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包的浸入式水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914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间包的浸入式水口,该水口为管状结构,水口内部设有旋转片,旋转片呈螺旋状,旋转片的底部设计有凹型部分,旋转片的上部设计有凸型部分。由于该水口的旋转片的底部设计有凹型部分,使得不需要增大旋转角度便增加了直通区面积,减小了钢水的阻力,从而减小旋转片上、下两端的钢水的压差,防止钢水冷却结瘤。而且旋转片的上部设计有凸型部分,能够有效的减弱旋转片的中心部分先于两边部位被侵蚀,提高了旋转片和水口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凸型部分的上部顶端为刀刃状,能够减轻钢水对旋转片上部的冲刷,进一步提高了旋转片和水口的使用寿命,节省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水连铸中的浇注附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间 包的浸入式水口,该浸入式水口能够有效的防止钢水结瘤,并能延长旋转 片和水口的使用寿命。
技术介绍
钢水连铸是将钢包中的钢水通过中间包过渡,再浇入结晶器进行冷却 并连续凝隨成铸坯的技术,为了防止连铸过程中钢水氧化,中间包的水口 采用浸入式水口,钢水通过浸入式水口直接进入结晶器内,进行钢水的全 封闭浇注。随着连铸工艺的发展,为了减少浸入式水口流出的钢水对结晶 器内新生坯壳的冲击、增大钢水中夹杂物的上浮能力以及减轻钢水的液面 波动,目前, 一般采用浸入式水口中的钢水产生旋转运动的技术来解决上 述问题,从而达到优化连铸工艺、改善铸坯质量的目的。请参阅图l所示,中间包的浸入式水口 IO为管状,内部设有旋转片11,请再结合图2-图3 所示,该旋转片ll成螺旋状,上部与下部平行,当浸入式水口中的钢水流 过旋转片U时,旋转片11引导钢水产生旋转运动。请参阅图4所示,为 了提髙旋转片11引导钢水产生的旋转运动效果, 一般需要增大旋转片11的螺旋角度e,但螺旋角度e越大,该旋转片ii的直通区a的角度a就越小,直通区a的面积也就越小,对钢水的阻力增大,从而增大了旋转片 ll上、下两端的钢水的压差,容易引发该水口 IO下部内壁钢水冷却结瘤, 导致水口 10的内径越来越小,最终因通钢量跟不上浇注速度而必须更换水口。另外由于旋转片ll始终受到高温钢水的冲刷,旋转片ll中心部位容 易先于两边部位被侵蚀,因此大大影响了旋转片ll寿命,降低了浸入式水口 10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生产成本。浸入式水口一般是随中间包一同更换, 理论上连浇炉数达到7-8炉的话,有利于搡作和工艺顺行,但由于现有的 浸入式水口的使用寿命低,易产生结瘤问题,往往在使用3炉后就不得不终止使用,如果在线更换水口会不利于稳定生产,而且还会带来一定的安瞎、唐、。专利号为JP2003033848、 JP2003181604的日本专利,通过控制旋转 片与水口上端距离、旋转片截面积与水口面积之比小于15%、旋转片上部 方向与水口滑板走向夹角小于30°、旋转片旋转角度与旋转片高度之比小 于或等于0.7等尺寸设计及安装方法来缓解结瘤问题,但效果不是很理想, 也未能效的提高旋转片的使用寿命。专利号为JP2002219561的日本专利,采用蜂窝多孔状材料来制作旋 转片及周边水口内壁,通过吹氩措施来克服结瘤,虽然效果明显,但加工 成本高,且蜂窝状材料抗高温钢水冲刷能力较差,仍未能有效解决旋转片 的使用寿命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的水口容易产生钢水结瘤、旋转片与水口 的使用寿命短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间包的浸入式水口 , 该水口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防止钢水结瘤,并能延长旋转片 和水口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中间包的浸入式水口,该水口为管状结构,水口内部设有旋转片, 旋转片呈螵旋状,所述的旋转片的底部设计有凹型部分,旋转片的上部设 计有凸型部分.所述的凸型部分为圆弧型的垂直板状结构,凸型部分的厚度与旋转片 的厚度相等;凸型部分的底部长度与旋转片的直径相等;凸型部分的底部 与旋转片的上部重合并连接固定。所述的凸型部分的上部顶端为刀刃状,刀刃向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的中间包的浸入式水口为管状结构, 水口内部设有旋转片,旋转片呈螺旋状,旋转片的底部设计有凹型部分, 旋转片的上部设计有凸型部分。