一侧空气喷口在烟气抽吸过程中易将未混合 燃烧的煤气、高温空气抽出,从而,影响了节能效果,此外,在高温气流 浮升力的作用下,降低了喷吹气流的动能,影响了燃烧火焰的长度,不利 于钢包烘烤的温度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在燃料不需换向的单蓄热钢包烘烤装置存在空气与煤气混合效 果不好、未混合燃烧的煤气与空气易被抽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 蓄热式钢包烘烤器,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一种蓄热式钢包烘烤器,它包括设置在钢包盖上的两组空气喷口,钢 包盖中心设有通向钢包内的煤气喷管,空气喷口分别设置在钢包盖直径线 的两侧,每组空气喷口由多个圆孔组成,所述多个圆孔在以钢包盖中心为 圆心的同一圆周上布置。具体地,每组空气喷口都是由多个圆孔围成的弧形,两组空气喷口以 钢包盖中心直径线为轴对称设置。优选方案为,所述圆孔下端向内倾斜且沿钢包盖从外到内其横截面积 逐渐减小。优选方案为,在煤气喷管喷吹口处设置有旋流装置。优选方案为,所述煤气喷管的外面包裹有耐火材料保护管,所述耐火材料保护管底端伸入到钢包内50~ 500mm。优选方案为,所述耐火材料保护管的下端长于煤气喷管且包裹煤气喷 管的底端。优选方案为,空气喷口的上端依次设有相通的半环形连箱通道和蓄热室。优选方案为,蓄热室的内壁是由蜂窝陶瓷蓄热体堆砌制成。优选方案为,所述钢包盖内壁上固定有隔离矮墙,所述隔离矮墙沿所 述钢包盖直径线设置。优选方案为,所述隔离矮墙的高度从钢包盖边缘向中心方向不断增大, 并在钢包盖中心与耐火材料保护管高度一致。本技术通过多个圆孔在以钢包盖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布置, 保证了各个圆孔与耐火材料保护管或煤气喷管之间距离的 一致性,增进了 煤气与助燃空气的初始混合燃烧。圆孔下端向内倾斜且面积逐渐减小的结 构,保证了喷出高温空气与煤气的交叉混合,进一步促进了煤气的混合燃 烧。煤气喷管内的旋流装置的设置,通过煤气喷射旋流强度的提高,保证 了燃烧火焰的长度,并增进了喷吹煤气对高温空气的卷吸混合。耐火材料 保护管底端伸入到钢包内50~ 500mm,即耐火材料保护管外凸一定长度,避 免了未燃煤气随烟气抽出,提高了煤气的燃烧效率。耐火材料保护管的下 端长于煤气喷管且包裹煤气喷管的底端的结构,避免了内置煤气喷管的烧 损,延长了烘烤器的使用寿命。蓄热室的内壁设置蜂窝陶瓷蓄热体,降低 了蓄热室的流动阻力和体积。隔离矮墙的设置,防止了喷射高温空气被另 一侧空气通道的直接吸入,提高了高温空气的利用率。本技术在煤气 不换向的条件下,通过两个蓄热室的交替蓄热与释热以及两个空气喷口上 的空气交替喷射,实现了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具有燃料不换向、长火焰、 燃烧完全与高效节能的优良特点,利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其中,空气喷口 1,煤气喷管2,蓄热室4,蜂窝陶瓷蓄热体5,换向阀6,圆孔7,半环形连箱通道8,旋流装置9,耐火材料保护管10,钢包 盖12,直径线12-1,隔离矮墙1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蓄热式钢包烘烤器,参照图1和图2,它包括设置在钢包盖12上 的两组空气喷口 1,空气喷口 1分别设置在钢包盖12直径线12-1的两侧, 每组空气喷口 1由多个圆孔7组成,所述多个圆孔7在以钢包盖12中心为 圆心的同一圆周上布置。具体地,参照图l,两组空气喷口分别是空气喷口 A和空气喷口 B,空 气喷口 A和空气喷口 B以钢包盖12中心直径线12-1为轴对称设置。参照 图2,空气喷口 A和空气喷口 B分别由七个圆孔7构成,所有圆孔7下端向 内倾斜,倾斜后的圆孔中心线与钢包盖12中心线夹角P为30° ,且圆孔7 沿钢包盖12从外到内其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每组空气喷口 1由圆孔7共同 围成弧形,图2所示圆孔7围成的圆心弧度a为120° 。每组空气喷口 1的上端都依次设有相通的半环形连箱通道8和蓄热室 4,空气喷口 A的上端通过半环形连箱通道8a连接蓄热室4a,空气喷口B 的上端通过半环形连箱通道8b连接蓄热室4b,蓄热室4a和4b内堆砌有蜂 窝陶瓷蓄热体5,蜂窝陶瓷蓄热体5的格孔为正方形。钢包盖12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热式钢包烘烤器,它包括设置在钢包盖上的两组空气喷口,钢包盖中心设有通向钢包内的煤气喷管,其特征在于空气喷口分别设置在钢包盖直径线的两侧,每组空气喷口由多个圆孔组成,所述多个圆孔在以钢包盖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德刚,蒋扬虎,周章华,邵东,吴杰,宋中华,丁翠娇,曾彤,曾汉生,刘占增,张道明,王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