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振动传感器及其M-Z传感臂光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34319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振动传感器及其M-Z传感臂光路结构,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光纤振动传感器包括喇叭型腔壳(2)、上振动膜(3)、下振动膜(1)、柱状多层环圈传感光纤(5)、保护盖(4)、尾部光纤保护套管(6)。M-Z传感臂光路结构由若干个振动测量单元串联组成,其中每个振动测量单元均由一个光开关(7)、一个光耦合器(8)、一个所述光纤振动传感器组成。这种设计有助于提高光纤振动传感器响应灵敏度,减小探头尺寸,简化光路设计,并降低监测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光纤振动传感器及其M-Z传感臂光路结构,涉及光纤传感

技术介绍
振动检测最初应用于航天航空、桥梁关键部位等领域,现在已经应用到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所有领域。近些年来,尤其在航天航空、电力、工业管道运输等领域,相关机械承载结构由于受到外部循环荷载作用、振动冲击、疲劳损伤以及酸碱腐蚀等因素干扰,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易导致很多灾难事故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在振动监测领域主要采用压电传感器粘贴于被测物体表面,利用压电效应将应力波引起的振动信号转化为电压、电流信号。如基于压电声发射和神经网络的复合材料冲击定位方法。压电式声发射传感器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测量信号频率高,但其主要缺点是易受强磁场环境影响且测量系统需要大量辅助线缆。光纤型传感器相比于传统压电式传感器有着自身的优点:体积较小,其制作材料为绝缘性好的光导纤维,质量轻且便于安装,特别适用于在强电磁场、高电压、大电流恶劣环境下进行结构力学参量监测。此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提出的耐高温光纤振动传感器及其探头,采用发射光纤、接收光纤与准直透镜组合形式,使得耐高温传感探头与发动机叶片之间测量距离有所增加。但是在实际机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小下大的喇叭型腔壳(2)、上振动膜(3)、下振动膜(1)、柱状多层环圈传感光纤(5)、保护盖(4)、尾部光纤保护套管(6);其中喇叭型腔壳(2)上方具有圆形开口,上述上振动膜(3)布置于该圆形开口处;喇叭型腔壳(2)下方具有圆形开口,上述下振动膜(1)布置于该圆形开口处;上振动膜(3)、下振动膜(1)和喇叭型腔壳(2)构成密封的喇叭型放大腔;上述保护盖(4)安装于喇叭型腔壳(2)上方形成密封的保护腔;上述柱状多层环圈光纤传感器(5)位于保护腔内,粘贴于上振动膜(3)的上表面;上述柱状多层环圈光纤传感器(5)的两端从保护盖(4)引出;上述尾部光纤保护套管(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捷常晨周煜青程竹明王晓钢马驰梁大开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