由于该水口的旋转片的底部设计有凹型部 分,使得不需要增大旋转角度便增加了直通区面积,减小了钢水的阻力,从而减小旋转片上、下两端的钢水的压差,防止钢水冷却结瘤。而且旋转 片的上部设计有凸型部分,能够有效的减弱旋转片的中心部分先于两边部 位被侵蚀,提髙了旋转片和水口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凸型部分的上部顶 端为刀刃状,能够减轻钢水对旋转片上部的冲刷,进一步提高了旋转片和 水口的使用寿命,节省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图l是现有技术的中间包的浸入式水口的结构剖视示意图2是现有技术的旋转片的结构示意图3是现有技术的旋转片的结构恻视示意图4是现有技术的旋转片的结构俯视示意图5是本技术的中间包的浸入式水口的结构剖视示意图6是本技术的旋转片的结构示意图7是本技术的旋转片的结构侧视示意图8是本技术的旋转片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请参闽图5所示,本技术的中间包的浸入式水口 20为管状,上端 与中间包连接相通,下端浸入结晶器内(图中未示出),内部设有旋转片 21,该旋转片21呈螺旋状,当钢水流过旋转片21时,旋转片21引导钢 水产生旋转运动。请结合图6-图8所示,旋转片21的底部设计有凹型部 分22,使旋转片21的直通区B的面积增加了两个阴影部分(见图8), 由于无需增大旋转角度便增加了直通区面积,避免钢水阻力的增大,从而 避免了旋转片上、下两端的钢水压差的增大,起到防止钢水冷却结瘤的作 用。旋转片21的上部设计有凸型部分23,凸型部分23为圆弧型的垂直板 状结构,凸型部分23的厚度与旋转片21的厚度相等;凸型部分23的底 部长度与旋转片21的直径相等;凸型部分23的底部与旋转片21的上部 重合并连接固定,形成一体结构。也可以为拼接结构。该凸型部分23可以避免由于旋转片21的底部设计成凹型22而导致旋转片21强度的降低, 而且由于旋转片上部所处环境最恶劣,直接承受流动钢水的冲刷,采用该 凸型部分23有利于提髙旋转片顶部抗钢水的冲刷能力,有效抑制旋转片中 心部位先于两边被侵蚀的现象,另外该凸型部分23垂直与旋转片21的上 部连接并固定,不会影响到直通区B面积。该凸型部分23的上部顶端24 设计成刀刃状,并且刀刃向上,该设计能够有效降低旋转片21对钢水的阻 力,减轻钢水对旋转片21头部的冲刷作用,从而也有利于提高旋转片21 与浸入式水口 20的使用寿命。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 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 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 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中间包的浸入式水口,该水口为管状结构,水口内部设有旋转片,旋转片呈螺旋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片的底部设计有凹型部分,旋转片的上部设计有凸型部分。2. 如杈利要求l所述的中间包的浸入式水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凸型部分为圃弧型的垂直板状结构,凸型部分的厚度与旋转片的厚度相等;凸型部分的底部长度与旋转片的直径相等;凸型部分的底部 与旋转片的上部重合并连接固定。3. 如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中间包的浸入式水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凸型部分的上部顶端为刀刃状,刀刃向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间包的浸入式水口,该水口为管状结构,水口内部设有旋转片,旋转片呈螺旋状,旋转片的底部设计有凹型部分,旋转片的上部设计有凸型部分。由于该水口的旋转片的底部设计有凹型部分,使得不需要增大旋转角度便增加了直通区面积,减小了钢水的阻力,从而减小旋转片上、下两端的钢水的压差,防止钢水冷却结瘤。而且旋转片的上部设计有凸型部分,能够有效的减弱旋转片的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间包的浸入式水口,该水口为管状结构,水口内部设有旋转片,旋转片呈螺旋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旋转片的底部设计有凹型部分,旋转片的上部设计有凸型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陈荣荣胡会军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