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的加载装置,采用不倒翁式压头,所述不倒翁式压头由加载压头、摆杆、底座和定位座组成,所述摆杆的上端与加载压头下底活动连接,摆杆的下端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安装在定位座内,所述摆杆两端的端面为球面,所述加载压头的下底和底座中间设有平底孔,所述摆杆的两端分别与加载压头和底座的平底孔间隙配合,所述摆杆两端设有用于安装O形圈的径向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加载过程中秤台晃动时,会产生水平位移,摆杆会随之倾斜一个角度,但因摆杆的双球面设计,称重传感器受到的始终是一个垂直于加载面的垂直力,当加载过程结束后,秤台自动回复性比较好,从而提高电子秤的系统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秤,尤其涉及一种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的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秤由称重传感器、传感器加载连接装置、秤体结构、称重仪表等组成。其中传感器加载连接装置的设计是保证电子秤计量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没有性能优良的传感器加载连接装置,就不能设计出具有良好计量精度的电子秤。因此在电子秤设计中不能只考虑称重传感器和称重仪表,必须对传感器加载连接装置的设计有足够的重视;许多电子秤的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往往都是因传感器加载连接装置设计不合理造成的。传感器加载连接装置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保证秤体上所加载的重量能按称重传感器最佳的受力方式传递给传感器,而又不会引入任何与所承载物料重量无关的其它干扰力。这里所说的秤体可以是料斗、料仓、料罐、秤台等,甚至可以是应用设备的一部分,如钢 (铁)水罐车的车架等。加载装置常规设计是称重传感器与细长的脚杆直接相连,通过细长的脚杆把所受的力传递给称重传感器。这种结构的不足之处是在加载过程中秤体晃动使脚杆受到一个水平力,在水平力的作用下使脚杆弯曲变形,使加载到传感器的力有一定的角度,从而影响电子秤的精度,如零点及重复性等性能指标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电子秤中应用的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的加载装置,从而提高电子秤的系统精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种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的加载装置,采用不倒翁式压头,所述不倒翁式压头由加载压头、摆杆、底座和定位座组成;所述摆杆的上端与加载压头下底活动连接,摆杆的下端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安装在定位座内;所述摆杆为圆杆,摆杆两端的端面为球面,所述加载压头的下底和底座中间设有平底孔,所述摆杆的两端分别与加载压头和底座的平底孔间隙配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作为优选,所述摆杆两端设有用于安装O形圈的径向凹槽。这样当摆杆装入底座和加载压头时就可保证四周间隙均匀。作为优选,所述加载压头上面有用于与称重传感器连接的螺纹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是,加载过程中秤台晃动时,会产生水平位移,摆杆会随之倾斜一个角度,但因摆杆的结构是上下双球面设计,摆杆与加载压头为点接触的传力方式,摆杆倾斜一个角度后不会产生与所承载物料重量无关的其它干扰力,称重传感器受到的始终是一个垂直于加载面的垂直力,可以保证秤体所载的物料重量能按称重传感器最佳的受力方式传递给称重传感器;二是,加载过程中秤台会产生晃动,当加载过程结束后,秤台能回复到初始位置,自动回复性比较好;从而提高电子秤的系统精度。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I的加载压头结构主视图;附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附图4是图I的摆杆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图I的底座结构不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电子秤)示意图;附图7是图6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B、电子秤,C、不倒翁式压头,I、秤体,2、称重传感器,3、加载压头,31、螺纹杆,32、平底孔一,4、摆杆,41、径向凹槽,42、球面,5、底座,51、平底孔二,6、定位座,7、0形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如图6、7所示的电子秤结构图,每台电子秤B用4只不倒翁式压头C,4只不倒翁式压头上有4只称重传感器2,4只称重传感器的引线汇总到接线盒,再通过引线把信号输送至仪表。如图I所示,称重传感器2通过内六角螺钉与秤体I相连,将加载压头3(见图2、3)通过螺纹杆31拧入称重传感器2的加载孔中,然后在摆杆4两端的凹槽41内分别装上O形圈7 (见图4),把上端装入加载压头3的平底孔一 32中,下端装入底座5的平底孔二51中(见图5),组合后的不倒翁式压头C装入定位座6中,定位座6固定于秤体基础上,由此组成电子秤B。在使用时可以保证秤体所载的物料重量能按称重传感器最佳的受力方式传递给称重传感器,不会引入任何与所承载物料重量无关的其它干扰力,从而提高电子秤的系统精度,保证电子秤零点及重复性等性能指标。评价本技术具有达到称重传感器最佳的受力方式,从而提高电子秤的系统精度。权利要求1.一种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加载压头、摆杆、底座和定位座;所述摆杆的上端与加载压头下底活动连接,摆杆的下端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安装在定位座内;所述摆杆两端的端面为球面,所述加载压头的下底和底座中间设有平底孔,所述摆杆的两端分别与加载压头和底座的平底孔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两端设有用于安装O形圈的径向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压头上面设有螺纹杆。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的加载装置,采用不倒翁式压头,所述不倒翁式压头由加载压头、摆杆、底座和定位座组成,所述摆杆的上端与加载压头下底活动连接,摆杆的下端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安装在定位座内,所述摆杆两端的端面为球面,所述加载压头的下底和底座中间设有平底孔,所述摆杆的两端分别与加载压头和底座的平底孔间隙配合,所述摆杆两端设有用于安装O形圈的径向凹槽。本技术在加载过程中秤台晃动时,会产生水平位移,摆杆会随之倾斜一个角度,但因摆杆的双球面设计,称重传感器受到的始终是一个垂直于加载面的垂直力,当加载过程结束后,秤台自动回复性比较好,从而提高电子秤的系统精度。文档编号G01G23/00GK202710165SQ20122033752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专利技术者林常峰, 施迎平 申请人:余姚太平洋称重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加载压头、摆杆、底座和定位座;所述摆杆的上端与加载压头下底活动连接,摆杆的下端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安装在定位座内;所述摆杆两端的端面为球面,所述加载压头的下底和底座中间设有平底孔,所述摆杆的两端分别与加载压头和底座的平底孔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常峰,施迎平,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太平洋称重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