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特种机械性能测试设备,尤其是仿真疲劳试验装置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对一些构件进行疲劳试验时,往往均采用单方向施加载荷,但是许多构件在实际服役条件下是承受双向载荷甚至多向载荷。在一些需要模拟试件实际工作环境的仿真疲劳试验中,往往需要提供多向的加载,有时还需要在某加载方向上提供加载位移,例如目前我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对于关键的零部件急需开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技术。电机悬吊试件是350公里/小时以上高速机车转向架的关键部件。在高速机车运行时,该部件主要经受横向与垂向两个方向的交变载荷,疲劳性能是试件最关键的力学性能。如何模 拟实际运行工况,对电机悬电机悬吊试件进行疲劳试验,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技术规范。对电机悬吊试件进行仿真疲劳试验,在国外均属于关键核心技术,严格进行保密。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仿真疲劳试验装置的双向加载传力单元,为机械疲劳试验装置多向的位移加载提供良好的力矩耦合,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手段实现的。仿真疲劳试验装置的双向加载传力单元,为机械疲劳试验装置提供位移双向加载偶合,传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真疲劳试验装置的双向加载传力单元,为机械疲劳试验装置提供位移双向加载耦合,其特征在于,传力单元(4)主要由框板(401)及垂直加载机构和水平加载机构组成;所述垂直加载机构为一端与外部竖直油缸(3)活塞端联接,另一端与置于传力单元框板(401)上的横杆(407)实现与框板(401)连接的连接板(406);水平加载机构由与外部水平油缸(2)活塞端(402)连接的轴力板(405)构成;传力单元(4)的框板(401)上设置有四个滚轮,所述四个滚轮与轴力板(405)的内侧相靠接;所述传力单元(4)上设置有用于联接被测试件耳孔端(103)的销轴(40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殿买,梁树林,杨川,崔国栋,于全忠,谢昌伟,欧祖孝,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市渝电汽车弹簧有限公司,成都双龙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